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寶
摘 要:為更好地傳承經(jīng)典古詩詞文化,更好地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從課前、課上和課后三個方面,談談如何將古詩詞融入課堂的學習,延伸到課后的生活,引領學生揚詩詞風帆,攬學海書華。
關鍵詞:古詩詞;課前;課上;課后
優(yōu)秀古詩詞是中華經(jīng)典傳統(tǒng)文化,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詩中自有黃金屋,詞中自有顏如玉,培根也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優(yōu)秀的古詩詞讓語文更有魅力,更唯美,讓人生充滿詩情畫意。讓我們帶領學生揚詩詞風帆,攬學海書華。
一、課前飛花令,有魅力的開頭
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要建立在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基礎和興趣愛好之上,這樣上出來的課才是有效的?!按撼菬o處不飛花”,古人飲酒時喜歡吟詩對詩,便有了“飛花令”這樣一個頗有情趣的文字游戲。小學生的課堂恰恰離不開游戲,以“飛花令”這樣的游戲開始每一次語文的學習之旅,自然是一件有趣之事。
乘《中國詩詞大會》之風,語文課前巧玩“飛花令”,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飛花令有好多種,基于對學情的考慮,我主要采用的是“主題”飛花令(每次定一個主題,如“春”“花”等為題)。根據(jù)單元主題,我們時而飛的是“雪”(帶“雪”的詩句),時而飛的是“詠志”的詩句,時而飛的是“送別”的詩句。這樣的課前游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致,由開始的支支吾吾、牙膏似的擠出一兩句詩,到提前收集、歸類詩句,甚至自發(fā)定“飛花”;由個別學生參與到人人參與。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更深了,積累的優(yōu)秀詩句更多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更深了。
課前飛花令,許語文課一個有魅力的開頭。
二、課上入詩詞,上唯美的語文
一堂有語文味的課,一定是具備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適時巧妙地把優(yōu)秀古詩詞設計入語文課,讓課堂溢滿濃郁的書香。
如教學部編版三年級下冊《小真的長頭發(fā)》,學習課文前出示李白的詩句“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引導學生思考:李白的頭發(fā)真有“三千丈”長?(不是)那詩人寫的是什么?(愁長)學生誦讀交流后明白,原來這是詩人用夸張想象的手法,寫出自己的愁如三千丈頭發(fā)一樣長。此時,水到渠成地導入課題:小真的長頭發(fā)有多長呢?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呢?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體裁,相同的對象,相同的表達,詩句與現(xiàn)代文字的完美結合,多么神奇!再如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只有一個地球》前,組織學生誦讀蘇軾的《前赤壁賦》?!霸鲁鲇跂|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薄霸旅餍窍。瑸貔o南飛”,配上地球母親的絕美容顏圖片,伴隨著“高山流水”的韻律,學生對地球母親的仰慕、依戀之情油然而生,此時導入課文第一自然段,話題一轉:可是,現(xiàn)在的地球母親正在遭受磨難……
精選合適的古詩詞,巧妙引入語文課堂,可以是一個好的導入,可以補足現(xiàn)代文字的些許不完美,可以引起學生的思考,許語文一個唯美的課堂。
三、課后有詩詞,創(chuàng)詩意的人生
腹有詩詞氣自華,一個詩詞滿腹的人,是優(yōu)雅的,他的人生是詩情畫意的。語文的工具性要求語文課程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和運用能力。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是口頭語言,文是書面語言。”這就是語文。
去年帶畢業(yè)班,第一學期期初,我就發(fā)現(xiàn)班級學生積累的古詩很少,即使背了古詩,沒有融入生活,沒有經(jīng)常用一用,很快就忘光了。偶然一次機會,我讓學生觀看了一小段《中國詩詞大會》的精彩片段,他們竟然對最后的對決“飛花令”有很強的興趣。于是,就有了后來的課間新消遣“飛花令”游戲。真正要玩起來也是不容易的,因為學生積累的古詩詞并不多,剛開始我都跟他們一起玩,提前把飛花的主題確定下來,學生提前記憶,有時也會詩句接龍。從學生熟悉的詩詞入手,慢慢增加新詩詞,從小組對決到個人對決,“飛”的主題越來越廣,接的詩句越來越多,背古詩已經(jīng)不再是學生的一種壓力了,在“玩”中不知不覺積累了大量詩詞,陶冶了情操,最讓人驚喜的是幾個課間愛吵鬧的男生也加入了飛花令隊伍中。
畢業(yè)季,學生的同學錄里出現(xiàn)了最美的祝福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學生遇到困難,我會引導他們要有“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敝判?,因為當你拼盡全力攀上頂峰時,驀然回首會有“一覽眾山小”的豁達。習作中有詩,書香味更濃;生活中有詩,創(chuàng)造一個詩情畫意的人生。名師蹇芳致力于研究古詩詞教學,她認為:“古詩不僅能讓學生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還可以讓學生在古詩中領悟到為人處世之道,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痹趧?chuàng)設自己的詩意人生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北師大康震老師在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上說:“我覺得中華古典詩詞就好像從遠古來的長江大河,令我們無比的神往,也讓我們非常的歡喜,我們能遨游期間,真是此樂何極??!”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誦古詩、背古詩、用古詩當作生活的一部分,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氣質,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詩意人生。
歲月靜好,讓我們把古詩詞帶入語文課堂,帶入學校,帶入學生的生活,和學生一起誦讀古詩詞,揚起詩詞的風帆,徜徉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詩詞學海中,不斷豐厚人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培根.論學問[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
[2]蹇芳.淺談小學語文新課標的古詩詞教學[J].讀與寫(下旬刊),201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