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第三中學,江西 新余 336600)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成為各個階段、各個學科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語文作為初中教育體系的基礎性學科,是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主要途徑,將素質教育理念融入到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中,能夠以學生為主體,順應教育教學多元化趨勢,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增強學生閱讀過程中綜合素質和個性發(fā)展能力,提高學生寫作質量,實現(xiàn)新時代初中語文教學目標。
閱讀與寫作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兩大支柱內容,其教學情況對整體教學質量有直接影響,教師采取單一的閱讀教學策略和一刀切寫作教學指導,容易引起學生閱讀興趣不佳、對文本內涵掌握不清、寫作內容千篇一律等不良現(xiàn)象,無益于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有效提升[1]。教師重視多元化閱讀與個性化寫作教學活動,能夠針對學生不同學習需求提供各種各樣的閱讀資源、閱讀方法指導、閱讀能力訓練等教學服務,提升學生鑒別、賞析和理解文本能力,通過個性化寫作教學解決作文復制抄襲現(xiàn)象嚴重、學生缺少寫作思路和個性風格等問題,全面提升閱讀與寫作教學作用,為學生語文學習和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另外,多元化閱讀與個性化寫作教學的開展,能夠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到一起,在語文課堂上充分體現(xiàn)讀寫結合教學理念,利用多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個性化寫作技巧,在個性化寫作訓練中加深對文本的掌握,達到事半功倍的讀寫結合教學效果。
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的加強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之間聯(lián)系,讓學生能夠立足于生活之上,借助生活中的知識源泉對文本內容進行個性化想象[2]。一方面應用生活化教學激發(fā)學生閱讀中的情感共鳴,另一方面利用學生生活認知、生活閱歷和生活想象的不同,給學生個性化寫作提供豐富素材,讓學生有情感的閱讀課文,有個性思想的完成寫作訓練。
例如,在七年級下冊《最后一課》教學中,教師在學生課文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普遍難以體會最后一課傳達的愛國主義情感。面對此閱讀問題,教師采取生活走進課堂教學法,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十分熟悉的上課感受。上課是學生經(jīng)常進行的事情,在初中生日常生活中占據(jù)很大比重,學生對于上課有說不完的新鮮話題和個性化感受。教師在學生充分交流表達后,讓學生想象如果這節(jié)課是最后一課,內心會有怎樣的變化,學生經(jīng)過換位思考,理解了文本中淪陷區(qū)人民的這種感情,并從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在寫作課文讀后感時,融入了自己對最后一課的個性化想象,達到了多元閱讀與個性寫作相結合的良好效果。
多媒體教學法在初中生學習中十分受歡迎,憑借其直觀、形象、具體、生動的教學優(yōu)越性,給學生帶來了視覺、聽覺、思想上的豐富感受,是多元化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方法。教師結合教學主題或者文本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還原教學情境,將不便于課堂實物呈現(xiàn)和帶領學生實踐觀察的事物,清晰展示眼前,豐富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主體驗,升華學生的思想情感,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與文本情境交融在一起,和作者進行深度交流,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在教師順勢引導下,自主開展個性化寫作[3]。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這節(jié)課上,課文形式為新聞體裁,是1949 年4 月22 日《人民日報》中毛澤東主席在公元1949 年渡江戰(zhàn)役將要勝利時創(chuàng)作的一篇新聞,僅用193 個字便介紹了我軍三十萬大軍南渡長江勢如破竹、揮師南下的事實事件。由于事件發(fā)生事件距離學生較為久遠,學生無法真實觀察到事件的情況,所以影響了閱讀興趣與仿寫積極性。教師采取多媒體教學法,將新聞內容相關的歷史照片、尊重歷史事實的影視資源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親眼”看到了三十萬大軍南渡長江的壯闊場面。閱讀興趣明顯提升,加深了閱讀體驗。并且積極自選主題仿寫新聞體裁的課文,實現(xiàn)了個性化寫作訓練目標。
初中語文課程開設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根本宗旨是讓學生可以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將現(xiàn)有語言素養(yǎng)充分學以致用,把學習落實到實處。一直以來,我國初中語文教學都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問題,教師忽略了實踐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造成許多學生語文考試成績優(yōu)異,但是語言實踐應用能力卻十分薄弱,處于知識和應用能力失衡的不良發(fā)展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對此,教師要利用多元化閱讀的知識輸入優(yōu)勢以及個性化寫作的技能輸出優(yōu)勢,積極組織實踐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言素養(yǎng)真正做好學以致用。
例如,教師可以依托本土特色資源與學生一起進行研學旅行,研學簡單來說就是研究性學習,而研學旅行則是在此基礎上更加突出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實踐活動,教師讓學生在研學旅行中通過寫作記錄下家鄉(xiāng)的變化發(fā)展,通過對民間特色食譜、自然景區(qū)介紹等具有本土特色課外閱讀資源的閱讀,強化家國情懷,提升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綜上所述,我們初中語文教師作為戰(zhàn)斗在教育改革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要肩負起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加大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重任,采取生活教學策略、多媒體教學策略等促進閱讀教學多元化發(fā)展,創(chuàng)新個性化寫作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二者的完美融合,充分體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的積極意義,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