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中心醫(yī)院(476000)齊永麗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88例,按照建檔時間分組,各44例。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1];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男16例,女28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63.51±4.42)歲;觀察組男17例,女27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65.11±4.94)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常規(guī)宣教、飲食指導、運動干預、定期測血糖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谱o士導向下的病友支持團隊,具體包括:①專業(yè)護理指導:組建“病友支持團隊”,包括新老病友各半,給予團隊成員專業(yè)護理指導,宣傳2型糖尿病知識、簡單護理方法、肥胖危害等內(nèi)容,提高其個人自護能力。②模范病友篩選:挑選有一定文化水平、自護能力強、積極熱情、時間充足的患者為模范病友,經(jīng)一定培訓后制作視頻向新病友傳播正確疾病知識、暢談自護感受。③病友支持活動:定期舉行“病友支持團隊”沙龍,集體觀看模范病友視頻,加強病友之間溝通,交流護理感受、飲食運動調(diào)節(jié)方法、注意事項、并發(fā)癥預防等。④一對一結伴運動:根據(jù)新老病友住址或意愿結隊,老病友一對一、面對面或電話指導新病友自護行為,每日結伴運動,微信詢問新病友護理中的困難并一起尋找原因、解決困難。兩組均護理干預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分別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糖尿病自護行為量表(DSCS)評估兩組干預前后自我效能、自護能力,總分均為0~130分,評分越高,自我效能越高,自護能力越強。②比較兩組干預前后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BMI(kg/m2)=體質(zhì)量(kg)/[身高(m)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自我效能、自護能力 干預前觀察組DSES評分(74.24±7.37)分、DSCS評分(62.93±6.61)分與對照組(71.44±7.79)分、(65.25±6.84)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85.37±8.05)分、(89.22±8.24)分高于對照組(71.38±6.49)分、(73.25±6.50)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BMI干預前觀察組BMI(24.86±0.86)kg/m2與對照組(25.11±0.92)kg/m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23.15±0.45)kg/m2小于對照組(24.08±0.54)kg/m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BMI增加會導致胰島素抵抗,促進糖尿病病情進展,還會引起脂代謝紊亂,損傷胰島β細胞功能,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康復[2]。為改善預后,需配合護理降低患者BMI,改善其身體狀況。常規(guī)護理方法較為單一,無法滿足臨床需要。本研究結合??谱o士導向下的病友支持團隊,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DSES評分、DSCS評分高于對照組,BMI小于對照組,表明其可提高患者自護能力、增強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體質(zhì)量。??谱o士導向下的病友支持團隊是一種新型護理方案,新老病友在專業(yè)指導下通過一對一溝通、組團運動等方式,進行自我護理,可提高患者自護專業(yè)程度、社會活動參與感,對患者自我效能、自護能力的提升有重大意義。此外,模范病友篩選、“病友支持團隊”沙龍可幫助新病友認識到糖尿病可預防、可控制、可治療等特點,還可增強新老病友社會認同感,可提升其自我效能;一對一結伴運動大大提高了患者運動積極性,有助于改善體質(zhì)量。因此,??谱o士導向下的病友支持團隊應用于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具有改善患者心理、預后等優(yōu)勢,是當下護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綜上所述,??谱o士導向下的病友支持團隊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自護能力,改善患者體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