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城巖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地區(qū)伽師縣江巴孜鄉(xiāng)中學,新疆喀什 844300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的課程基本理念之一。名著閱讀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部編版語文教材對學生文學名著閱讀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倡導中學生多讀書、讀整本書是語文教學的發(fā)展方向,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必由之路,然而喀什地區(qū)農村中學因為國語教學起步較晚,語文教材使用年限較短,農村中學在推進整本書閱讀方面存在諸多困難,農村中學教師對部編版語文教材的名著導讀部分教學方面亟待提升。本文以伽師縣江巴孜鄉(xiāng)中學為例,旨在探討適合本地農村中學學情的名著閱讀教學的策略和路徑。
(1)缺乏規(guī)范系統(tǒng)的名著閱讀圖書資源。一方面農村中學生受家庭條件和購買圖書渠道的制約,家庭閱讀資源匱乏,全校1964 名維吾爾族中學生,生均家庭藏書不足0.5 本,且大多為維吾爾文書籍。另一方面學校館藏圖書受復本率限制,可供廣大師生借閱的文學名著類圖書嚴重不足,現(xiàn)有的名著類圖書版本及印刷質量、助讀系統(tǒng)參差不齊、內容單一,無法滿足名著閱讀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
(2)缺少濃厚的名著閱讀氛圍。根據調查顯示,全校語文教師各類圖書(教材、教參及試題除外)年均閱讀量不足三萬字,年均整本書閱讀冊數為0.8 本,雖然每學期學校相關科室都會組織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但是教師只是根據要求上交讀書心得,對于教師的真實有效閱讀缺乏過程性組織和管理。92%感覺教學任務繁重,沒有時間靜下心來進行閱讀。95%以上的學生只是通過影視資料了解名著,比如對《西游記》、《海底兩萬里》、《駱駝祥子》等名著的了解或來源于自己居家期間的影視劇欣賞,或來源于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教學資源播放的視頻。
(3)以講解分析“名著導讀”的內容代替整本書閱讀。85%以上的語文教師在進行名著導讀教學活動時,只是對語文課本上“名著導讀”的內容進行細致分析,沒有引導學生認真讀原著的意識。65%左右的教師為了趕進度對名著導讀的內容一帶而過,只是讓學生在書本上劃出重點部分,要求學生記住主要章節(jié)或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等。一名八年級語文教師在講解《傅雷家書》時,雖然課件上展示原著的節(jié)選章節(jié),但課堂上完全沒有引導學生去讀,只是詳細串講“名著導讀”第一部分內容,甚至連題目中的“選擇性閱讀”和第二部分“閱讀方法指導”也沒有提及。
(4)學生的自主閱讀還停留在漫無目的的狀態(tài)。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導和與本年級相適應的閱讀參考篇目,學生從學校圖書館借閱的書籍中,大多數為漫畫類、作文類。既沒有讀整本書的意識和習慣,也沒有對完整的整本書導讀和后續(xù)探究閱讀做整體規(guī)劃,更缺少教師對于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干預。
(5)師生對于名著閱讀普遍有“畏懼心理”?,F(xiàn)階段網絡信息發(fā)達,網絡資源豐富。讓師生開闊視野的同時也帶來碎片化閱讀、電子化淺閱讀的問題。因而面對篇幅較長、內容駁雜的“大部頭”的名著就產生畏難情緒,加上圖書館現(xiàn)存圖書中缺少符合實際情況的助讀系統(tǒng)而產生的閱讀障礙,造成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產生排斥,提不起興趣。
(1)以激發(fā)興趣為先導。溫儒敏先生說,要把培養(yǎng)讀書興趣作為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讀書興趣的培養(yǎng)比反復操練更高明、重要。本校國語教學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名著閱讀教學既要考慮學生的閱讀整體情況,又要遵從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所以,閱讀的興趣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教師在實地查閱圖書館現(xiàn)有名著閱讀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選取印刷精良、助讀系統(tǒng)完備、圖文并茂的書籍給學生提供參考,引導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章節(jié)深入閱讀。其次,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或其他碎片化時間對學生的閱讀情況及時詢問督促,主要以激勵贊賞、課前名著朗讀展示的方式及時作出評價,保證閱讀的有效性。最后,對于一些字詞認知水不達標的學生,可以先從拼音版、簡明版等版本入手閱讀,保證識字量和字詞理解水平有一定提升后再替換為原著,以免學生在閱讀原著過程中產生“厭讀”情緒。
(2)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教師要及時轉變語文教學固有觀念,樹立名著閱讀課程意識,扎扎實實將名著閱讀內容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情況及時跟蹤指導,及時解決學生在閱讀名著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要以部編版六冊初中語文教材中“名著導讀”為引導,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教材延伸到原著。教師應該根據每學期教材中的名著導讀,指導學生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或策略,或精讀、略讀,或選擇性閱讀,指導學生綜合運用圈點批注、賞析詞句、思維導圖等方法,或開展專題閱讀。
