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良,任曉棠,郭紅娜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27)
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生把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重要階段,是護生將來步入臨床護理崗位的橋梁及紐帶。臨床護理教學質(zhì)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護生的臨床實習效果。如何調(diào)動護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護生的學習興趣,是臨床護理教學面臨的一個課題。而參與式教學是一種師生共同完成教學活動的合作式或協(xié)作式的教學法,在教學中以護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護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護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深刻地領會和掌握所學知識[1-2]。隨著社會發(fā)展和人民健康觀念的轉(zhuǎn)變,人們對護理人員的溝通交流、創(chuàng)新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微課作為流媒體時代的一個產(chǎn)物,其短小精悍,重點突出,難點解析形象生動,教師的授課方法和護生的學習方式靈活,易于分享,更適合在移動終端上展現(xiàn),護生可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參與式微課教學以手機為載體,教師引導護生參與微課的準備、制作及分享,在實踐過程中運用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應用,加強護生思維訓練,并不斷探索新知識,不斷培養(yǎng)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4]。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參與式微課教學能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護生的思維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促進理論聯(lián)系實際,以達到培養(yǎng)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用SPSS軟件產(chǎn)生隨機數(shù),隨機從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2016—2018學年度實習的本科護生中選取60人進入該實驗,隨機種子為:20180000,然后按照隨機數(shù)的大小隨機分配到試驗組和對照組,最終試驗組30人,對照組30人??紤]到護生的相對穩(wěn)定性,所以沒有考慮脫落現(xiàn)象。對照組男2人,女28人;年齡19~23歲,平均(21.3±0.5)歲。試驗組男 3人,女27人;年齡19~24歲,平均(21.9±0.3)歲。兩組護生的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選擇理論基礎好、臨床技能強、具有豐富臨床經(jīng)驗及良好心理素質(zhì)、帶教作風嚴謹、責任心強的護師作為帶教教師。
1.2.1 對照組教學方法 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組織教學—制定目標—理論講授—教師技能演示—歸納總結(jié)—護生技能訓練—帶教教師指導—考試考核。在護生入科前,組織帶教教師熟悉教學大綱內(nèi)容,并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制定實習計劃,分配教學任務。護生入科時,進行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評定,并將護生分配給各個帶教教師,根據(jù)教學計劃,采取帶教教師輪流講課或操作演示的集中培訓方式進行教學。在臨床工作過程中,護生在帶教教師指導下進行理論及操作實踐。護生出科前進行操作及理論考核。
1.2.2 試驗組教學方法(1)以手機為載體,建立微課平臺。由護士長、帶教教師及護生組成微信群。護生入科時,通過掃碼進入臨床教學微信群,同時進行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評定。(2)采用參與式微課教學模式。①教學計劃:在護生入科第一周,以小組為單位(3~5人/組),選出一名組長,教師帶領護生將教學大綱眾多知識點中的重點、難點或興趣點分割,平均分配給各個小組,并在教師指導下,制作成不同的微課視頻;對于過于復雜而又不能分割論述的學習內(nèi)容,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微課制作可采用情景模擬、操作演示、PPT呈現(xiàn)和屏幕錄制等形式,并進行剪輯和制作,交由護理專家審查。第二、三周將制作好、審核通過的視頻發(fā)至微信群,護生可通過手機進行觀看學習,以小組為單位總結(jié)相關知識點,提出問題,并及時向教師反饋。第四周進行考核??剖颐恐芙M織1~2次集中授課,圍繞微課視頻內(nèi)容,進行知識要點的回顧,針對存在的問題給予答疑解惑,并進行小組間的溝通交流,對階段學習內(nèi)容進行梳理,對學習的過程進行總結(jié),對護生個人及整體表現(xiàn)給予評價,通過實踐促進護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②教學實施:首先教師明確教學計劃,布置護生微課授課任務,在微課視頻的準備過程中,護生可以自發(fā)組織,在教師及高年資護士的指導下,完成指定微課的備課、視頻拍攝、后期整理,在臨床實踐中總結(jié)各種操作,指導教師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修正。讓護生融入學習的全過程,完成后的課件經(jīng)過專家?guī)鞂<覍徍松蟼鳎⑹鹕闲彰?,這是對護生的一種激勵。組織高年資護士建立專家?guī)?,對微課進行評審,把好質(zhì)量關。通過護生制作到教師把關再到護生修正直至課件上傳,護生學習的過程形成了一個完整教學環(huán)。
1.3.1 理論與操作考核 神經(jīng)內(nèi)科實習結(jié)束前1天對試驗組和對照組護生進行理論及操作考核,采用相同的理論知識試卷和操作評分標準,滿分為100分。
1.3.2 護生教學滿意度及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評價 參考國內(nèi)外文獻報道,應用自行設計的護生教學滿意度量表及中文版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評定量表對兩組護生進行評定。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評定量表由5個維度組成,分別為學習意識、學習策略、學習行為、學習評價、人際關系技能。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非常不同意”計1分,“不同意”計2分,“有些同意”計3分,“同意”計4分,“非常同意”計5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該條目所表示的能力越強。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72,分半系數(shù)0.906。出科前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問卷不記名,當場發(fā)放當場收回。發(fā)放60份,收回60份,收回率100%。
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組樣本間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試驗組理論成績及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成績集中趨勢在試驗組更加明顯,試驗組護生出科時的教學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護生考核成績和教學滿意度對比(±s,分)
表1 兩組護生考核成績和教學滿意度對比(±s,分)
組別 理論成績 操作成績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教學滿意度試驗組對照組100 99 92±6 87±7 99 98 96±2 87±6 tP 75 74 2.808 0.007 90 75 8.291 0.000 4.93±0.25 4.63±0.49 2.977 0.004
