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顧紅菲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親子閱讀活動中,通過家園合作的方式,可以拉近家園之間的距離,引導家長獲得正確的閱讀指導策略,提高親子閱讀的效果?;诖?,本文主要探討了家園合作在親子閱讀中的價值及具體的開展策略,以增強家長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實現(xiàn)更高質(zhì)量的幼兒教育。
家園合作是一種共建式的教育方式,可扭轉(zhuǎn)家長對親子閱讀的錯誤認知。教師在家園合作的過程中,可向家長介紹正確的教育理念及閱讀方式,引導家長始終以幼兒的需求為中心,讓家長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養(yǎng)成認真閱讀與積極思考的好習慣。園所可開展多種形式的講座或小型交流會,幫助家長轉(zhuǎn)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增強自身的閱讀指導能力,從而形成家長、幼兒、教師三方共贏的局面。
1.請家長參與班級圖書的管理工作
每一個學期,教師可以請一部分有意愿的家長參與班級圖書館的管理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不斷地整理與篩選圖書,加深對圖書的認識。通過做圖書管理員,家長還可以了解幼兒喜歡的圖書類型,扭轉(zhuǎn)自己的錯誤認知。例如,很多家長喜歡文字多的圖書,但是這些圖書并不適合幼兒閱讀,幼兒真正閱讀頻率高的都是圖形豐富、色彩鮮艷、故事情節(jié)有趣、內(nèi)容比較簡單的圖書。
2.記錄幼兒的閱讀成就
閱讀記錄卡可以創(chuàng)造問題情境,如卡片上會有一些動畫小人,教師問幼兒:你知道這本書的名字是什么嗎?你知道這本書想告訴你什么嗎?這些圖是不是很有趣?哪里有趣?你最喜歡哪個人物?這個人物對你有什么啟發(fā)?如果你是書中的主人公,你會和他做一樣的事情嗎?這些問題既可以提高幼兒閱讀的專注度,也可以豐富幼兒的閱讀體驗,給其帶來更好的想象空間與表達空間。同時,閱讀記錄卡還要留有空白,讓家長填寫幼兒的閱讀狀態(tài)。認真記錄一段時間后,家長就會對自己孩子的閱讀習慣與閱讀情況有所了解,并且在與教師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提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幫助教師更加全面、細致地了解幼兒,從而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
經(jīng)過上述一系列的活動之后,家長會逐漸了解自己孩子的想法,教師可引導家長進行進一步的活動。如關(guān)注到幼兒的興趣點后,教師就可以讓家長帶領(lǐng)幼兒一起去買書,提醒家長給幼兒提供自主選擇圖書的機會,并且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喜好。幼兒園要以“和諧教育——為幼兒的一生發(fā)展奠基”的辦園理念為宗旨,以貫徹落實《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下文簡稱《指南》)為目標,在買書活動開展前提醒家長,要結(jié)合幼兒的閱讀興趣,避免低俗的、粗魯?shù)?、博眼球的、暴力的或者是“標題黨”的圖書,要挑選出真正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
許多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幼兒無法專心聽講;幼兒與家長的閱讀步驟不同步;不知道是該給幼兒講解故事,還是該讓幼兒進行自主閱讀等。教師應引領(lǐng)家長學習《指南》精神,有效幫助家長認識正確的育兒觀。一方面,教師要對家長的教育觀念進行引導,避免家長存在思想上的誤區(qū),幫助家長認識到“閱讀并不是幼兒單純增長知識的手段”,而是要增強閱讀的趣味性和靈活性,讓幼兒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另一方面,幼兒階段最本質(zhì)的閱讀任務是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習慣,開發(fā)幼兒的智力。因此,教師要引導家長通過互動教學的方式,開展更加靈活的親子閱讀活動。
親子閱讀教學對幼兒閱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開展家園合作可以顯著提高親子閱讀的質(zhì)量。幼兒園要加強對互動式閱讀活動的研究,對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提升親子閱讀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