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勇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新津分院,四川 成都 611431
飛行員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需要飛行人員具備極強的心理素質、應急反應能力以及專業(yè)的操作技能,在具體工作中可以有效地結合飛機、人力以及周邊環(huán)境中的各種因素,調節(jié)各種緊急突發(fā)事件,給群眾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并且當下,我國民航飛行工作對專業(yè)學生的要求較高,只有在培訓之后身心素質和專業(yè)技能通過的人才才可以入選,在后期的學習過程中也要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訓和指導,盡量減少因為飛行學生心理問題導致的停飛整頓問題。
通常情況下,民航飛行學生在學習進程中具備一般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也會存在飛行人員的心理特征,這都會隨著飛行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出現變化。
其一是飛行學生普通的心理特點表現在遇事依賴和獨立的雙重矛盾性,從身心上看,這些學生不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將趨于成熟和穩(wěn)定,但是實際上,飛行學生的心理過渡不明顯,依舊存在諸多心理矛盾問題,自我監(jiān)管能力缺失,時常會懷疑自己、否定自己,這就需要在飛行培訓的過程中專業(yè)輔導者加以重視和引導。
其二是民航飛行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較為明顯。據調查研究表明,民航飛行學生的心理素質明顯的高過普通學生,主要表現在民航飛行學生的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中的軀體化、焦慮、抑郁、自卑、社交退縮、社交攻擊、性心理障礙、偏執(zhí)、強迫、依賴、沖動和精神病傾向12 個維度上的標準分都要低于普通大學生的心理測試分值,并且其嚴謹性、耐心、堅韌等個人心理數值明顯的超出了普通大學生,這就表明,從事民航飛行的人員心理素質較強,并且要時刻維持。
為了促使民航飛行學生時刻保持著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學校就需要對其開展不間斷的心理健康教育。就當下民航飛行學生的教育現狀來說,大部分學校在飛行學生剛剛入學時比較重視其心理健康問題,但是隨著學生年級等級的增高,學校認為學生具備極強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因而也就逐步忽視了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換句話說,學校內部的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專門為低年級學生設施的部門了,忽視了高年級學生的心理感受。對于這一現象而言,學校應該全面的重視飛行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學生在實際心理健康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也需要保持一個不間斷的教育狀態(tài),讓其自身能夠帶著一顆平常心投入到日常的飛行訓練中,確保學生心理健康,盡量減少因為心理問題導致學生停飛事件的發(fā)生。
在對民航飛行學生實行心理問題指導時,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務必要采用集體引導和個人引導方式的高度融合。一般情況下,對學生實行集體的心理輔導,通常都是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學生助理會借助學生之間的互動狀態(tài)以及人際交往的語氣、動作等展開觀察,從而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內容,進而借用一些外界的教育手段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心理調節(jié)和認知自我,一步一步地改善學生的人際交往模式,強化學生的心理綜合素養(yǎng)。同時,可以采用針對性的輔導方式,與學生實行深入的互動,了解其心理問題,從而對癥下藥,逐步強化飛行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確保其在飛行過程中的心理健康。
通常情況下,學校老師為了檢驗飛行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其中較為常用的手段就是心理健康測試,但是這樣的心理測試務必要具備極強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心理健康測試一般包含以下幾點內容:
其一是檢測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感知能力,也就是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記憶、解析和判斷;其二是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內容,也就是對各種命令的執(zhí)行效果;其三是學生人格,主要包含了對學生的品質檢驗、言行舉止評估以及對應急事件的反應能力評估等等。在對學生實行心理檢測時可以借助筆試和對話的方式實行,主要就是通過對學生心理狀況的解析來思考其能否勝任后期的飛行工作,杜絕因為心理問題而出現的停機事件。在此測驗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較為重要,學生助理需要及時的了解其在測試中心態(tài)是否是放松的,是否可以參與日常的飛行活動。如果發(fā)現學生的心理檢測不合格,就需要在一段時期內重新對學生進行測驗。
心理健康問題對于飛行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民航飛行學校,專業(yè)老師務必要重視對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和引導,協(xié)助其建立相對正確的自我心理調適觀,以此來應對各種心理健康問題,預防因為心理問題而導致的停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