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溝通是社會中人們相處的方式之一,也是人與人交流的重點。教學工作也是一種溝通,是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而從初中語文的角度出發(fā),這又是一種精神、情感、文化的溝通。作為初中語文教師,當我們面對眾多初中生時,當我們面對同行時,當我們面對家長時,溝通就成為主要的途徑。因而,我建議教師們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采取溝通教學。
【關(guān)鍵詞】初中生? 語文? 溝通
一、有效性溝通
作為教師,我們的教學工作中不乏溝通,如與學生、家長、同行、領(lǐng)導等的溝通,可以協(xié)助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及完成。所以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溝通的同時,要重視自己是否進行了有效的溝通,否則即是事倍功半。就初中語文教學而言,主要是與初中生的溝通,與初中生有效性的溝通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開展。
(一)知識溝通
知識的溝通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基本溝通方式。就以往的語文教學課堂而言,教師占據(jù)了主導地位。教師根據(jù)教學時間及計劃安排課堂講學,為了綜合各方面的教學因素,教師幾乎少有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因此,在中國教育中出現(xiàn)了“填鴨式教育”這個詞。的確,這與教學現(xiàn)狀挺貼切的。當教師意識到教學問題的嚴重性時,便嘗試著改善教學技巧,如今,與初中生進行溝通已經(jīng)逐漸在語文課堂上普及開來。對于溝通,初中生還處于適應(yīng)階段,教師則處于教學溝通的引導階段。與初中生溝通,先從語文知識開始。以初中文言文的教學為例,由于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才剛剛開始,學生們對文言文的學習必然缺少經(jīng)驗。因而在知識講解及接收方面,教師應(yīng)當更多地顧及學生的感受。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表達個人理解的大概意義,若是學生在文章大意上有所領(lǐng)會,那么,教師則可以針對細節(jié)字詞展開溝通教學。若是學生在大意理解上出現(xiàn)了偏差,教師可以與其溝通,從而了解導致偏差問題的原因,然后再針對問題進行溝通并加以解決。知識理解上的溝通能讓教師在課堂上及時得到學生的反饋信息,然后再針對學生的問題所在展開講述,這能夠很好地避免學生不主動提問及求知的問題。
(二)想法、觀點溝通
對于學生而言,當教師的教學方式由說教逐漸向溝通進行過渡時,他們也需要一個逐漸適應(yīng)的過程,這個適應(yīng)過程就是知識溝通的過程。而當初中生了解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溝通方面已經(jīng)趨于成熟時,他們就會愿意開始表達個人的想法及觀點。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覺得初中生勇于表達個人想法及觀點的表現(xiàn)是語文教學成功的一半,而知識的教學及傳遞是次要的,因為隨著學生學習經(jīng)驗的豐富及思想的成熟,他們會慢慢地通過自我學習去掌握。學生在思想及觀點方面的主動表達是教學工作中的精神教學,也是語文教學在靈魂方面對學生的影響。不過在大多數(shù)初中生看來,語文學習就是能在試卷中得到高分,就是在教師提出問題時能用所學知識進行回答。但是,若是教師的問題是關(guān)于理想的、關(guān)于價值觀點的,他們就開始變得沒有主見,回答時或者模仿,或者空洞,或者不切實際。造成這樣的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教學氣氛壓抑,也可能是教學中缺乏引導。不過,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能做到的就是教學開始時與初中生溝通想法、觀點。隨著教學的開展、學生學習方法的逐漸成熟,教師要越來越多地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在溝通過程中要大膽、自信,要獨特、創(chuàng)新。這些溝通因素將影響學生的個性及情感,并幫助他們在溝通中變得成熟、優(yōu)秀。
二、溝通技巧
初中語文教學的開展除了需要有效性的溝通支持外,還需要部分的溝通技巧。作為初中教師,我們要用心、用經(jīng)驗、用專業(yè)知識去領(lǐng)會與初中生的溝通技巧,從而將教學中的問題不斷地縮小化,將積極的影響不斷地放大。我認為,與學生溝通時主要需重視兩方面的技巧:
一方面是教師的心理定位及態(tài)度,這對教師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注意事項。教師無論從年齡還是經(jīng)驗方面,都比初中生更成熟。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的教師都將學生與教師的身份分得較為清晰。尊師重道固然是中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正是因為這種心理定位,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得更遠了。在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雖然個人的經(jīng)驗教訓能讓教師敏銳地察覺到初中生的想法的可行性及不可行性,但由于缺乏溝通上的技巧,所以教師會當機立斷采取措施,果斷地制止學生的想法,避免他們犯錯。但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對于這種關(guān)心并不理解,反而在心理及態(tài)度上不服氣,這樣的溝通結(jié)果只會造成不良的效果。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需要在心理上接受學生的任性及個性,不要強行制止,如果引導溝通未成功,就應(yīng)果斷放手,讓學生在失敗中成長。
另一方面是共鳴及移情。從目前的教學狀況來看,有的教師即使沒有多少教學經(jīng)驗,但是在語文教學及與初中生的交流溝通中卻游刃有余。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是教師與學生達到了情感上的共鳴,又或者說是教師利用了移情的技巧。在溝通中,教師放下自己的想法及觀點,完全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教師會了解學生的相關(guān)想法及體會,這就是共鳴。而用心去體會學生的情感,去感受初中生的情緒變化,這就是移情。從情感及精神上進行溝通,這不僅僅需要默契,更需要教師的良苦用心。溝通技巧的掌握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不斷收獲。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的教學不是單純地與知識打交道,更為主要的是與初中生進行溝通。通過溝通教學,教師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從精神、情感上進行語文教學的升華。
參考文獻
[1]王海霞.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滲透"孝親敬老"教育的探索[J].新課程(中旬),2019,(3).11.
[2]逯尚仁.靈活應(yīng)用信息技術(shù)優(yōu)化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J].考試周刊,2019,(40).42.
四川省內(nèi)江二中? 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