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麗
摘 要 STEM的教育越來越被教育重視,其中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問題意識、問題解決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幼兒園實施STEM教育并非拋棄原有的經驗,而是要在理解STEM理念的基礎上,對已有經驗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我園立足園情,把STEM的理念融入到幼兒園的活動中,彰顯了STEM生活化、情境性、合作性、融合性等一系列的特征,以期望給幼教同行提供啟發(fā)和思考。
關鍵詞 STEM 幼兒園 幼兒園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
STEM的教育越來越被教育重視,stem的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特征是一項指向未來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素質,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問題意識、問題解決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在STEM教育中,他突破了過去的單一一種學科內部知識的體系、把科學的知識體系和數(shù)學的知識體系和一個真實的解決過程聯(lián)系起來,是一種跨學科和整合的方式的教育;是以工程思維為核心,強調實際生活、真實情境和整個問題的一攬子解決,強調設計在前和設計優(yōu)先,關注學習方法的形成和科學品質的養(yǎng)成。在《3-6歲兒童發(fā)與發(fā)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兒的學習是通過直接感知和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經驗的。關于STEM課程理論基礎和內涵特點的研究,余勝泉等人認為,STEM教育的核心特征是:跨學科、情境性、實證性、趣味性、設計性、協(xié)作性、技術性等。他們指出,STEM課程的設計應采取跨學科整合的方式,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shù)學等整合在一起,強調關注學科間的密切聯(lián)系、強調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問題。我園抓住STEM的特征,在活動中滲透以設計為先導、以工程為載體、以技術為支持,以科學、數(shù)學為核心,引導幼兒逐漸發(fā)展。
1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彰顯STEM理念
1.1每日晨談活動
我園每天早上餐后時間,是各個班級組織晨談活動,晨談的內容除了不同的貼近幼兒生活的話題外,還有統(tǒng)一性的幼兒對天氣、日期的認識以及幼兒的出勤情況,在出勤情況中,教師有意識的讓幼兒利用統(tǒng)計的思維去統(tǒng)計每天出勤多少人、請假多少人、男孩多少人,女孩多少人。
1.2進餐中的統(tǒng)計
進餐除了滿足幼兒的味蕾外,更有意思的是,幼兒參與進調查你最喜歡的吃的菜式,你最喜歡的水果進行調查,比較不同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有stem的思維去調查、去統(tǒng)計。
1.3每周的勞動日
幼兒園的STEM更多的是以解決實問題的課程,我園每周一是班級的大型勞動日活動,這個活動是幼兒身邊的真問題。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幼兒進行調查需要搞衛(wèi)生的場地,然后對場地進行劃分,組織幼兒分組、討論每個組員的分工、討論使用的工具,然后大家一起合作完成勞動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進行分工合作,有商有量,團隊合作意識加強了。
2主題活動——滲透STEM的方法
2.1烹飪主題活動
烹飪活動是幼兒園常見學習活動之,這項活動具有很強的情境性、體驗性,跨學科性,能充分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能力。在烹飪前,幼兒需要計劃和商量烹飪的材料,估算需要食材的重量、購買等涉及到數(shù)學等學習活動;在烹飪中,幼兒需要進行分工進行清洗、攪拌、鋪展、切割等,涉及物理、化學等知識,使幼兒懂得熱脹冷縮的道理;做成成品后,幼兒要分工裝盤,設計美觀,色、香、味、形俱全。STEM理念在烹飪學習活動探究應用,將有效促進幼兒科學、藝術等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2.2利用STEM的工具,貫穿主題
圖表和曲線圖是記錄孩子們的一種方式,能看到先前的知識,現(xiàn)有的知識,以及課程的過程和進展,在主題中利用條形圖、線形圖、餅圖、韋恩圖等統(tǒng)計圖。如在消防主題活動中,教師設計問題,你認識的消防工具有那些?利用韋恩圖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處,如在開展家宴主題活動中,引導幼兒比較番茄炒蛋和番茄炒牛肉的共性和不同之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比較、發(fā)現(xiàn),通過韋恩圖的利用,培訓幼兒的歸納的思維。
2.3項目活動中契合
我園每個班級開展的項目活動遵循并為五個階段:決定目的——擬定計劃——實施計劃——反思-再調整——評定結果。在組織的過程中強調給幼兒一個有一個驅動或引發(fā)性的問題;有一個或者一系列最終作品;關注多學科交叉的知識;強調學習中的合作項目活動學習具有、實踐化、學科知識綜合化、幼兒評價多元化等特點。項目活動的這些學習特征與STEM課程的實施具有較大的一致性。如我園組織科技節(jié)活動、慶祝新年的活動,把項目拋給孩子,啟發(fā)幼兒尋找問題,引導幼兒計劃、組織、調動多學科的經驗,進行活動的開展與布置及結項工作。
3區(qū)域活動——培養(yǎng)工程意識
