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 范杰
摘 要:家庭是個人成長發(fā)展的基點,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至關重要。為了探究家庭背景與學習能力之間的關系,本研究以貴州省七所高等學校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對1079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1)貴州高等學校學生家庭背景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學習能力總體較好;(2)他們的家庭背景與學習能力總體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家庭背景;學習能力;影響
一、問題的提出
學無止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繼續(xù)教育、終身教育、全民教育做出重要指示。學習是貫穿人一生的過程,也是影響人一生的動力。學習能力作為學習的基石,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不僅僅取決于學生的個體因素,更受到家庭原因的影響。何種家庭因素對學習能力的提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為國家培育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值得深入思考。為此,本研究采用實證調查法,就家庭背景與學生學習能力的關系進行研究考察。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以貴州省七所高等學校(其中高職高專院校選取畢節(jié)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畢節(jié)職業(yè)技術學院、畢節(jié)醫(yī)學高等??茖W校、貴州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四所為代表,本科院校選取貴州大學、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貴陽學院三所為代表)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1079人,其中男生201人,女生878人;高職高專學生827人,本科學生252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預調查不斷修改完善,最終選用八個二級指標:家庭所在位置、家庭組成結構、家庭經(jīng)濟結構、父母職業(yè)和受教育程度、父母教育期望、家庭教育方式、親子溝通狀況、家庭關系構建《家庭背景調查問卷》和五個二級指標:學習動力、學習策略、時間管理、應試技巧、學習壓力來構建《學生學習能力分析問卷》,在確立了測評指標體系后利用SPSS19.0對其相關性進行分析論證。
(三)研究過程
本研究共發(fā)放1079份問卷,回收1079份,回收率100%。并隨機抽取學生進行訪談調查。
三、整體情況分析
表1 家庭背景、學習能力整體情況表
家庭背景、學習能力整體情況見表1:家庭背景問卷總分為124,得分越高,家庭背景越好,本次調查家庭背景均值為67.83,標準差為7.81,家庭背景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學習能力問卷總分為200,得分越高學習能力越好,本次調查學習能力均值為132.70,標準差為15.41,學習能力總體較好。
四、相關分析及研究結果
表2 家庭背景及其各維度與學習能力及其各維度間的相關分析表
(注:**.在0.01水平上顯著相關,*.在0.05水平上顯著相關。)
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家庭背景及其各維度與學習能力及其各維度間的相關性,結果顯示(見表2):家庭背景與學習能力呈顯著正相關關系(r=0.268,p<0.01),家庭背景與學習能力的五個維度(學習動力、學習策略、時間管理、應試技巧、學習壓力)都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家庭背景中的父母教育期望、家庭教育方式、親子溝通狀況、家庭關系與學習能力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就兩變量維度間的相關性來看,學習動力和父母教育期望、家庭教育方式、親子溝通狀況、家庭關系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和家庭組成結構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學習策略和父母教育期望、家庭教育方式、親子溝通狀況、家庭關系呈顯著正相關關系;時間管理和父母教育期望、家庭教育方式、親子溝通狀況、家庭關系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和家庭所在位置呈顯著負相關關系;應試技巧和家庭經(jīng)濟結構、父母職業(yè)及受教育程度、父母教育期望、家庭教育方式、親子溝通狀況、家庭關系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學習壓力和家庭教育方式、親子溝通狀況、家庭關系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五、回歸分析及研究結果
表3 家庭背景各維度預測學習能力的多元線性回歸表
以學習能力為因變量,家庭背景各維度為自變量,采用逐步法進入多元線性回歸,結果顯示(見表3),家庭背景中親子溝通狀況、家庭關系、家庭教育方式、父母教育期望對學習能力有顯著的預測作用,進入回歸模型,可建立回歸方程:
Y(學習能力)=1.075*親子溝通狀況+0.627*家庭關系+1.456*家庭教育方式+0.575*父母教育期望+93.816
模型調整后的R2為0.115,表明方程中的自變量能解釋因變量變異的11.5%,整個模型的F值為36.17,p=0.00<0.05,表明整個模型方程有效。
六、結論
(一)學生家庭背景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學習能力總體較好。
(二)家庭背景與學生學習能力總體呈顯著正相關關系,但內(nèi)部各因子之間存在有交叉相關。
七、教育啟示
(一)重視家庭因素,強調家園共育
家庭是學生啟蒙教育的萌發(fā)地,也是終生教育的始發(fā)站,多項研究表明,家庭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成績的測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西方學者弗洛培爾說:“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握在當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手中。”孩子是國家的未來,而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基點,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茁壯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參與與父母的努力,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結合體,家庭教育的缺失將是孩子成長永遠的短板。
(二)注重客觀背景,側重主觀背景
家庭的經(jīng)濟結構、父母的職業(yè)及受教育程度等客觀背景有助于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促進學習能力的提升。但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能力的五個維度與父母教育期望、家庭教育方式等主觀背景呈顯著正相關關系,二者聯(lián)系更為緊密,合理的教育期望、正確的教育方式、有效的親子溝通、和諧的家庭關系更有助于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陀^背景我們或許難以改變,但主觀背景卻是家長可以參與學生學習最直接、最有效、最經(jīng)濟的途徑。
(三)樹立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習能力
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能力總體較好,但隨年級的增長學習能力有所減弱。高考的壓力與大學的釋放形成的強烈反差,使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僅停留于高中時代而有所懈怠,因此家庭和學校應當引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活到老學到老”,唯有持續(xù)性地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實現(xiàn)個體發(fā)展的需要,而終身學習的實現(xiàn)離不開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唯有從思想上重視起來,行動上才能落實到位,在外界的協(xié)助與自身的努力之下不斷提升自我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盧智泉.家庭因素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0(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