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雪嬌
(江西省高安三中,江西 宜春 330800)
高中是學生成長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因此高中階段各學科教學都是教育界關注的重點問題,在當今社會發(fā)展的趨勢下,信息技術成為了基本生存技能之一,無論老幼都緊跟時代的發(fā)展學習信息技術,所以高中生作為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必須要掌握過硬的信息技術。但是當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課堂效率不高、教學止步于形式等問題愈加明顯,教師要針對這些問題做出有效調(diào)整。
信息技術學科是與中學其他學科全然不同的一門學科,其獨特性表現(xiàn)在如下三個方面:綜合性、發(fā)展性、工具性。信息技術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它涉及更多的基礎學科和邊緣學科。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帶動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需要不斷地更新,也就是說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目前的教學內(nèi)容也在隨之不斷更新。另外,隨著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普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生活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信息技術技能的掌握將成為當今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淡化信息技術課的“學科本位”思想,強調(diào)它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綜合服務能力,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讓其意識到信息技術是信息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另外,在教給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時,更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合作,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不只出現(xiàn)在教師身上,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學生、學校、家長沒有對信息技術教育有足夠的重視。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程度可能僅僅停留在可以操作計算機、靈活使用,家長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甚至存在偏差,學校也將高中生學習的重點放在文化課上,所以多方面的因素就會導致學生在課上開小差、走神,使課堂的效率極其低下。因此,教師要做的首先就是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激發(fā)學習興趣。對此教學初始階段教師就要為學生介紹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及在社會中的廣泛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信息技術的關注程度。例如,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的應用舉例說明,以無人駕駛的新型汽車為例,這樣的汽車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的感應和遠程操控實現(xiàn)的,將來會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推廣,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教師要向?qū)W生表明信息技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并且學好信息技術可以更好地改變他們的生活,以此來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有足夠的重視。
任務驅(qū)動是實踐課程推進教學進程的一種有效方法,我們把基本操作要點融入到任務的過程當中,逐步推進課程的開展。如在學習WORD 表格制作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制作課程表這一任務逐步開展。第一步設計表格的雛形,這就講解到了表格制作的多種方法,以及什么類型的表格利用哪種方法最為快捷。第二步就是表格的調(diào)整,涉及到表格行高、列寬、刪除、插入等內(nèi)容;最后就是表格的美化,包括表格中字體的字形、底紋、邊框等等。利用這樣的方法,由淺入深逐步推進任務的進行,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探索當中,極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了解信息技術發(fā)展形勢,使教學內(nèi)容更符合社會和時代的需要。同時教師要擁有專業(yè)的道德修養(yǎng),教師自身要熱愛信息技術,才能對學生起到榜樣作用;教師還要嚴謹治學,不斷鉆研教學內(nèi)容,有充足的專業(yè)知識,有能力解答學生在學習時出現(xiàn)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實行多元化教學,比如《信息的加工和表達》模塊,使用“探索式教學法”,即教師先進行簡單提示或不作講解,只是給學生一個任務,讓其自己完成。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探索知識,完成學習任務;最后將課堂充分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體,鼓勵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只有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才能使教學跟得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使課堂的質(zhì)量和效率有所提高。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途徑去認識學生,了解學生的現(xiàn)狀需求,了解學生群體傾向性的看法。備課時本人從整體的教學觀出發(fā),采用“整體備課法”,即對所教學科,不僅熟悉了解各個學習階段信息技術學的教學內(nèi)容,而且對全學年或整個學期的教學有一個全盤計劃,如教學內(nèi)容的先后次序、學生的知識預備、各個教學內(nèi)容將采用哪種教學方法或使用何種教學手段等等。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時代的發(fā)展中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教師要改變當前信息技術在高中教育階段的現(xiàn)狀,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度,讓學生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創(chuàng)新課堂的教學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使信息技術助力學生成長,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