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鐵路第一中學,江西 南昌 330000)
英語詞匯,也就是英語中的單詞,它由24個字母組成,所有的單詞根據(jù)一定的語法就組成了句子和文章,因此可以說理解英語單詞的意思和用法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chǔ)。但是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師僅僅通過板書來講解英語詞匯的意思和用法,一味的給學生灌輸英語詞匯,然后就是讓學生去記憶、默寫。這樣不僅削弱了學生學習詞匯甚至是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一味的死記硬背甚至會阻礙學生深入的理解詞匯。為了更好的開展詞匯教學,教師可以從以下三點策略出發(fā)。
英語的詞匯和漢語的詞匯是相通的,只不過一種是中文,另一種是英語,那為什么學生學習中文詞匯會比學習英語詞匯容易呢?這是因為在學生的身邊有很多的情境需要學生去運用漢語,而且在生活中學生也能夠?qū)W習到很多的漢語詞匯,但是學生難以在生活中充分的應(yīng)用英語。因此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造和詞匯意思、用法相應(yīng)的教學情境,從而幫助學生在情境中更好的理解和應(yīng)用詞匯、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詞匯。
針對“ruler”、“bag”和“pen”等學習用品的詞匯,教師可以結(jié)合具體的實物來創(chuàng)設(shè)情境,像:大家每天都要來上課,那么你們上課會帶寫怎么樣的學習用品來呢?然后教師再讓學生將所帶的學習用品介紹給大家,最好讓學生將實物和詞匯一一對應(yīng),從而加深學生對詞匯的印象。針對“panda”、“l(fā)ion”和“fox”等和動物有關(guān)的單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像:如果你是一個導游,你要帶你的游客去動物園,你知道下面這些事什么圖片嗎?然后運用多媒體展示相應(yīng)的圖片,讓學生運用搶答的方式說出英語。通過這樣創(chuàng)設(shè)相應(yīng)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真正理解詞匯的意思。
英語詞匯組成了句子和文章,句子和文章中也包含著大量的詞匯,甚至還會有一些學生沒有學習過的詞匯,這些詞匯也是教師開展詞匯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英語中包含著大量的詞匯,教師無法每一個詞匯都一一教給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將詞匯融入到句子和文章當中,從而在句子和文章之中引導學生去推測詞匯的意思。這樣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英語詞匯,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的詞匯甚至英語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比如在“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這一篇課文中,“fell in love with”這個詞匯可能學生會不認識,但是教師可以通過上下文引導學生去推測詞匯的意思,它的上文是“我”的英語詞匯讀音不準,“我”不喜歡英語,但是下文是“我”觀看這部英語電影后,“我”開始去學習英語了。因此“fell in love with”是喜歡的意思,只有喜歡這部英語電影才會想去學英語知識。還有針對本文“Last year”這個時期,學生就可以推測“did”、“made”等等單詞都是過去式,也就理解了這些單詞的意思。通過將詞匯融入到句子文章中的做法,讓學生通過對整體文章的把握來推測詞匯意思,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具備這種推測的能力,對學生的詞匯學習就會有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課改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題,教師是課堂中的引導者,教師開展詞匯教學的目的應(yīng)該是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記憶詞匯,但是學生理解記憶詞匯不僅僅只有死記硬背這樣一種方式。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舉辦一些實踐活動,“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通過實踐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運用詞匯,從而讓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深入記憶詞匯。
比如教師可以舉辦一個“詞匯接龍”的游戲,這個游戲就是:每五個學生組成一隊,教師給出詞語接龍的主題,然后五人依次說出相關(guān)的詞匯,最后贏了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個小獎品。教師還可以舉辦一些“英語演講比賽”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詞匯進行演講,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程度,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演講能力。教師也可以舉報“英語故事會”、“英語情景劇”等等活動。通過舉辦這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充分的運用詞匯,從而加深學生對詞匯的運用和掌握。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開展初中英語詞匯教學,首先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shè)和單詞相應(yīng)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情境深入理解詞匯的意思以及詞匯適應(yīng)的場景。其次教師可以將詞匯融入句子文章中,引導學生通過句子或者文章來推測詞匯意思。最后,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舉辦各種英語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運用詞匯的能力,從而加強學生對詞匯的運用和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