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曹鑫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和小伙伴們對礦山小面館非常有好感,因為每當生日或發(fā)燒感冒后,母親總會拿一毛多錢和二兩糧票給我,去面館里吃上一碗餃子或一碗面,這是當時最大的享受,也是多么快樂的事。
記憶中的小面館,有位穿長裳的高個子爺爺姓諶,于是大家叫這個面館為“諶公公面館”,他總是坐在柜臺后面,我拿出錢和糧票,叫一聲“諶公公,我買一碗餃子?!敝R公公就會拿一塊小竹牌擺在柜臺上,找出零錢。喊一句“一碗餃子”!聲音又高又長又亮,眼晴掃向里面廚房。我高興地拿著小竹牌,跑向里面廚房大窗戶底下,遞給張奶奶,張奶奶從冒著熱氣的煮豬骨頭的湯鍋里,舀起一勺白色的骨頭湯,放進一個大白瓷菜碗里,里頭有紅色的辣油、鹽、味精。張奶奶把15個餃子放進滾開的水鍋里,煮一下,用竹制的漏瓢舀出餃子來,放進大白瓷碗里,上面放一點青蔥,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餃子就煮好了,桌子上有閃著光的小白瓷調羹,我用小調羹把紅色的湯料攪勻,青蔥、餃子、辣油就融匯成一體了,一個個餃子一滑溜一滑溜地滑進我的小嘴里,滑進肚子里。吃完餃子,辣油、青蔥、骨頭湯一點也不會剩下,腦袋上會冒出絲絲熱氣,鼻尖上沁出一點點汗珠,心里多么舒暢,可眼晴還是直往廚房里望,心想要是還能多吃一點多好。
小面館的桌、椅、碗、筷、地板、墻壁干干凈凈,灶上的鍋蓋也被洗得干干凈凈,讓人感覺心里很舒適。不論男女老少,誰來吃面和餃子分量都是一樣多,小面老板是誠信經營的模范,受到不少人稱贊。
幾十年過去了,每當回憶此事,兄弟姐妹們都會從心底綻放出幸福的笑容,在我眼里,幸福就是這樣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這樣一種自我滿足,這樣一種努力奮進得來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