入科時兩組護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各維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出科時試驗組護生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各維度得分較入科時高(P<0.05),見表3。出科時試驗組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各維度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2 兩組護生入科時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生入科時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比較(±s,分)
維度均差95%CI學習意識學習策略學習行為學習評價人際關系技能試驗組47.67±1.16 49.10±1.06 48.47±1.20 47.70±1.00 49.13±1.26對照組48.33±1.01 49.70±1.02 47.37±1.15 48.03±0.98 49.60±1.18 t值0.433 0.409 0.663 0.238 0.270 P值0.667 0.684 0.510 0.813 0.788均差0.667 0.600 1.100 0.333 0.467(-2.418,3.752)(-2.334,3.534)(-4.422,2.222)(-2.474,3.141)(-2.989,3.923)
表3 試驗組護生入科時與出科時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比較(±s,分)
表3 試驗組護生入科時與出科時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比較(±s,分)
維度均差95%CI學習意識學習策略學習行為學習評價人際關系技能入科時47.67±1.16 49.10±1.06 48.47±1.20 47.70±1.00 49.13±1.26出科時52.73±0.79 53.03±0.45 54.30±0.47 54.07±0.41 53.67±0.52 t值3.432 2.934 4.679 6.077 3.223 P值0.002 0.006 0.000 0.000 0.003均差5.067 3.933 5.833 6.367 4.533(2.048,8.086)(1.191,6.675)(3.284,8.383)(4.224,8.509)(1.656,7.410)
表4 兩組護生出科時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對比(±s,分)
表4 兩組護生出科時自我導向?qū)W習能力對比(±s,分)
維度學習意識學習策略學習行為學習評價人際關系技能試驗組52.73±0.79 53.03±0.45 54.30±0.47 54.07±0.41 53.67±0.52對照組47.93±1.13 49.20±0.92 48.50±0.95 47.73±0.98 50.33±0.97 t值3.488 3.757 5.488 5.993 3.038 P值0.001 0.001 0.000 0.000 0.004均差4.800 3.833 5.800 6.333 3.333均差95%CI(2.045,7.555)(1.774,5.876)(3.668,7.716)(4.195,8.449)(1.123,5.530)
微課教學以手機為載體,徹底打破時空的限制,使臨床教學可隨時隨地進行。微課的可重復性、可調(diào)節(jié)性同時也讓護生能夠自由掌握學習的節(jié)奏[5],護生可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在課前、課后進行知識點的預習、復習、鞏固和加深[6],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達到“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目的。微課將理論及操作中的重點、難點用簡單、生動的視頻展現(xiàn),護生在參與微課制作過程中,能夠主動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并通過各種渠道廣泛獲取資源,充分發(fā)揮護生的主動性,使其在參與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成為學習主人的樂趣,使教與學的過程真正從被動的嵌入式轉(zhuǎn)變?yōu)橹鲃拥闹R內(nèi)化,從而提高護生的教學滿意度。參與式微課教學可提高護生整體學習成績。傳統(tǒng)的教師講、護生聽的教學方法執(zhí)行雖簡單,但效果不佳。而參與式微課教學在護生入科時進行分組,組長為動力源,教師擔任管理者、引導者及教育者角色,這種方法能夠起到很好的傳幫帶作用,讓能力相對較差的護生得到迅速提升。從表1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試驗組的整體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參與式微課教學能夠?qū)崿F(xiàn)護生共同進步的最終目的。
(1)參與式微課教學實現(xiàn)了教學模式的轉(zhuǎn)變,將傳統(tǒng)的護生被動聽課的教學過程轉(zhuǎn)變?yōu)樽o生主動參與的實踐教學過程,護生可通過觀摩、操作、思考和討論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7]。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講解、操作演示,護生被動進行模擬練習,過程乏味、無趣,而且對知識點及細節(jié)掌握得不牢,真正面對患者時會感到手足無措、動作不流暢。參與式微課教學以護生為主體、以團隊為單位、以教師為主導,將教師授課后手把手傳授的實習過程過渡為教師和護生一起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激發(fā)護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護生自主學習,并提高護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讓護生在實踐過程中切實感受到個人的進步與成長。通過參與微課制作,護生充分展示了自我,通過群計群策,共同完成了挑戰(zhàn)性工作,實現(xiàn)自身價值,學習亦由被動變?yōu)橹鲃?。?)參與式微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現(xiàn)有的學習資源,比如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病例匯報等,培養(yǎng)護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利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師通過指導護生規(guī)范操作,以視頻方式生動、形象地記錄操作細節(jié),加深護生的記憶和理解。通過分組使護生形成聯(lián)系緊密、凝聚力較強的學習共同體,組內(nèi)成員在微課制作過程中的相互配合,提升了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及溝通交流技巧。(3)參與式微課教學對臨床教師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豐富的臨床教學經(jīng)驗及敏銳的觀察力,能對實習大綱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分解,對實習內(nèi)容做好把控,樹立問題意識,善于啟發(fā)誘導,答疑解惑,避免因帶教教師自身知識和能力的差異而影響帶教效果[8]。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充分關注護生,注意護生間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分配難易程度適合的任務,使每位護生都能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護理是一門實踐科學,參與式微課教學并不能完全替代臨床帶教,護生仍需在臨床工作中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不斷提升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個人綜合素質(zhì)提升。
在新時代的教學中,利用好多媒體技術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9]。通過建立網(wǎng)絡微課視頻知識庫,利用網(wǎng)絡平臺調(diào)動護生實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實踐中學習的良好作用[10],同時微課教學方法與網(wǎng)絡知識庫相結(jié)合,順應了醫(yī)療護理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互聯(lián)互通性發(fā)展理念,適應臨床護理教學多元化需求。完善的微課體系亦可緩解教師教學壓力,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