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莉
(湖北省潛江市浩口衛(wèi)生院,湖北 潛江 433116)
膽囊炎有急性和慢性兩種,是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的常見疾病。膽囊炎患者在臨床上會出現(xiàn)右上腹絞痛,或者劇痛的癥狀,常伴有膽石癥。急性膽囊炎大多是由于寄生蟲或者結石梗阻膽囊頸部所導致的,發(fā)病較急。非梗阻性急性膽囊炎的臨床癥狀為上腹持續(xù)性脹痛,或輕微疼痛,炎癥不斷發(fā)展疼痛不斷加重。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患者的生命健康會受到嚴重的威脅。在臨床治療的同時,給患者提供有效的臨床護理也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提升治療的效果。
膽囊炎患者的心理狀況對于臨床治療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如果患者存在消極心理與不良情緒,臨床治療的效果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不利于患者的康復[1]。因而在臨床護理當中,護理人員應該給予膽囊炎患者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根據患者具體的心理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1.1 組建個性化心理護理小組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況。給膽囊炎患者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的前提是對于患者當前的心理狀況,以及患者具體的病情,以便制定適合于患者自身的心理護理方案,達到個性化護理的目的。因此,需要組建個性化心理護理小組來專門負責相關的心理護理工作。護理小組可以由專業(yè)技能過硬、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組長,根據實際的情況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對于患者的基本資料和病情情況進行分析調查,并主動與患者進行深入的溝通,真誠地與膽囊炎患者進行交流。通過主動地溝通與交流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分析患者的心理與情緒。從而制定出合理的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案。并且通過交流,對于剛入院的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患者的緊張心理,引導其正確地認識膽囊炎,幫助患者建立起治療的信息,贏取患者的信任與配合,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從而為后續(xù)的治療與護理打下堅實的基礎。還必須實時掌握患者心理的變化情況。在手術后,護理人員應該嚴密追蹤患者的精神轉變,把握患者的心理變化,適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如果患者出現(xiàn)消極心理與不良情緒,還必須深入分析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緒的具體原因,然后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施個性化的心理護理。1.2 采取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手段。個性化心理護理要求護理人員能夠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況,制定符合于患者自身情況的心理護理方案。焦慮與抑郁是膽囊炎患者兩種最為常見的不良心理,對于患者的治療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個性化的心理護理要求護理人員能夠根據不同的心理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
在治療的過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患者很可能會出現(xiàn)焦慮心理。針對患者出現(xiàn)的焦慮心理,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對于患者進行心理疏導[2]。在護理的過程中,應該不斷鼓勵患者,可以借助于成功的治療案例等給予患者正面的影響,從而幫助患者建立起治療的信心,從而幫助膽囊炎患者逐漸擺脫焦慮心理的困擾。同時,針對患者焦慮的具體原因,引導患者全面認識膽囊炎,及其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現(xiàn)象,從而使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能夠正確面對出現(xiàn)的各種狀況,防止其產生焦慮。
在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治療的效果不及預期,或者是出現(xiàn)疾病復發(fā),患者很可能會發(fā)展成抑郁心理。面對患者出現(xiàn)的抑郁心理,護理人員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首先對于患者的抑郁心理進行全面的評估,正確把握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在心理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抑郁的原因,給患者提供心理疏導,與患者的家屬一起給患者提供關懷、鼓勵、支持,是使患者感受到全方位的關心。并且通過聊天談心、音樂療法等多種手段幫助患者調節(jié)心理,避免患者的抑郁心理進一步發(fā)展、加重。
除了需要進行個性化心理護理以外,對于膽囊炎患者還必須進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進一步鞏固與提高治療的效果。膽囊炎患者護理的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 開展入院教育。膽囊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應該從患者入院后就開始進行[3]。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就必須對于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病情進行評估。然后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給患者進行膽囊炎的基本知識,膽囊炎的治療及其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狀況進行講解,是患者形成基本的認知,并且告知患者相關的檢查目的及注意事項,呼叫器使用方法。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積極配合打下基礎。
2.2 康復期的健康教育。在康復期,護理人員也必須進行細致的健康教育,教會患者基本的自我護理知識與技巧,講解相關的注意事項,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一是給患者進行飲食健康教育。健康的飲食,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患者痊愈,并防止疾病再次發(fā)作的有效手段。為此,在康復期的健康教育中,護理人員必須對于患者實施飲食健康教育,讓患者掌握正確的飲食方法,避免暴飲暴食。同時,告知患者哪些飲食對于恢復有益,哪些會對治療產生不良的影響,使患者認識到多飲水對于膽固醇和油脂控制作用,知道哪些食物的膽固醇、脂肪更少,蛋白質含量高,應該適當食用。教育患者要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纖維食物,認識辛辣食物、煙酒對于治療的不良影響,應該少食或完全戒除。二是進行運動健康教育,讓患者正確認識到堅持運動有助于在術后保持健康的體重,可以起到減少膽固醇、脂肪的效果,應該進行適量的運動。三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患者正確認識保持心理健康對于治療的影響,清楚哪些心理對于治療和健康是不利的,需要避免,并且教會患者進行心理調節(jié),維持健康的心理的方法[4]。
2.3 出院前的健康指導。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也需要對于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出院前的健康指導。使患者及其家屬進一步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便患者在日后的生活中養(yǎng)成健康的作息習慣、飲食習慣、衛(wèi)生習慣、鍛煉習慣,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同時,還應該交代患者按時服藥,交互患者合理用藥的方法,并且定期囑咐患者定期到醫(yī)院復診。從而進一步鞏固治療的效果,更好地預防膽囊炎的發(fā)生。
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是膽囊炎患者護理當中不可或缺的兩部分內容,其對于患者的治療與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臨床治療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個性化心理護理能夠預防患者出現(xiàn)消極心理,從而避免患者的病情加重,治療效果下降,形成惡性循環(huán)。焦慮、抑郁等消極心理戶干擾患者的質量,使患者的治療積極性下降,治療效果受到影響。通過個性化心理護理,患者的心理狀況可以得到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干預。通過與患者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實現(xiàn)對于患者心理變化的嚴密追蹤,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心理干預方案,及時防范患者出現(xiàn)消極心理與負面情緒,在治療的過程中保持健康的心理與積極的心態(tài)。最終起到堅定患者的治療信心,以積極的態(tài)度,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戰(zhàn)勝困難,提升治療的整體效果。
另一方面,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的復發(fā)。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從飲食安排、生活習慣、體育鍛煉、心理健康、用藥治療等各方面對于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全面的教育[5]??梢允够颊咴谌粘I钪锌梢赃M行自我護理,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飲食、鍛煉習慣,積極主動的預防膽囊炎的發(fā)生。從而確保患者的身體與心理都保持在一個健康地水平,達到了預防疾病復發(fā)的目的。
總之,膽囊炎是一種對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嚴重危害的疾病,膽囊炎的預防與治療是醫(yī)療工作者需要重視的問題。作為護理人員,應該通過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間的治療效果,促使患者能夠更快康復出院。同時幫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掌握預防膽囊炎的必要知識,減少該疾病發(fā)生的可能性,以實現(xiàn)治療與預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