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勒漢呷
(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覺洛鄉(xiāng)小學校,四川 涼山 616450)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老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老師永遠占據著主導地位,掌握著學生學習的主動權,是一種典型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課堂。這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剝奪了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權,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嚴重受挫,不利于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降低了學習的質量。
新的課程改革的形勢下,這一種傳統(tǒng)的模式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階段的教學需要,所以作為新時代的教育的工作者,需要不斷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以更為豐富多樣的課堂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而課堂討論策略就是其中的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性,積極主動參與,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采用討論的形式,就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參與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中,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來提出問題,不管問題是難的還是容易的,是有價值的還是沒有價值的,這一些問題的提出,都有從每一個學生的思維實際出發(fā)的,可以體現(xiàn)不同學生不同的思維盲點,或者是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的,通過對提出問題的討論,可以增強學生對問題的好奇性,激發(fā)學生研究與解決問題的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外,在課堂的討論與交流中,學生可以發(fā)揮一種互補的作用,各自對于同一問題發(fā)表不同的觀點,互相取長補短,增強學生的交流與合作的意識,從課堂討論中懂得如何關心自己、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有效、迅速地將自己融入到班集體中。
和諧、寬松和民主的課堂氛圍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緒與動力,協(xié)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導向與促進作用,而枯燥、單調和強制的課堂氛圍,會給學生一種沉悶、消極和死氣沉沉的消極的心理暗示,削弱學生的學習激情,對學生的學習起消極作用。而采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堂討論,正是利用課堂討論所營造出來的良好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大膽、積極地提出自己的意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將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以高漲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提高學習的高效性與愉悅性。
課堂討論的教學形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在使用這一教學形式的時候也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否則事倍功半,甚至還會產生反效果。
課堂的時間40分鐘,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是我們所關注的重點。課堂討論不應該是一個空泛、漫無目的的討論,而是要有明確主題,明確的目標與內容的。所以,老師在開展課堂討論的時候,要針對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精心挑選,選擇具有一定討論價值的內容,以引起第一位學生的思考,而老師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作適當?shù)狞c撥,從而使學生發(fā)現(xiàn)與解決他們共同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全班同學共同提高。另外,老師在選擇課堂內容上,除了從共性的角度出發(fā),也要從問題的難易程度出發(fā),不能選擇難度過低的,也不能選擇難度過高的,因為難度過低會失去了討論的意義,難度過高會脫離學生的實際,既浪費時間,又不具現(xiàn)實意義。所以老師應該立足于學生認識的實際水平,選擇符合學生認識水平的課堂討論內容,這樣既可以起到解決問題的效果,又可以讓學生領悟討論的價值,從而達到課堂討論的最佳效果。
課堂討論時機的把握除了在老師備課的時候可以有計劃性地選擇,同時,也要根據課時的實際,正確選擇課堂討論的時機。在課堂教學中,一些思維活躍的同學提出某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的時候,老師可以抓住時機,組織即時的課堂討論。還有在可以根據課文中某些易于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的場景,或者一些含義深刻、耐人尋味的詞句,或者一些看似平淡,但富含道理的地方,可以借助課文的內容,開展課堂討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發(fā)表自己的體會與感受,互相交流,從中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形成自己獨到的看法。
全班討論、小組討論和同桌討論是目前課程討論使用最頻繁的三種方式。全班討論適用于解決重點、難點的問題上,或者是遇到頗具爭議的問題上,由老師提出來,老師為主導,全班的同學各抒己見進行討論。分組討論一般適用范圍很廣泛,形式靈活,主要是以小組會單位,圍繞共同的問題展開討論。而同桌討論則適用于同桌之間相互提醒、相互檢查,討論方式較自由。所以,老師在開展課堂討論的時候,要根據討論問題的大小、內容還有重要性,選擇合適的課堂討論方式,達到事半功倍的討論效果。
課堂討論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就某一主題進行相互討論,相互交換各自的觀點與看法,并針對問題的某些方面進行爭論與辯解,從而達到共同理解和求同存異的目的。這一種方法可以克服過去“一言課”教學方式的弊端,可以充分利用課堂討論來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增加合作意識,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但是在開展課堂討論的時候,老師也要注意到課堂討論的內容,時機和方式等等問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變通,正確指導課堂討論,充分發(fā)揮課堂討論的正面效應,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