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鶴峰縣五里鄉(xiāng)下洞葛洲壩電廠希望小學,湖北 恩施 445803)
要提升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效果,要求教師首先應當正確的認識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應用于生活,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應積極的為學生營造具備生活氣息的教學場景,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氛圍,發(fā)展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探究和應用數學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現象、環(huán)境當中,感受數學的存在,發(fā)現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從而對數學學習樹立正確的認知,提升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效果。
以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角的初步認識》一課的教學為例,角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單純講解角的定義很難讓學生理解課本知識?;诖耍處熆梢岳蒙罨虒W氛圍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通過尋找角的游戲加強對角這個概念的理解,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在規(guī)定場地內(如教室、校園、活動室等)尋找角,在一定時間內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活動,找一找我們生活中的角?說一說角是什么樣子的?角是由什么組成的呢?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了數學知識,理解了數學概念,促進了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開展。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學生的知識基礎比較有限,在數學課堂中的專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相對比較薄弱,但同時他們好奇心及求知欲強烈,對周圍事物常常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也常常很感興趣。因此,教師在日常數學課堂教學工作中,應生活入手,借助一些貼近生活的直觀教材教具來輔助教學工作的開展,生活化的教材、教具的應用,可以借助直觀事物可見、可觸摸、可演示的優(yōu)勢,刺激學生的視覺,引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將枯燥的數字知識轉化為較容易理解的形式進行講解,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感受可以看到、可以摸到的數學工具,學生就會感到學有所用,進而學生興趣增加,對于進一步探索數學的好奇心也會不斷加強。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認識時間》一課的教學為例,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教學用品的使用,幫助學生建立對時間的認知,教師可以請同學們把自己家里的時鐘、小鬧鐘或手表帶入課堂,而后通過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學生的一日生活入手,通過觀察時鐘,感受表針的走動與時間之間的關系,觀察時針、分針、秒針之間的關系;而后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卡通時鐘教具,或帶領學生自制時鐘教具,根據教師提出的情境請同學們波動時鐘,調出正確的時間。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工具的使用,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幫助學生認識了時間,感受了時間的流逝,建立了一定的時間觀念,促進了本課教學效果的提升。
數學課程涉及到大量的數學概念、數學公式和數學運算的內容,對學生而言枯燥、生硬的教學內容,理解難度相對較大,且很難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壓力,影響數學教學的效果。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的打造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數學學習場景和學習機會,將教學情境設立為日常的生活場景,或直接將學生帶入生活的實際情境中,通過選取生活中的某一場景內容,將數學課程的知識點融入生活場景中,引導學生通過生活場景的親身感受,將數學知識加以應用,通過生活與數學的關聯(lián),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知,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及寫作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應當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實現教學的價值。因此,基于生活理念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應當重視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發(fā)現數學知識可以真正應用于生活中,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可以真正挖掘數學學習的趣味和意義所在,通過數學知識解決了問題,自然會獲得極大的成就感,今后學習的動力也會隨之增加。
例如,學生通過數學學習掌握的長度測量方法、數字計算方法、重量測量方法等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應用機會,教師可以與家長合作,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學生走出教師,親身體驗一下數學的實踐與應用,如跟隨爸爸媽媽去菜市場,用稱幫媽媽計量一下蔬菜的重量;在家中使用電子秤給爸爸稱一稱體重,試著將公斤轉化為斤或千克;量一量家里家具的尺寸;在購物時幫媽媽算一算物品的價格等。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在豐富的實踐中收獲價值和意義,提高學習興趣。
“生活即教育”,學生學習的地方不僅僅在課堂,更在每一個他們可接觸的生活場景之中。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探索,對于更好的發(fā)現數學、感受數學、運用數學,有著非常重要且積極的作用。教師應注重通過有效引導,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積極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形成數學思維,發(fā)展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