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納雍縣羊場苗族彝族鄉(xiāng)羊場小學,貴州 納雍 55331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很多樣的,記得好多位著名教育專家都曾經(jīng)說過:"教學有方,但教無定方。"至于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是有很好的促進和提高作用的。如何做到個性化閱讀呢?
在學生個性化閱讀中,教師必須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導作用。由于學生自我體驗的局限性,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難免會有一些不正確的認識,甚至是荒誕的地方。對于學生的體驗,教師要多尊重、多交流,為學生敞開表達思想的空間,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從而了解學生的理解方式、理解水平和指導改正,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例如在學習《愛迪生》時,有學生認為愛迪生很傻,在火車上做實驗,車長打聾了一只耳朵,硫酸差點燒傷了他的眼睛,他還做實驗。那么教師就要發(fā)揮主導作用,讓學生明白愛迪生為什么在如此困難的環(huán)境下還堅持做實驗,引導學生去形成正確的觀點。
在個性化閱讀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張揚個性。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教學中,學生應該有選擇的自由。在新課改的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這樣的課堂語言:“選擇你喜歡讀的自然段落?!边@是學生自主閱讀在個性化閱讀中的體現(xiàn)。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基礎和閱讀興趣,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閱讀內(nèi)容,激發(fā)個性化閱讀興趣,體驗快樂,形成獨特見解,培養(yǎng)閱讀個性,提高閱讀水平。
文本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橋梁,在這座橋梁上教師和學生針對文本進行互通有無的閱讀活動。但同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主閱讀。因為語言是情感的載體,只有深刻地理解語言文字,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這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我叫學生初讀課文,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圈畫,然后請學生自由談一談你與課文對話后的感悟,最后又讀課文,要求結(jié)合同學對文章的感悟再用心來讀讀課文,看看自己對課文言語的感悟是否加深一些,讓學生提出自己還不理解的語句。此環(huán)節(jié)是在沒有接受老師任何點撥的情況下,學生直接觸摸感受文本,自由探索的言語實踐活動。初讀課文后,學生又根據(jù)學習伙伴間的交流情況再讀課文,能提升自己獨特感受。學生感悟時,所關(guān)注的對象包括言語所含的作者的情思,還有學生個體自身的情思。因而,同樣讀一篇文章,就有了"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效應。
體驗性閱讀其實是讓學生進入情景,深切體味蘊含于語言文字中的情感,與文本對話、與人物交流,促使學生與文中人物走到一起,想到一塊,以產(chǎn)生心靈共振,情感共鳴。教學《葡萄溝》一課,我先播放一段有著濃郁新疆風情的歌曲,然后深情地敘述:在金色的九月,我們踏上了開往葡萄溝的旅游客車。啊,一陣涼爽的秋風吹來,讓我們覺得心曠神怡;一陣動聽的新疆音樂響起,讓我們仿佛聞到了葡萄的芳香。然后,我拿起小喇叭,誦讀課文第一段。之后我說:"聽了介紹,你聽懂了什么?"學生們舉手發(fā)言。我說:"你們想去嗎?愿意做小導游來試一試嗎?"于是學生有滋有味、像小導游一樣朗讀課文第一段。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的體驗,而這種體驗在此時讓學生通過動情的朗讀,激情的背誦表現(xiàn)出來也就顯得韻味十足了,因為,當學生獨特體驗被充分尊重后,學生就會飽嘗個性思想被肯定的快樂,從而調(diào)動自主的意識,在多元化的解讀中張揚個性,完善人格。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探索寓意,須激活儲存的與課文相匹配的相似塊,引導學生憑借聯(lián)想、想象,將語言文字還原成語言形象,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去觸摸,去感受,從而變抽象的語言感知為具體的形象感受。如教學《灰雀》一課,我說:列寧愛鳥,孩子也愛鳥,但愛的方式卻不盡相同。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回來后,怎樣向伙伴們敘述自己在小男孩家的經(jīng)歷?此時,你們就是那只灰雀,說說你們的經(jīng)歷吧。于是,學生通過讀說,自己去發(fā)現(xiàn),體驗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通過合作中的感悟,在探索中學習,感悟作品深意,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愛"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意識。當然,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情形還有很多,我們教師在教學上應確立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將教學目的轉(zhuǎn)化為學生作為學習和發(fā)展主體的內(nèi)在需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感受和理解,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個性化行為。
總之,在小學閱讀語言的個性化,更新教育觀念,不斷的個性化閱讀,由學生學習氣氛,閱讀指向的方式,高度重視閱讀的效果,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習慣。教師應該能夠引導學生感受,思考閱讀的體驗。同時,教師有必要圍繞教育目標,重點關(guān)注教學重點和難點,包括教育過程的完整性和結(jié)構(gòu),使閱讀語言就有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