摘 要?信息文化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加快了高等教育的步伐,給高校檔案館帶來了壓力與挑戰(zhàn)。信息文化視閾下高校檔案館黨政管理職能、信息服務職能、文化建設職能、實踐育人職能的良好實現關系到高校檔案事業(yè)的發(fā)展成敗。職能建設策略為,從機構設置層級化、人員隊伍專業(yè)化、管理服務信息化、文化建設多元化四個方面尋找發(fā)展之道。
關鍵詞?信息文化 高校檔案館 職能建設 文化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及廣泛應用,信息文化作為一種新型文化形態(tài)迅速融入社會生活,對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活動形成了巨大的影響。新的文化背景下,高校檔案館作為高等院校的職能部門,如何發(fā)揮職能,擔當使命,是高教領域和檔案領域共同的議題。
一、信息文化對高校管理活動的影響
高等院校是社會先進文化的高地之一,即信息文化形成的助推者、引領者,又是受影響者。首先,信息文化加快了社會發(fā)展節(jié)奏的同時,也推動高等教育向縱深方向發(fā)展;其次,信息文化從心理層面上影響著信息社會中的每一位成員,它不斷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高校師生群體中受到的影響更大;最后,信息文化給人們帶來福祉的同時,也給各項管理工作帶來巨大壓力,信息過載、信息爆炸、信息安全等新問題不斷挑戰(zhàn)著信息管理部門的綜合治理能力與水平。
在信息文化的影響下,一種網絡化、便捷化、人性化、科學化的新型組織管理模式應運而生,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已經作為一項關系到學校全面發(fā)展的基礎性工作而展開,數字校園、數字資源的建設步伐隨之加快。發(fā)展環(huán)境的變化給高校檔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高校檔案館能否完善職能建設、調整發(fā)展策略、把握發(fā)展先機,關系到高校檔案事業(yè)的發(fā)展成敗。
二、高校檔案館的職能構成
習近平強調“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jié)摿Φ闹匾獦酥?。”高等院校集人才培訓、科學研究、服務社會職責于一身,大學精神得以延續(xù)、科技成果得到繼承、辦學經驗得以總結都離不開檔案。高校檔案館既是規(guī)劃、布置高校檔案工作的職能機構,又是保管、服務、開發(fā)檔案資源的業(yè)務部門,具有管理、服務、文化、育人的職能。
1.高校檔案館的黨政管理職能。黨政管理職能是高校檔案館的首要職能,是開展檔案業(yè)務工作的保障性職能。檔案工作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高校檔案館相當于各省、市、縣級檔案系統(tǒng)中“局館合一”的檔案機構,它既有檔案工作行政管理的職能,又是檔案保管、利用、開發(fā)的基地,既是學校黨委部門,又是行政部門,具有黨政管理的職能。加強檔案館的黨政管理職能是保障檔案工作各項法律法規(guī)和方針政策貫徹執(zhí)行,保障檔案工作發(fā)展規(guī)劃、工作流程實現實施的前提。面對高等教育的新形勢,大學發(fā)展中的新問題,只有加強高校檔案館的黨政管理職能,才能保證檔案工作在全校各項工作中的話語權,才能平等而有效地和其他職能部門溝通,以確保檔案工作更快、更好地發(fā)展。隨著高等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高校檔案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還處于發(fā)展中階段,如果將高校檔案館劃入教輔系列,勢必帶來高校檔案館管理職能的弱化,現階段,如果依靠歸檔部門自覺做好檔案工作,那么完成檔案資源建設和制度建設的目標將是空中樓閣。
2.高校檔案館的信息服務職能。檔案的“藏”是為了“用”,檔案的信息服務職能是高校檔案館的基本職能。存檔千日用檔一時的道理想必每位工作人員都有認同,高校檔案館要體現管理價值,獲得更多支持的第一要務就是做好檔案信息服務,這既是檔案館的功能體現,也是職責所在。高校檔案館所存檔案,有些是機密的;有些是控制利用的,有些是公開查詢的。信息文化環(huán)境下,社會公眾及學校師生均對高校檔案館的信息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廣大檔案工作者應該以不同類別高校檔案的特點為基礎,積極探索適合新形勢下檔案信息服務的新形式,以提供便捷、準確、規(guī)范、安全的檔案信息服務,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
3.高校檔案館的文化建設職能。高校檔案館作為社會文化事業(yè)機構,其文化建設的職能具有得天獨厚的組織優(yōu)勢和資源優(yōu)勢。高校作為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術的發(fā)源地之一,以其獨特的文化品質服務于社會又引領社會前進[1]。高校檔案作為社會先進文化的記錄載體,呈現出的文化價值更為顯著而獨特。高等院校間綜合實力的較量,終其本質是文化上的較量,而能將大學文化更好地傳承、發(fā)揚于社會,依靠的只有檔案。高校檔案館要不斷完善文化建設職能,研究文化建設策略,充分挖掘館藏資源,暢通多種途徑、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多措并舉,通過檔案展覽、校史展館、平臺展示、主題編研、媒體合作等形式,積極開發(fā)文化產品、打造文化精品、樹立文化品牌,增強學校的文化軟實力,助力高校立德樹人,領跑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4.