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實驗小學 蔡 惠
童謠,因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備受兒童青睞。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童謠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練興趣,激活學生的體育學練思維,催生學生的體育學練想象。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童謠,貼合學生的心理,能讓體育教學充溢“童玩氣息”。學生的體育學習離不開童謠,童謠能豐盈學生的體育學習精神,滋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生命。
體育學科最為重要的特點就是體技、體能特性。在體育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的體育生命力量得以感性地顯現(xiàn)?筆者認為,作為教師要順應童心、以玩促學,讓學生的體育學練與兒童語境更融通,與兒童視界更接近,與兒童體驗更融洽。通過“童謠”,激發(fā)學生的童趣,引發(fā)學生的童言,順應學生的童心。
1.童謠表達,與兒童語境更融通。小學體育不同于中學體育,小學體育是一種質(zhì)性體育,帶有一種筑基的性質(zhì)。體育童謠,順應了學生的童心,與兒童語境更融通。比如一、二年級的學生排隊,剛開始時總是不容易排整齊。這是由于學生在排隊時總是遺忘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學,不知道排在誰的前面、誰的后面,不知道左邊是誰、右邊是誰,從而導致學生有如熱鍋上的螞蟻,無所適從。為此,筆者借用學生喜歡的童謠《找朋友》,學生一邊唱著童謠“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個好朋友”,一邊尋找自己的前后左右伙伴。由于學生找朋友的意識增強了,因此學生將隊伍排列整齊的時間也大大縮減了。當童謠契合兒童的語境,就與兒童的體育學習融通起來。
2.童謠創(chuàng)編,與兒童視界更接近。在體育教學中,許多教師總是樂于用體育術(shù)語來進行體育教學,這樣固然有助于學生進入到體育學習語境之中,但卻不利于學生的理解。為此,教師可以借用童謠,進行形象化的表述。形象化的表述與兒童的視界更接近。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一板一眼的說教真的不如簡短生動的語言效果好。比如在我們的體育隊列訓練中,沒有機械地“立正,向前看齊,向前看”等的一類的軍事化口令,代之以充溢兒童氣息的童謠:“1—2”——“挺起胸,挺胸立正站得直”;“3—4”——“前平舉,舉起手來調(diào)距離”;“5—6”——“右叉腰,頭向右轉(zhuǎn)來對齊,快對齊,快對齊,快把隊伍對整齊”來替代。這樣的教學,學生容易理解、容易執(zhí)行。一方面活躍了學生的身心,另一方面達成了體育教學目的。
3.童謠促學,與兒童體驗更融洽。體育教學,不僅要充分運用學生的經(jīng)驗,更要引導學生充分地感受、體驗。在體育教學中,借用童謠能促進學生的體育學習,讓體育學習與學生的體育學習體驗更融洽。比如教學《前滾翻》,在筆者示范之后,學生經(jīng)過幾輪練習,逐漸產(chǎn)生了厭倦學習心理,但此時還沒有標準地完成動作。為此,筆者用童謠啟發(fā)學生,通過童謠讓學生的體育學練與體育學習感受、體驗融通起來。比如,筆者根據(jù)學生的體育學習樣態(tài)和前滾翻的特質(zhì),創(chuàng)編了這樣一首童謠——“體育課上笑聲歡,大家在做前滾翻;雙腳并攏半蹲下,雙手放在頭兩邊;使勁一蹬翻過去,抱緊雙腿往起站;站直身體手向上,好像小鳥飛上天?!边@樣的童謠,既讓學生感受、體驗到一種童趣,同時又暗示、啟發(fā)了前滾翻的動作要領(lǐng)。學生自覺地將雙手放在頭的兩邊,自覺地使勁地蹬,自覺地抱緊雙腿等等。童謠的介入,加深了學生對體育學練動作的理解,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力,促進了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體育教學的童謠價值不是教給學生什么,而是讓學生體驗什么。在體育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知、思維、想象等參與體育活動。童謠是學生心智的河床,能充分舒展學生的身心,從而讓學生的體育活動成為學生本質(zhì)力量的感性顯現(xiàn)。作為教師,要充分發(fā)掘童謠的體育學科育人價值,讓學生的生命在體育學習中充分地綻放。
