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君
摘 要:縱觀財務管理專業(yè)課程的歷史發(fā)展,雖然這門課程相對較為傳統,但是在高校的教學體系當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yè)教學,往往是重理論、輕應用,所以財務管理教學大多是老師單向的理論教學,學生簡單通過背記應試來完成教學。在類似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是積極性往往較差,并且沒有相關的實踐驗證理論,學生只是簡單的死記硬背,更談不上促進對相關知識內容應用能力的提升,同時過多的理論學習也無法滿足社會對財務管理人才的要求。所以在以后的教學改革過程當中要不斷的進行分析研究,進而滿足更加符合當前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相關目標。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財務管理;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5.070
1 財務管理專業(yè)教學改革的原因
經濟開放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企業(yè)的發(fā)展關注點更多的放在對人才的需求方面,并且對所需人才的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高校作為連接企業(yè)和社會之間的有效橋梁,在輸送人才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培養(yǎng)學生必備的財務知識和相關技能方面進行有序推進財務管理專業(yè)教學工作。相比于其他專業(yè),財務管理是一門對實操性較要求很高的一門學科,相關企業(yè)在對對應人才進行招聘篩選時更加看重的是學生是否能夠靈活處理具體工作流程,專業(yè)能力是否可以勝任崗位需要。社會開放程度的提高,之前教學過程中傳統的單方面理論傳授教學方式以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要。因此如何在現實工作中提高學生解決相關專業(yè)問題能力,形成系統化的處理問題、數據的能力,成為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如何做到教學改革工作和發(fā)展實際的結合,建設適合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財務管理課程體系,成為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專業(yè)人才的重要途徑。
2 當前財務管理專業(y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授課內容缺乏實踐性
首先是在授課準備方面,尤其是教材的選用上,財務管理專業(yè)的教材往往偏向于理論講解,而較為缺少實踐操作方面的教學和指導,理論與實踐沒有相結合。其次是在教學授課方面,受教師自身解學水平和經驗的影響,授課人往往只在課堂上按照教材進行理論知識上的講解,沒有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相印證,達不到活學活用的效果,更談不上畢業(yè)后能盡快的適應財務工作。同時過多的理論灌輸,對學生來說較為乏味枯燥,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2.2 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在課堂上,受學生專業(yè)基礎不足,課前自主預習效果較差的影響,授課人往往需要督促學生及時參與到教學中來,全面掌握知識要點,才能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但授課人往往采取“大水漫灌”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是對關鍵的知識點進行枯燥單一的講解,沒有結合實踐經驗,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大減,同時很多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足,往往“水過地皮濕”,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不深不細,導致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學習主動性基本沒有。
2.3 授課方式簡單老舊
采取良好的授課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遺憾的是大部分高校的教學方法和授課方式都缺乏創(chuàng)新和完善,往往是延續(xù)過去的傳統老舊的教學模式。只是簡單的老師講,學生聽,將知識輸入給學生,沒有學生與老師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乃至辯論。學生沒有得到思考,老師沒有得到反饋,因此,改變既有的老舊授課方式是提高財務管理專業(yè)授課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2.4 授課人實踐經驗不多
在當前高校教師隊伍中,大多數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很多青年教師沒有相關的社會從業(yè)經驗,往往是從臺下走到臺上,由學生直接變?yōu)槔蠋?,實踐經驗少。在實踐教學中不能做到與當前社會實際相結合,尤其是缺少解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往往是學生依賴老師,老師依賴課本,極大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師的權威性,導致教學效果一般,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所以,師資隊伍建設也是重要一環(huán)。
3 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提高財務管理專業(yè)教學質量的對策
3.1 優(yōu)化課程結構
針對財務管理課程的改革工作,其中較為重要的內容,即對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和課程結構的調整,當下社會對應用型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方式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作為教育工作者來說,應當多聽聽企業(yè)的聲音,結合當前工作職業(yè)需求,對相關課程結構進行逐步優(yōu)化,根據實際人才需要,適時地開展有針對性的“應用型”教學工作,在改革創(chuàng)新的同時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去粗取精”。如何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大的前提一定不能出現誤差,必須從財務管理專業(yè)的基礎理論入手,建立起框架型的知識理論體系,在這個主題思想的指導下,學生的應用能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另外在設計具體課程時,既要考慮學科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同時還要兼顧企業(yè)對于所需人才的工作能力預期,在具體授課過程中,凸顯學科內容的應用實踐性,在保證課程結構完整性的同時,避免傳遞內容的重復性,結合現實實例,模擬不同場景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從中逐步提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3.2 強化案例教學
