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晶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必不可少的,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和能力的練兵場。學生百分之七十的知識是從課外閱讀中獲得,課內閱讀的功效只占百分之三十。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蔽覀儸F(xiàn)在想方設法地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就是借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精品滋養(yǎng)學生的心靈,充實學生的頭腦,使學生終生受益。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及知識積累、能力水平、閱讀現(xiàn)狀,我具體采用了以下三種方法來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
一、措施一:激發(fā)興趣,誘生試讀
學生喜歡閱讀課外書是可以傳染的,我們教師可以用自己的閱讀熱情去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具體做法是:
1.榜樣示范,少數(shù)帶動多數(shù)
我經(jīng)常向學生介紹自己所讀的書及讀書獲得的各種樂趣,并抓住時機跟學生介紹班上那些寫作寫得好、課外知識豐富、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告訴他們成功的秘訣就是愛讀課外書。這樣,我用自己和身邊的同學樹立起閱讀的榜樣,讓他們懷著羨慕或好奇的心理去開始閱讀課外書。在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后,我鼓勵他們充分利用中午的時間閱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了,讓優(yōu)秀的孩子介紹自己的讀書心得。為了獎勵那些能堅持每天閱讀的孩子,我在班級里開展了“閱讀之星評比”活動,誘導學生積極參加到閱讀課活動中去,使學生在集體閱讀中享受到快樂和成功。
2.懸念誘惑,從節(jié)選到整本
我立足課堂,依托教材,在課堂中開展閱讀活動,滲透閱讀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把閱讀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都是從四大名著中節(jié)選出來的,為了讓學生對原著產生閱讀的興趣,我們在教學這些課文時,可以在關鍵處戛然停止,或只是介紹故事的梗概,還可以介紹書中的主要人物,有目的的設置一些懸念,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懷著一探究竟的心理愉快地開始閱讀原著,促使學生將課外閱讀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
3.情境遷移,一本帶多本
小學生的思維是直觀的、感性的,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常常會被那些真實的情境、真摯的感情所感染。語文教材中,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入選一個作家的多部作品,在教學中,我有選擇地對一些作家、有名的人物進行較詳細的介紹,如法布爾、沈石溪等,以引起學生對該作家的其他作品的閱讀興趣。
二、措施二、科學指導,教會讀書方法
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課外閱讀才能真正的收到實效。
1.指導個性化閱讀
閱讀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閱讀需要。學生不同的閱讀經(jīng)歷、家庭背景、興趣愛好、性別,有不同的閱讀需求。要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還是需要我作出科學的指導。我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讀快樂的書,快樂的讀書,為學生營造一種讀書的輕松氛圍。根據(jù)兒童認知水平和心理發(fā)展特點,中段年級的學生會對探險、科幻故事、英雄人物等感興趣。我及時推薦了適合中段年級學生閱讀的課外書:兒童版的四大名著、《十萬個為什么》等。在課外閱讀中,我教會學生把好詞佳句、精彩的段落摘錄下來,注明出自哪一本書,制作成閱讀卡片;讓學生寫讀書筆記、心得、讀后感,把讀和寫結合起來。我還指導學生把默讀和朗讀有機結合,好的段落可以大聲朗讀;有的段落要細心品味;一般的課外讀物,要求學生通過泛讀、略讀、快速瀏覽,以達到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增長知識的目的
2.利用“聽書APP”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有些學生總是說沒有時間閱讀課外書,有些學生則認為讀課外書會影響學習。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我在教會學生制定個人閱讀計劃的基礎上,教會學生充分利用假期集中閱讀,要求學生每個學期精讀一本,泛讀多本。其實,解決沒有課外閱讀時間的最好辦法就是現(xiàn)在流行的“聽書”閱讀,聽書是學生增長課外閱讀知識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聽書這種“閱讀”形式,既能節(jié)約學生們的閱讀時間 ,“閱讀”起來也不受時空的約束。
3.成立班級課外閱讀小組
每個班級的學生,閱讀都會因能力水平、閱讀興趣等原因存在一定的閱讀差異。我讓喜歡閱讀同一類型書籍的5到10位學生自己組成一個課外閱讀小組,并為閱讀小組自己命名。在班級里組織學生成立4到5個課外閱讀小組,各個課外閱讀在小組內開展各種閱讀活動,組員們可以集思廣益,合作交流各自的閱讀經(jīng)驗,互相取長補短,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開學伊始,我適當提出建議,幫助學生自主選擇一些他們感興趣又值得閱讀的各類書籍閱讀。
三、措施三、評價激勵,變閱讀為悅讀
1.開展課外閱讀分享課
我還開展了“共讀一本好書”“好書漂流”等課外閱讀活動。學生把課外閱讀中的收獲作了精彩分享。在課堂上他們或是談自己品讀《狼王夢》整本書的感受,或是談自己品讀《夏洛的網(wǎng)》精彩章節(jié)的收獲,或是談品讀《昆蟲記》后學到的寫作手法等。活動結束后在班上評選出十名“閱讀之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閱讀課外書的熱情和積極性。
2.展示課外閱讀成果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期間還會受到來自應試教育的沖擊,我們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保持閱讀的熱情。對于中段年級小學生來說,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是開展課外閱讀的最好陣地:我開展了班級讀書交流會,讓孩子與同學分享讀書心得、相互間推薦優(yōu)秀書籍、朗誦書中的精彩片段等;我還組織學生表演課外讀物上的經(jīng)典之作《龜兔賽跑》,展示學生的讀書成果;我在班上舉行了讀書征文、優(yōu)秀摘錄評比,美文誦讀比賽等,分別評選出五名“閱讀之星”。各種讀書活動營造了一種濃濃的讀書氛圍,我讓學生始終都能保持著閱讀的熱情。
對小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將一如既往地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工作,是學生在浩瀚的書海里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