1.童謠,體現(xiàn)學生的活動秩序。學生的生命成長離不開童謠滋養(yǎng),讓童謠陪伴學生的童年,讓學生享受詩意的陶冶,奏出童年的悅動篇章,是體育教學的永恒追求。在體育教學中,童謠課程的合理、適性開發(fā),能為學生搭建一個釋放天性、快樂體驗的平臺。比如教學《老狼,老狼幾點了》,其中就包含著童謠的運用,兔子們喊著:“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八點了?!蓖米泳屯白甙瞬?。然后,當老狼回答“天黑了”,就回頭抓兔子。對于這樣一個童謠游戲,師生還可以進行創(chuàng)編,如“荷花,荷花幾時開?”“六月開”,后面的幼兒就往前走幾步,當學生回答“朵朵開”時,前面一個幼兒就回頭抓后面的幼兒。短短幾個字,就將學生引入到情境游戲的角色之中。這樣的體育教學,一方面契合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練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了解體育活動規(guī)則,轉(zhuǎn)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看法,體育活動原來如此富有趣味。體育童謠,有助于陶冶兒童的情操,培養(yǎng)兒童的人文素養(yǎng),從而獲得精神的升華、安慰和愉悅。
2.童謠,彰顯學生的生命力量。童謠,是人的原初生命的詩意表達。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童謠能彰顯學生的生命力量;借助童謠,能讓學生感受積極向上的情感,體現(xiàn)體育學習的輕松、快樂,在童謠的熏陶下自然地成長。比如在引導學生做體育游戲《小馬奔跑和小鳥飛翔》的活動中,筆者和學生創(chuàng)編了這樣一首童謠:小駿馬,嗒嗒嗒,馬蹄尖尖輕又快,昂首挺胸大步跨,我們都愛小駿馬。這首童謠朗朗上口,調(diào)動了學生體育學練的積極性。再比如學生練習“碎步跑”,難點不在于形體,而在于學生要保持良好的隊形。為此,筆者和學生又創(chuàng)編了另一首童謠:大雁大雁成群飛,人字一字排成隊,遵守紀律守秩序,春暖花開向北歸。在童謠的激勵下,學生都能自動地看齊。他們除了用眼睛正視前方,還能用余光關(guān)照左右,在隊形的動態(tài)變化中,學生能主動調(diào)整自己的位置。正是由于童謠,將體育教學與快樂教育融為一體。童謠,讓教師的體育教學不再呆板、生硬。
3.童謠,擴展學生的生命深度。童謠,是生命的一首歌、一幅畫。借助童謠,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體育教學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借助童謠能擴展學生的生命深度。在體育教學中,童謠是老師的助手、學生的伙伴。從學生的生命成長出發(fā),童謠能擴展學生的生命深度。以“立定跳遠”為例,為了讓學生掌握其中的動作要領(lǐng),我們將立定跳遠的動作難點創(chuàng)編成童謠——“兩腳分開與肩寬,兩腳站在向后面。一蹲二擺三起跳,小腳前伸跟著地。屈膝穩(wěn)住保平衡,兩腳落地身不動?!?。通過童謠,學生不僅能明晰每一個動作的不同要領(lǐng),而且在童謠引導下循序漸進地掌握不同的體育鍛煉技能,激發(fā)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童謠,以其新、趣、樂、活的特點吸引著學生,讓學生以童真、童趣、童心來體驗體育學習,享受體育學習的快樂。
童謠是生發(fā)學生體育學習智慧的源頭,也是學生進行體育動作學練的美性建構(gòu)方式。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引入各種童謠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童謠體育學習活動。通過童謠體育活動,發(fā)掘?qū)W生的體育學習潛質(zhì)。作為教師,我們應當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播撒精神快樂的種子,讓童謠體育生根、發(fā)芽、生長。童謠體育,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這些童謠,可以伴隨學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