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聰
春游是課內走向課外、知識走向實踐的活動,基于“起承轉合”理念,我對這一活動進行設計,給學生帶來了真實新穎的學習體驗,也讓這一課程真正成為生活的課程、生動的課程、生命的課程。
起——驅動設定,多種學科融合的春游設計
一份好的春游活動設計能給學生強大的任務驅動,可以大大挖掘春游的潛在價值。春游活動必須結合學生年齡和出游目的地進行規(guī)劃。在低年級,學生思維偏于感性,可以將美術、音樂、語文等學科進行融合,例如,布置“拍一張美圖,賦一首美詩”的作業(yè),要求學生用自己攜帶的手機或相機拍下旅途中最美的一瞬間,并為這張照片選擇一首背景音樂、寫一首詩;回校后,在美術老師的指導下對照片進行處理,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個性化的《春游最美一刻》相冊等。在高年級,學生思維偏于理性,則可以將生物、物理、化學等課程進行融合:采摘一片你認為最美的落葉,拿回學校制作生物標本;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拍攝小視頻并進行解說;設計一次水質檢測實驗;等等。
承——主題合作,尊重個性發(fā)展的團隊設計
春游可以打破固定的班級結構,在班級內部組成分工細致、目標明確的活動小組。一個小組的同學從出發(fā)到最后完成春游活動報告都將共同合作。
無論是哪一種分組方式,團隊在出發(fā)前必須有明確的分工表,共同制訂活動計劃書,協(xié)作完成活動過程及報告。這些都能無形中讓他們放下手機,主動與他人形成合作共贏關系,從陌生走向熟悉,在不斷磨合中提升人際交往的能力,充分發(fā)掘自身優(yōu)勢,在合作中“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最終形成班級團體合力。
轉——轉換思維,多元包容的過程設計
有了前面的兩個步驟,春游過程中學生再也不是死氣沉沉地低頭各自游戲,而是三五成群主動地發(fā)現(xiàn)、體驗、交流,真正行動起來,融入進去。教師也要轉換身份,讓自己從“監(jiān)督者”“看護者”轉變?yōu)椤芭惆檎摺薄坝涗浾摺?,拿起手機給孩子們拍攝一段春游視頻,或在班級發(fā)起“班級小記者團”的組隊邀請,以團隊的形式對班級的各種趣事、樂事進行記錄報道,后期再編輯成班級春游小報。圖文并茂的春游小報張貼在校園中,必將成為學生永遠的美好回憶,形成了一張靚麗的班級名片。
合——合力成長,激勵為先的評價設計
正如一堂課結束后教師會布置作業(yè)、反饋作業(yè)情況一樣,春游后也應進行交流反饋。例如,辦一期春游成果展,把班級的外墻貼滿大家的活動照片或成果報告;辦一次春游成果班會,讓各個小組各抒己見,談談春游的收獲;發(fā)起一次投票,選出各項班級之最——“最友愛小組”“最給力隊長”“最炫酷成果”“最美的一張照片”“最細致計劃”……這一過程中,往往能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的閃光點,讓每個人在春游中得到認可和發(fā)展。
春游應成為一項內容豐富的課程。在設計這項課程的過程中,我充分彰顯“起承轉合”這一理念,在發(fā)揮春游的休閑意義之外,更能發(fā)揮其教育意義,讓春游成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重要教育活動。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