針對應用型能力培養(yǎng)模式下,提高解決現實問題能力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法是在各大院校中較為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教師較為輕松的傳遞專業(yè)知識,此外可以激發(fā)學生接受知識的興趣,有效的調動教學互動積極性。要想提升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就需要老師在課堂準備中,挑選好盡可能合適的真實案例,在發(fā)布任務之前,任課老師要首先對材料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周全考量,并根據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水平設計適合的思考題目,使學生發(fā)揮自己主動性,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在具體的課程傳授過程中,課堂討論是效果最好的提升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能力的手段,通過課堂討論,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問題,把所學的專業(yè)知識運用到實際案例中去,發(fā)揮案例價值,引導學生參與整個課堂過程。同時針對同學課堂分析情況進行及時點評總結,根據案例內容指出針對財務管理工作需要面對的工作突出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相關問題,在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式下,逐步提升自我認知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促成整體教學目標的實現。
3.3 優(yōu)化教學方式
科技的進步使得課堂教學的選擇多了更多選擇,比如慕課堂等學習平臺的推廣,使得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在現代技術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調整,打破了之前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這些技術的運用對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企業(yè)而言,財務數據對于企業(yè)來說極其重要,因此對其保密性要求很高,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向學生傳遞保密性的重要信號,對保密信息進行相應的教學方面處理。與此同時,引入適當的現代化教學方法對教學改革也是極其重要的,借助現代科技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視頻推送、圖片展示等方式,進行知識的傳遞,將枯燥的理論知識以動態(tài)的、直觀的方式傳遞給學生,這樣既可以突出課堂重點,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提高課堂互動性,提升課堂效率和質量。
3.4 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
我國大部分院校在課堂教學中普遍采取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對于課堂氣氛的調節(jié)作用甚微,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真正實現翻轉課堂,教師應該在課堂布置上注重學生興趣,讓學生以合理的方式組成小組,通過討論的方式對課堂內容進行有效梳理溝通,在互通中實現自我學習。與此同時,任課教師通過任務發(fā)布,模擬現實公司的財務狀況,讓學生在討論中解決遇到的問題,以及針對問題提出相應對策,主動參與到學習討論中去,提高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3.5 加快推進財務管理實訓教學
結合當前我國社會發(fā)展實際情況來看,信息技術的已經普及到各行各業(yè),并且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就財務管理這門學科來說,在現代企業(yè)中,越來越多管理軟件和財務分析軟件被運用到日常管理當中,相當一部分企業(yè)已經實現了財務信息的一體化,因此在應用型教學理念下,本專業(yè)學生在熟練掌握專業(yè)知識水平技能下,要熟練對相關軟件的運用,在課堂教學中要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關注此類信息,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模擬操作,真正讓專業(yè)知識和軟件技能有效結合。學??梢越M建實訓基地,把除了專業(yè)必備知識其外的實操內容放入計算機模擬課堂進行開展,通過計算機模擬系統,為學生提供一個智能化的仿真學習空間,打造一個多功能的教學環(huán)境,通過對專業(yè)軟件的實際操作,提升對財務管理相關問題的解決能力,以自身的切實鍛煉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3.6 加強實踐拓展
為了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要從教師、學生和學校三個方面進行加強。一方面,學校要積極推薦教師進行企業(yè)實踐,以便儲備較多經驗豐富的實踐教學教師。院校大部分老師缺乏實際工作經歷,對于實踐性教學理解不夠深刻,只有自己親身體驗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才能結合理論總結實踐經驗,在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把握重點,為企業(yè)提供優(yōu)質畢業(yè)生。教師在實踐結束后,要積極推進心得的交流,通過開展座談會等方式,互相交流經驗。另一方面,校方應該重視校企合作,為學生搭建起一個暢通的校外實習平臺,如此可以使學生把校內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校外的實踐資源有效結合,學生的學習渠道得以拓寬,同時通過校企合作,雙方都可以產生積極影響,既可以為企業(yè)輸送合適的人才,也可以提高學校的就業(yè)率。對學生來說,有渠道獲得課堂上無法獲得的信息,對企業(yè)的真實需要也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強化學生對本專業(yè)知識的理解,方便了其應用。對于企業(yè)的實際需要也會有更加明確的理解,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財務管理相關內容的理解和應用。最后學校方面,也應該加大校外實習基地的投入,通過建立一些仿真實訓室,為學生提供仿真實習機會,加強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在操作中融入財務管理工作中去,從而提高自身的應用能力。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已經成為我國眾多院校采取的教學培養(yǎng)模式。高校在財務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應該在內部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的同時提高外部實踐性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專業(yè)知識的具體內容,提高實踐操作的可行性,對教學模式進行適時調整,培養(yǎng)出具有競爭力的學生,為企業(yè)、為社會提供合適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甘曉東.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下財務管理專業(yè)教學改革研究——以信陽農林學院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yè),2020,41(18):189-190.
[2]彭成業(yè),周遠.轉型發(fā)展下地方本科高校財務管理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究[J].勞動保障世界,2020,(15):57-58.
[3]林憲平.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改革探索[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04):45-47.
[4]彭成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融入地方本科財務管理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路徑選擇[J].時代經貿,2020,(10):89-91.
[5]馬毓婧.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財務管理教學改革探討[J].知識經濟,2020,(1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