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岸,吳利娟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230)
雙腔Power PICC因其方便聯(lián)合、多通道給藥以及注射造影劑,其末端開放,在斷開或更換輸液器、無針連接器、附件時必須夾緊導管,以防空氣栓塞或血液倒流,導管堵塞率高[1-3]。末端瓣膜式Power PICC(Power PICC SOLO)因其末端瓣膜技術,有效防止空氣進入和血液返流。其導管堵塞和血栓等較傳統(tǒng)Power PICC少[4],在腫瘤患者中使用日漸增多。我科臨床使用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護理方法維護雙腔Power PICC SOLO,導管堵塞率控制亦不理想,經(jīng)改善護理措施,顯著降低了導管堵塞率。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共24例我科行雙腔power PICC SOLO 置管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齡(52.13±6.21)歲,平均置管時間(25.22±32.71)天,腸癌患者15例,淋巴瘤患9例。
導管堵塞的判斷國內(nèi)外仍未有統(tǒng)一的標準[5],參考相關文獻[6-8],結合雙腔導管的特點,排除導管折角等外界因素外,導管堵塞定義為:(1)部分堵塞:能夠輸/注入液體,但正常重力作用下,開關全部打開,補液速度較正常速度明顯下降;(2)完全堵塞:不能輸/注入液體。
24例患者無出現(xiàn)導管完全堵塞,1例部分堵塞,經(jīng)肝素溶栓后復通成功。
建立可視化封管模型并培訓。可視化模型封管:取一空玻璃注射瓶,打開瓶口,將PICC導管頭端懸掛至于透明玻璃瓶中,末端置于瓶外,接無針接頭。用10ml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正壓封管。封管方法:先對其中一腔脈沖封管,力度和頻率保持導管頭端均勻擺動為宜。當剩下1.5-2ml時,向前推1ml使注射器中剩余的0.5-1ml,回轉注射器并撤離。封管結束時導管末端掛有一顆水珠為合格,同法封對側。培訓后考核。
對高風險堵管患者應針對性預防堵管護理[9]。a、輸注大分子物質如脂肪乳、康萊特等藥物時加強巡視,補液速度變慢時用生理鹽水沖洗。b、咳嗽頻繁、導管尖端異位患者封管采用SASH方式。順序:生理鹽水-輸注藥物-生理鹽水-肝素溶液。H為質量濃度為100U/mL的稀釋肝素溶液2-3ml。c、若只需單通道給藥,每日輪換使用兩條管道,每次補液結束后兩條管道均應脈沖正壓封管。
對于出院后需導管維護的患者,應強調(diào)導切記用針頭刺入導管末端進行沖管,建議使用無針接頭連接導管。
雙腔PICC管腔較細,發(fā)生導管堵塞的概率高[1-3]。由于脈沖頻率快,達不到對管壁沖擊的效果。理論培訓和操作示教中脈沖的頻率不好把握。通過可視化模擬封管培訓,直觀的掌握封管速度及脈沖頻率,同時把握好撤離注射器時動作的規(guī)范性。模擬訓練中發(fā)現(xiàn),在最后緩慢推入1ml生理鹽水后,保持定力撤離注射器,管腔末端所掛水珠最大,預防血液回流更有效。
腫瘤患者易形成血栓。頻繁咳嗽、惡心嘔吐或便秘,可引起上腔靜脈壓力增高,導致血液回流受阻引起導管堵塞[10]。SASH封管方式較單純生理鹽水封管能起到溶栓作用,對靜脈血栓性堵管的預防效果更好[11]。但長期使用可能增加出血的風險,對高風險患者采取預防護理措施。如:咳嗽頻繁者可適當使用鎮(zhèn)咳藥物,便秘患者服用緩瀉劑,出院時均采用SASH封管方式。
雙腔Power PICC SOLO是末端瓣膜式的PICC,其瓣膜位于連輸液接頭或肝素帽處的小圓球內(nèi),若插入針頭長于1.6cm會使導管瓣膜受損。Power PICC SOLO使用未普遍,尤其下級醫(yī)院對導管的維護還停留在傳統(tǒng)PICC層面,存在人為損壞瓣膜導致血液回流的可能。因此,在患者出院時做好宣教,告知患者提醒護士不可將針頭刺入導管末端,盡量使用無針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