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增明
常言道:“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人以情”。這句話道出了情感與教育的關系,這句話讓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自覺愉快地理解教師的教誨,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在這種孕育情感的氛圍中取得進步,體驗收獲,體驗快樂。
班主任工作是千頭萬緒的,它應對的是幾十顆純真、無瑕的心靈,應對的是幾十個復雜多變的內心世界。班主任如何才能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和生活的狀況呢?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十幾年的班級自治管理實踐,談談體會:
一、學會控制情緒
情緒是能夠很快的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班主任的情緒也會很快的傳染給學生,班主任的喜怒哀樂,學生是可以及時的察覺并受到暗示。
那班主任該用怎樣的情緒影響自己的學生呢?我覺得,班主任的情緒應是用心的、向上的、陽光的,一種能溫暖學生心靈、激發(fā)學生自信、帶給學生快樂的情緒體驗。情緒往往會伴隨著肢體動作表現(xiàn)出來,如:人高興的時候往往拍手或大笑;生氣的時候身體會發(fā)抖;悲哀地時候身體會蜷縮一團。我們的眼睛、語言、動作都是傳遞和表達情緒的載體,一個眼神、一句話或一個動作都是心理活動的表現(xiàn)。
身為班主任必須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時時處處為學生樹立最亮麗的一面。然而作為班主任,有時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偶爾也會因為學生的錯誤而情緒失控,每遇這種狀況我總是陷入深深的自責,于是經常提醒自己不該這樣處理,應該要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
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總結出一條經驗:不要在生氣的時候處理事情。不論學生犯下多么嚴重的錯誤,不要一時性起,怒發(fā)沖冠、劈頭蓋臉的批評學生。首先要做的是讓自己冷靜下來,讓大腦持續(xù)清醒,讓情緒恢復平靜,當理智說服自己的時候,再去處理學生的錯誤,才能讓自己處理得心應手,讓學生心服口服,讓事情的結果更完美。
二、學會親近學生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
作為一位班主任,首先應當用心地去了解本班的班風、學風,及時了解全班主要的優(yōu)缺點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學生家長的普遍文化層次。其次要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生活環(huán)境,掌握哪些是用心分子,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個性學生等等。
很多班主任都存在這樣的心理:我說什么,你就做什么,我教你怎樣做,你就怎樣做。儼然一副將軍上戰(zhàn)場指揮千軍萬馬把敵人消滅的一干二凈的磅礴氣勢,孰不知我們做班主任沒有將軍那樣指哪打哪的權利,我們應對的是一群活潑天真可愛的學生,他們還不明白為什么違反紀律要扣分,不明白為什么一扣分就會挨老師的批評,不明白為什么明明做了一件十分搞笑的事兒竟被老師痛斥一頓……孩子們很痛苦,班主任們很上火。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需要極富耐心和細心的工作,工作中難免會出現(xiàn)簡單直接的一些做法,身為班主任應盡量減少和避免這種做法,批評甚至是懲罰并不能增加學生對你的信服和支持,相反只能增加學生對你的厭煩和憎恨。
班主任在親近與研究學生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的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會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從而樹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學會因材施教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在班級授課制的教育環(huán)境下,注定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不能適應每一位同學,我們務必要因材施教,要關注到那些不同個性的學生,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我們應給予個性的管理方法,給予個性的愛,這樣我們的工作才不會被動,才不會忽略那些個性的學生。
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都會遇到一些性格鮮明的學生:有的脾氣個性暴躁,有的個性不愛說話,有的思想早熟,有的個性自私。對于脾氣暴躁的同學,班主任切記不能以暴制暴,這樣可能會讓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對于個性不愛講話的同學要經常給他制造機會,讓他大膽的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對于思想早熟的同學要及時的給予正確的引導,不斷修正思想的偏差;對于個性自私的同學老師要經常地進行點撥,多讓他參與到群眾活動中來,在活動中了解自己,認識他人,體會和他人相處的快樂。
四、學會傾聽心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于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眱A吐不失為一種最好的方法,我們教師就應用心去聽,與學生交談,從中了解學生的某些動向,可不少教師總認為學生是小孩子,不樂于傾聽他們的談話,特別是學生犯錯誤時,更是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任憑自己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于教育好學生,我本身也存在這樣的缺陷。
學校強調學生不準遲到,我平時也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但有的學生就是犯錯。有一次,預備鈴都響過了,班里的小郭還沒來,我焦急地站在樓上往下看,也沒看到人影兒,同學們都在專心的讀書,“報告”,同學們聽到聲音都停止了朗讀,看到他,我的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經常遲到,我昨日找他談話時,他保證說再也不遲到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師,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幾點了?!蔽覜]等他說完,便接過他的話頭訓斥了他一頓,然后就讓他站在門口,再也不理會他了。課后,才了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給奶奶拿藥,所以才來晚了。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己沒有聽完他說的話,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誠懇地說:“老師,這沒什么,誰讓我以前老是遲到呢?!狈此家幌拢鹤鳛榻處煟袝r憑自己的主觀決定去對待學生實在不應該,工作再忙,也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認真傾聽他們的說話。
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所以,班主任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時間和機會去耐心地傾聽學生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顯示自己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總之,班主任應對的是幾十個性格各異的學生,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與引導,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討。我想,只要懷著一顆愛心,一種職責感,有科學的管理和教育方法,就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