(3)以師生共同閱讀為重要手段。在名著整本書閱讀推進方面,教師不僅是引路人和組織者,更應該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所以師生共同閱讀就顯得尤為重要?!疤依畈谎裕伦猿甚琛?,要以榜樣的力量感召學生真正進入文本,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是搜集關于名著閱讀的考試題或者考點,采取急功近利的方式讓學生死記硬背,忽視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獨特的體驗與感悟。朱永新說“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閱讀,才能真正讓孩子喜歡,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教師可以在課下督促指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把名著中某一情節(jié)、人物、章節(jié)的感受與學生交流分享,聆聽學生的看法,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勁頭真正調動起來,實現(xiàn)心靈與心靈的平等對話。
(4)以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為立足點。為了保證名著整本書閱讀的順利開展,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建議設立班級圖書角。每學期開始由語文教師在圖書館內選擇教材上的名著,放置在教室內供學生閱讀,讀完后班級內交流??紤]到名著閱讀圖書資源有限,也可建議同年級每個班級輪流閱讀。每個班每周保證有一節(jié)閱讀課,課前三分鐘進行名著閱讀分享:名著中“我最喜愛的語句”朗讀、“我最喜歡的情節(jié)”簡述、名著思維導圖展示、名著閱讀手抄報評比交流、“你問我答”名著閱讀知識競賽。
(5)以充足有效的閱讀時間為保障。初中生課業(yè)負擔繁重,教師往往因為要完成教學任務而放棄名著閱讀教學與指導。在按計劃完成學期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安排閱讀時間,達到有效閱讀的目的是教師們普遍關注的話題。我們可以利用飯前飯后課間等零碎時間針對篇幅較短獨立成章的名著內容,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需求,規(guī)定室外活動時間和室內閱讀任務,以在教室的安靜閱讀代替室外超時活動。在寒暑假、周六周日等可支配時間較多的情況下,適當增加閱讀量,保證名著閱讀的連貫性和有效性。
(6)以影視資源、圖片音頻為重要依托。農村中學學生對名著的認知基本來源于影視資源,例如講到《西游記》時典型情節(jié)時,學生們能夠脫口而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精彩的影視情節(jié),而對于名著的閱讀則幾乎沒有。影視資源音視頻作為文學名著的重要載體之一,對推廣名著的大眾化、拉進學生與經典之間距離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這并不意味著就可以通過觀看由名著改編的視頻取代整本書閱讀。名著指導教學中,通過播放名著視頻、觀看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比較尋找影視、圖片與名著之間的關聯(lián)和差異,學生加深自身的審美體驗,也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7)語文教師要徹底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當前名著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推行的迫切性,及時轉變教學思路。調整因學生識字量不達標所造成的囿于課文字詞講解、內容分析的固化模式。將整本書閱讀作為提高農村少數民族中學生結合語境增加識字量(即隨文識字)的有效措施,作為本地中學生提高國語水平、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感的重要手段。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智力的發(fā)展不是靠補習功課,“不是沒完沒了的督促,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南疆喀什地區(qū)農村中學教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對于國語基礎薄弱的學生依然要靠整本書閱讀來提高識字量和靈活運用詞語的能力。
(8)及時將閱讀收獲轉化為寫作能力。閱讀是“學”的過程,而寫作則是“思”的過程,學與思二者不可偏廢其一。在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及時引導學生將閱讀收獲轉化為寫作能力,達到閱讀與寫作相互促進的效果??梢酝ㄟ^仿寫精彩片段、嘗試寫出對名著中某一人物的小傳、運用某一片段中的精彩詞語寫一段話等方式來實現(xiàn)。例如在閱讀《昆蟲記》時,可以要求學生在周末時間在自家庭院中或到田野去,觀察某一昆蟲的活動狀況進行仿寫。
總之,作為人類文化的優(yōu)秀代表和主要載體,名著類文學作品在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方面、發(fā)展學生感性思維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對于南疆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來說,整本書閱讀更需要大力推進,才能盡快改變國語基礎薄弱的現(xiàn)狀。語文教師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積極探索名著閱讀教學的新思路、新舉措,運用科學合理的閱讀策略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讓學生的人文情懷在閱讀中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