高校檔案館的實踐育人職能。高校檔案館應積極踐行“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方針,以尊重歷史、求真務實、認真細致、吃苦耐勞為精神內核,積極探索具有檔案特色的教學模式,逐漸形成教書育人、實踐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2]。有條件的檔案館可以承擔部分課程的檔案學相關學科及校史文化課程的教學任務。有檔案學專業(yè)的高校,要充分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開展“學科+館室”共建模式,沒有檔案學專業(yè)的高校,也可以結合文書學、秘書學、歷史學、文物保護等相關學科進行理論或實習實踐課程安排??傊?,只要積極地探索,精心地設計,基于獨特的檔案資源優(yōu)勢,高校檔案館在實踐育人的活動中定會取得驕人的成績。
三、高校檔案館的職能實現
信息文化視閾下高校檔案館的職能可以概述為:黨政管理職能、信息服務職能、文化建設職能、實踐育人職能,四種職能的實現依托“四化”,分別為:機構設置層級化、人員隊伍專業(yè)化、管理服務信息化、文化建設多元化。
1.機構設置層級化。高校檔案館作為高校黨政管理機構之一,為了保證其管理職能高效實施,無論是隸屬黨委,還是屬于行政管理部門的檔案館,都要進行層級化的機構設置。首先,在主管校領導的領導下,設立檔案工作委員會或檔案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檔工委”),“檔工委”的成員由學校重要職能部門的負責人組成,職能范圍通常應覆蓋組紀宣、兩辦、財務、后勤、教學管理單位等?!皺n工委”在檔案館實現管理職能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協調、溝通甚至是決策作用,是機構層級化設置的重點。其次,檔案館的內部機構設置對保證管理職能的實施十分重要,應根據學校檔案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室設置,目前有兩種科室設置方式,一是按照檔案業(yè)務分工設置,如,檔案收集保管科、檔案服務利用科、校史編研科、辦公室等;二是按照檔案門類設置,如黨政檔案科、科技檔案科、特型檔案科、綜合科等。最后,學校各職能部門、教學單位。
高校檔案機構層級化的管理機制是實現全面的檔案資源體系和立體的資源結構的組織保障,是建立“人人都是檔案員,個個都是利用者,每處都有檔案室”大檔案工作格局的前提條件。
2.人員隊伍專業(yè)化。高校檔案館人員隊伍的專業(yè)化程度決定了檔案館職能的實現程度。人才是推動事業(yè)發(fā)展的主力,新的歷史時期、新的發(fā)展形勢,高校檔案工作的領跑者是有專業(yè)技術、有創(chuàng)新思維,勇于使命擔當的專家型人才。
首先,專業(yè)化的檔案人才隊伍既需要“研究型”的管理人員,也離不開“工匠型”的業(yè)務人員。高等院校具有天然的人才優(yōu)勢,打造一支高、精、專的檔案人員隊伍,要注重不同專業(yè)人員的互補配備,如,以檔案學或圖情學為代表的本專業(yè)人才,以計算機或信息管理專業(yè)為代表的工科人才,以中文或歷史學專業(yè)為代表的文科人才及其他相關專業(yè)人才。其次,發(fā)揮檔案管理崗位性質上的優(yōu)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高校檔案館職能的管理性和業(yè)務性也決定了檔案管理領導崗位要同時具有這兩方面的性質,所以高校檔案館的領導崗位,即正、副館長和正、副科長應該作為高校特殊崗位,列入管理兼專業(yè)技術“雙肩挑”崗位,這樣賦予檔案管理人員一定的行政級別,以便于職級平等開展職能工作,同時不忘鉆研業(yè)務,培養(yǎng)檔案專家型人才。
3.管理服務信息化。管理服務信息化由檔案管理信息化和服務利用信息化兩方面組成。檔案管理信息化要與校園信息化建設同步同行,嵌入學校主體工作,實行前端控制,提前管理介入,打通學校其他業(yè)務平臺,做好數據線上歸檔,同時利用FRID等物聯網技術,做到管理有痕,查證有跡。如果說檔案管理信息化構建的是一個大型的學校檔案網絡的業(yè)務管理平臺,那么服務利用信息化構建的就是數字的資源管理平臺。服務利用信息化以數字資源為基礎,建立并不斷完善各種門類檔案數據庫,使用適合不同檔案門類管理需要的數字資源管理平臺,通過建立檔案線上服務、網上展館等形式,實現檔案資源服務利用的自動化、遠程化、自助化。
4.文化建設多元化。信息文化影響之下,檔案工作面臨的既有全新的提升機會,也有巨大的生存挑戰(zhàn)。大學文化是社會先進文化的代表,高校檔案館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把獨特的資源變?yōu)榘l(fā)展的優(yōu)勢,需要用互聯網的思維,重構檔案資源開發(fā)的傳統(tǒng)模式,開展多元化的文化建設。通過檔案館的資源優(yōu)勢、場館優(yōu)勢,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校史校情教育基地、相關專業(yè)實習實踐基地、歷史檔案研究基地;發(fā)揮檔案的情感記憶功能建設師生校友的精神家園;借新媒體的影響,建設檔案信息的新媒體傳播平臺。還可以與圖書館、特色學科單位、出版社、社會媒體等校內、外多部門協作,通過融合創(chuàng)新,開發(fā)檔案文創(chuàng)產品。高校檔案館的文化建設是提升檔案事業(yè)影響力,提高檔案職業(yè)社會認同的重要路徑,還起到良好的教化師生、宣傳高校、服務社會的作用,為建設文化強國做出高等院校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徐麗娜.高校檔案價值形態(tài)及其特征探析[J].蘭臺世界,2016(24):19-21.
[2]陳步云.高校實踐育人機制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