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周小鈴 南方周末實習生 鞠楠楠
2020年10月24日,京滬高鐵宣布將于12月23日對時速300-350公里高鐵動車組列車公布票價優(yōu)化調整,同時將啟動浮動定價。
視覺中國?圖
★從近五年陸續(xù)公布的鐵路定價相關文件來看,鐵路客運票價定價權逐漸從高鐵、動車組擴展到普通旅客列車的軟席。
“跑在普通線路上的動車,定價比硬座高,無形中普通線路的價格也上來了?!?/p>
如果將鐵路單純視為國家基礎設施,那就是作為社會福利,為人民服務,勿論負債、盈利等,只講社會效益。然而,鐵路又是一個企業(yè)。盈利是企業(yè)的生命線。
從五年前開始,鐵路定價權就在悄悄松綁。
2020年10月24日,京滬高鐵、成渝鐵路宣布將于12月23日對時速300-350公里高鐵動車組列車公布票價優(yōu)化調整,同時將啟動浮動定價。一年前,東南沿海普通動車組列車就嘗試推行浮動定價。
高速鐵路是指列車運行時速在既有線上達到200公里,新線上達到250公里的鐵路。最高時速300公里以上的G字頭列車,為高速動車組旅客列車。時速為200~250公里的D字頭列車,為(普通)動車組旅客列車。
從近五年陸續(xù)公布的鐵路定價相關文件來看,鐵路客運票價定價權逐漸從高鐵、動車組擴展到普通旅客列車的軟席。
早在2015年末,高速動車組列車定價權就已從發(fā)改委下放給中國鐵路總公司。2016年6月5日,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文件,將鐵路運輸企業(yè)定價自主權擴大至普通旅客列車軟座、軟臥票價。
雖然普通旅客列車的硬席仍由政府定價,但從2014年后,普通旅客列車減少,高鐵、動車逐年增多。
這不免引發(fā)爭議:一旦普通旅客列車減少,高鐵動車組實行隨行就市的定價機制,如何保障低收入群體出行權益?
被阻止的“漲價”
鐵路將960萬平方千米的中國大陸編織成一張橫跨東西、貫穿南北的巨網(wǎng),猶如毛細血管觸達中國每一寸土地,發(fā)揮著中國長距離人口流動和貨物運輸?shù)淖饔谩?/p>
1960年代,國家就對鐵路實行軍事管制。1999年出臺的首部鐵路法中,明確規(guī)定鐵路價格由國務院管理,特殊運價由鐵路主管部門和物價主管部門共管。
從1990年代開始,上億人口開始從農(nóng)村向沿海大城市轉移。隨著人口流動規(guī)模日益增大,廉價的鐵路客運運力愈發(fā)緊張,擁堵的“春運潮”成為每年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
為了解決春運綜合征,有專家提出“提價論”。
事實上,在鐵道部2000年取得國家計委的批文后,2001年到2006年間就已經(jīng)對春運價格實施浮動調整。這六年間,春運鐵路發(fā)送旅客人次從1.26億增加到1.44億。春運客運價格年年上漲,但春運剛性需求有增無減。
反對聲亦有。據(jù)公開報道,2001年喬占祥律師起訴鐵道部春運漲價一案引發(fā)社會轟動。2005年,一名全國政協(xié)委員建議取消鐵路春運車票違法漲價。2006年,有人大代表質疑鐵道部門以“漲價”限制客流的做法只是其壟斷價格的“幌子”。2007年,時任鐵道部新聞發(fā)言人王勇平宣布鐵路春運火車票價不再實行上浮制度。
“漲價被批評,不漲價也被批評?!敝心洗髮W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中國鐵道學會經(jīng)濟委員會委員秦進認為,鐵道客運幾次春運調價,只是對原有票價進行調整,尚未涉及按市場需求動態(tài)定價。2010年前,鐵路運輸服務價格問題并未受到學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經(jīng)過鐵路六次大提速后,2008年,中國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開通運營,鐵路進入高速列車時代。同年11月27日下午,原鐵道部副部長陸東福在鐵道部中長期鐵路網(wǎng)調整規(guī)模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國家未來會考慮火車客運價格的市場化改革。
定價松動
在國家相關部門公布的有關文件中,可以清楚看出鐵路客運定價松動的軌跡。
早在1997年,《鐵道部客運定價規(guī)則》中第四條就明確指出,在國務院批準的價格內,經(jīng)國家物價主管部門同意,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可根據(jù)運輸市場的需求實行浮動價格;對在鐵路局內運行的旅客列車的票、運價,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賦予鐵路局自行浮動的權力。
2002年初,在舉辦全國范圍的聽證會后,國家計委出臺了《國家計委關于公布部分旅客列車票價實行政府指導價執(zhí)行方案的通知》。該通知規(guī)定,對特殊時段“春運”“暑運”“五一”“十一”期間的部分列車、運能緊張線路列車實行票價上浮。城際客運根據(jù)客流變化,允許上下浮動,競爭性客運可適當下浮,但不得低于成本價。
政府的指導價為經(jīng)營者劃定價格浮動區(qū)間,而浮動的基準為鐵道部對外公布的《鐵路旅客票價表》中規(guī)定的票價。雖然部分鐵路客運票價已有松動的跡象,但實施價格浮動仍要經(jīng)過相關部門的備案。
2007年后,動車、高鐵陸續(xù)投入運營。依據(jù)相關文件,鐵路運輸企業(yè)在鐵路基準費率基礎上,可以根據(jù)市場需求進行票價上下浮動,由企業(yè)確定具體票價。
“雖然文件規(guī)定動車車票價格可以上下浮動,但實際上浮動情況很少、范圍不大、涉及線路有限。”秦進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這背后的原因十分復雜,不光是鐵路當時的管理體制,還涉及到較復雜的鐵路運輸價格國家管控機制。
2013年,鐵道部撤銷,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國家鐵路局,以期實現(xiàn)政企分離,理順管理機制。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路建設和運輸,而國家鐵路局作為行政單位,負責鐵路行政事務及發(fā)展規(guī)劃。