STEM理念下的工程是指運用技術進行設計、解決問題和制作產品的過程。對于幼兒來說,從發(fā)現(xiàn)需要到設計制作產品,解決問題“施工”的過程即開展“工程”的過程,在區(qū)域活動中,我們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工程意識。首先我么通過以下方式為幼兒提供經驗:一是利用簡單的、幼兒熟悉的活動開展科學工程實踐的過程。二是逐步將工程設計中的特殊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單獨體驗,如利用專門的教學活動讓幼兒了解設計圖、利用簡筆畫的形式繪畫工程設計圖,并且在實踐中,注重幼兒對工程設計圖的運用,如要按照工程設計圖的方式來完成作品。
3.1建構區(qū)
我園構建活動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及團隊能力。我園在開展建構區(qū)域活動遵循幼兒討論主題——設計-討論分工-組織實施——核對檢查設計等思路組織幼兒開展區(qū)域建構活動。在建構建過程中幼兒需要展開設計,并遵建筑原理,確保積木構建的穩(wěn)定性,從而在積木構建活動中構建物理知識體系;不僅如此,在積木構建過程中幼兒還會運用數(shù)學知識,如構建房屋,幼兒只有掌握一定的幾何知識才能確保構建房屋的穩(wěn)定性,在保障穩(wěn)定性的同時,建構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這里的技術包含了建構的技能技巧,如(圍合、對稱、間隔、蓋頂、拼圖排列等技能);藝術教育也蘊含其中,建構的建筑或者事物要符合審美學原理,STEM的理念有效彰顯。
3.2班級探索區(qū)
我園每個班級的區(qū)域都有一個探索區(qū),分別涉及到木、瓶罐、紙、朱、管道等材料的不同探索區(qū)。這些探索區(qū)的開展能夠充分發(fā)展幼兒的探究精神,同時在探究的過程中融合了STEM的綜合科學知識。在探索區(qū)的活動中,首先我們培養(yǎng)幼兒具有做計劃的能力,養(yǎng)成做事情有計劃的習慣。計劃,是幼兒的探索區(qū)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在木工探索區(qū),幼兒對“我們的家”工程項目內容的協(xié)商討論,實質上,就是幼兒的計劃,也是幼兒接下來一系列計劃的主題。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規(guī)劃“家”的設施設備、家中的家具,如何擺放、安排“布局示意圖”,共同商議施工的順序,以及針對不同場景的布局,進一步地完成具體的計劃。
3.3美工區(qū)
美工區(qū)的材料投放突破以往的只是讓幼兒剪、畫、搓橡皮泥等,讓幼兒進行表征事物。在STEM理念的指引下,對于讓幼兒表征的事物,教師先投放實物,如真實的蘋果、香蕉、火龍果、檸檬、大蒜等,同時可以把水果進行分割切割,幼兒根據(jù)投放的實物,從幼兒自身的觀察角度觀察,發(fā)現(xiàn)事物的自然屬性,發(fā)現(xiàn)事物的奧秘,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的發(fā)展了幼兒的自然觀察能力。
4公共環(huán)境——STEM為引領
4.1種植園里的STEM學問
4.1.1認識和學會使用種植的工具
在stem中,對事物的概念的掌握和認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種植園里種植蔬菜需要利用到哪些工具?這些工具的作用是什么,可以用來做什么,如何使用?在每次開展活動前,教師要設計教學活動,幫助幼兒認識這些工具如鐵鍬、鏟子、耙子、鋤頭、犁耙等,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認識工具,同時讓幼兒學會使用工具,工具的使用是STEM中技術實現(xiàn)的一個重要載體。
4.1.2探究、嘗試做支架
《我為蔬菜搭建支架》,在廣州一年中,植物的生長較快,很多藤蔓的蔬菜需要搭建支架。如西紅柿、黃瓜、豆角等需要打支架,才能保障蔬菜充分的生長。以往搭支架的工作,經常是由家長或老師來做,在STEM理念的影響下,我們把這一個好契機轉化成一個孩子們自己的活動,要搭一個支架其實并不容易,幼兒要先進行設計,要解決工程問題。比如先搭什么,再搭什么?怎么解決架空問題?要是不牢怎么辦?幼兒還要解決數(shù)學問題,要搭多高呢?需要多少某種形狀的材料?怎么解決形狀的組合與空間問題?說不定還要解決重力、平衡等問題。伴隨著植物的生長,一個個“支架”工程悄然興起,有時還會隨著藤蔓長度、彎曲度和長勢稍做調整。無論幼兒做的攀爬架或者小籬笆是怎樣的,“施工”的本身就極有重要的生活意義,充分再現(xiàn)了幼兒STEM課程是以學科為基礎的跨學科學習。
4.2科學室,開啟科學探索之旅
科學室是幼兒科學探索的天地,在科學室是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的重要場所,在科學室培訓幼兒的探究精神,在可科學室按照以下主題進行投放材料并開展科學活動:物質科學——事物(材料)之間的變化和關系。生命科學——讓幼兒在與大自然的互動中找到動物、植物和昆蟲的習性。地球科學——為幼兒提供更多安全、豐富的環(huán)境,讓他們在對自然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中學習。技術與工程——技術側重于工具的使用,簡單的機械操作。在這些主題的探究活動中,讓幼兒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發(fā)展幼兒的同探究能力,同時讓幼兒具有了科學探究和發(fā)現(xiàn)自然規(guī)律的品質。
參考文獻
[1] 毛曙陽.關于幼兒園階段開展STEM教育的若干思考[J].物理之友,2018(09).
[2] 任秋燕.基于STEM理念的大班兒童工程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8.
[3] 陳倩茹.美國學前STEM 課程的研究及啟示[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9.
[4] 謝麗,李春密.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的課程改革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