這一年,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左大杰判斷,鐵路改革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他開始著手研究中國的鐵路改革。
經(jīng)過7年研究,左大杰將鐵路改革歸結為十二個關鍵問題,鐵路運輸定價改革是其中之一。他認為,在1984年到2015年間,鐵路運價正處于多元化的運價改革階段,在2015年后才進入到競爭性環(huán)節(jié)市場化階段。
2015年,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推動價格機制改革若干意見》,針對交通運輸領域,要求鐵路、道路客運、民航國內航線客運、港口經(jīng)營都要擴大由經(jīng)營者自主定價的范圍,放開競爭性領域價格。
2015年末,高速動車組列車定價權下放給中國鐵路總公司。時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jīng)理、黨組書記盛光祖公開表態(tài),目前暫時沒有大規(guī)模調整高鐵運價表的安排,以后對票價管理會非常嚴格,絕不允許擅自漲價。
2016年6月5日,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文件,將鐵路運輸企業(yè)定價自主權擴大至普通旅客列車軟座、軟臥票價,普通旅客列車高級軟臥包房票價繼續(xù)實行市場調節(jié)價。自此,鐵路定價權僅剩普通旅客列車的硬席定價權保留在國家發(fā)改委手中。
“為了避免大的波動,高鐵自主定價并未大范圍鋪開,價格還是相對固定的?!鼻剡M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絕大部分高鐵的服務價格還是按照一等座、二等座來劃分,未能體現(xiàn)服務的差異性,早上六七點客流低谷期和中午十二點客流高峰期,客運價格沒有變化。
秦進談道,近年來鐵路客運價格改革之所以能夠加速,一方面是緊跟國家深化市場化改革大趨勢,另一方面源于鐵路運輸企業(yè)提高自身效益水平的內生動力。
此外,由于各種運輸方式間存在可替代性,服務水平和價格都將影響整體競爭力,他舉例,武廣高鐵開通后,長沙飛廣州的航班就開始打折降價。
進擊的高鐵,萎縮的“普速”
鐵路負債每年都在攀升。2019年,國鐵集團負債總額已高達5.5萬億元。同年,中國鐵路總公司正式改制成為中國國鐵集團。
一位接近國鐵集團的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由于無法增加運能,國鐵集團提升鐵路經(jīng)營效益需求,依賴票價改革。
上述人士透露,2014年7月1日全國鐵路調整運行圖。調整后,全國鐵路開行旅客列車總數(shù)達到2447對,其中動車組列車1330對,占一半以上??梢钥闯?,國鐵集團開始減少“綠皮車”。
“綠皮車”指的是傳統(tǒng)狹義的普通旅客列車,包括普快和普客等無字母車次。減少“綠皮車”的原因,一方面是列車提速、汰舊換新,另一方面也是適應乘客需求,如淘汰一些非空調車。
在減少傳統(tǒng)綠皮車的同時,鐵路部門在2016年,將快速、直達、特快列車全都刷成了橄欖綠。也就是說,動車組外的其他車型均作為普通旅客列車,其硬席均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定價。
一位鐵路客運的研究者關注中國鐵路客運長達九年,他注意到,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型列車,是在原有25T型客車基礎上研發(fā)設計而成。國鐵集團對其的定位是取代傳統(tǒng)25T型客車,成為下一代普速客車的主力產(chǎn)品。
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型動車組不僅能在既有線路上運行,還能在提速線路、新建快速線路上運行?!芭茉谄胀ň€路上的動車,定價比硬座高,無形中普通線路的價格也上來了?!北本┙煌ù髮W中國交通運輸價格研究中心主任李文興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高鐵、動車的盈利空間明顯高于普通旅客列車。以此次啟動市場浮動定價的京滬高鐵(601816.SH)為例,京滬高鐵在2011年全線通車,途經(jīng)24個站,將京津冀、長三角兩大經(jīng)濟帶最短運行距離降至4.5小時以內,運行五年,2015年末凈利潤已高達66億。今年年初,京滬高鐵成為唯一一條上市的高鐵。
根據(jù)統(tǒng)計年鑒,從2008年起,高速鐵路占鐵路客運量比重逐年增加,截至2019年,高速鐵路占鐵路客運量比重已達64.4%,而高鐵占鐵路營業(yè)里程比重僅25.3%。
李文興提到,近兩年來,整個國鐵集團的客運總收入已經(jīng)超過貨運收入,以往都是貨運占大頭。這說明近些年來,不斷新增的高鐵、動車收入在鐵路運輸收入中的比例在上升。
左大杰認為,高速列車占比越來越多,普速旅客列車占比越來越少,基本上是供求關系決定的。
高鐵承擔主要鐵路客流已成為現(xiàn)實。秦進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國家大力發(fā)展高鐵,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原來客貨混跑的既有線路逐漸轉變以貨運為主,將客運轉移到高鐵線路上,疏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問題。
秦進提出,京滬高鐵是目前效益最好的線路。由于連接兩大經(jīng)濟帶,途經(jīng)地區(qū)多為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客流量大、消費者價格接受度高,從這些方面考慮,才選擇在京滬高鐵試驗浮動定價。
至于是否有其他線路跟進浮動定價,專家一致認為,站在企業(yè)的角度來看,其他線路只要有市場,肯定會跟進。具體何時大范圍鋪開,還需觀察試點情況。
一位不愿具名的鐵路專家透露,2019年國鐵集團曾委托專家提方案,論證硬座、硬臥的成本,期望推動普通旅客列車硬席的客運價格松動。
鐵路如何定價?
2016年前,鐵路客運定價方式有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jié)價。
普通客運票價制定規(guī)則是按照固定每人每公里的基本票價,根據(jù)旅客運輸距離和不同列車設備條件,按照遞遠遞減原則設置,不同車速的列車基本費率也不一樣。直到今日,鐵路客運硬座基價仍然停留在1995年調整后的0.0586元每人公里。
普通旅客列車票價構成為客票部分和附加票票價,客票指的是硬座、軟座,而附加票價則分為加快、臥鋪和空調不同類型。
最高運行時速可達200-250公里的普通動車組列車執(zhí)行政府指導價,基準票價率是在上述傳統(tǒng)列車基礎票價率上加成確定的,一、二等座分別為0.3366元每人公里和0.2805元每人公里,且允許鐵路運輸企業(yè)在上下10%范圍內自主確定票價水平。
最高運行時速300-350公里的高速動車組列車票價采取由運輸企業(yè)自主制定試行價格,國家規(guī)定一、二等座上限票價,上限票價率分別為0.7733元和0.4833元。
李文興介紹,從2016年以后,高鐵動車定價機制就開始采用公布票價和執(zhí)行票價的方案。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客運部制定鐵路客運全票價格及浮動范圍,高鐵公司根據(jù)市場在規(guī)定幅度內確定執(zhí)行價,但需報當?shù)匕l(fā)改委價格管理處,抄送國鐵集團。消費者從12306網(wǎng)站上看到的,都是上下浮動后的執(zhí)行票價。
李文興曾為國家發(fā)改委論證京津城際線路定價,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高鐵票價500公里以上主要是以民航線路價格為參照系,500公里以下主要是以高速公路線路為參照系,折扣票價則綜合考量需求彈性、上座率等因素測算得出。
雖然高鐵動車定價權下放給鐵總,但當時仍存在公布票價定價過低、漲幅有限的問題。
2017年,中國鐵路總公司一項重大課題立項,由中鐵總、鐵路科學研究院以及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學院三家單位共同承擔,希望構建一套基于市場的高鐵動車組列車動態(tài)化定價體系。2020年年初結題。
實施市場化浮動定價后,高鐵客運定價規(guī)則更為復雜。
與民航不同,中國民航的動態(tài)定價硬件系統(tǒng)由國外購入,而中國高鐵動車由于客流需求大、站點多、線路票額分配等問題,涉及的運輸變量顯著高于民航,參考價值不大。相比國外的鐵路定價機制,由于人口數(shù)量、路網(wǎng)規(guī)模的巨大差異,也難以借鑒。
高鐵啟動浮動定價的同時,普通旅客列車數(shù)量減少,是否會影響老百姓的出行權益?
“鐵路客運價格過去為什么怎么做都會被罵?”秦進認為,根源在于社會大眾對鐵路的定位認知不同。如果將鐵路單純視為國家基礎設施,那就是作為社會福利,為人民服務,勿論負債、盈利等,只講社會效益。然而,鐵路又是一個企業(yè)。盈利是企業(yè)的生命線,放開價格管制,參與市場競爭也無可厚非。
其實長期以來,鐵路部門一直存在公益性的部分功能——對于一些特殊人群采取折扣票價,在一些交通不方便的地方即使客流較少也仍會保留線路。
早在2013年,國務院就在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批復函中提到,針對學生、傷殘軍人、涉農(nóng)物資等公益性運輸任務,以及青藏線、南疆線等有關公益性鐵路,“建立鐵路公益性運輸補貼機制?!?/p>
目前,中央財政對公益性運輸項目、公益性鐵路有專項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