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 康 (江蘇灌云縣伊山中心小學)
立足小學數學教研實際,通過整合師資優(yōu)勢,打造教師研修共同體,提升一線教師教育教學專業(yè)素養(yǎng)。小學數學教育,對兒童的尊重、理解與善待是關鍵。秉持兒童數學教育價值觀,讓每個學生都能從數學教育中品嘗樂趣。現就教師研修共同體的組織、實施流程進行闡述。
研修共同體是對區(qū)域教師資源的有效整合,幫助更多教師提升專業(yè)技能、合作精神、學科品格。在教育實踐中上,要立足兒童數學教育價值觀,學會傾聽兒童的想法,了解和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以兒童為中心,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教師研修共同體,要明確團隊目標,做好科學規(guī)劃。第一,確立管理團隊,由學科專家、教研主任為組長,全面協(xié)同數學研修各項任務的具體落實。第二,確立研修團隊成員,由一線教師、學科教學骨干、教研員等負責具體課程的研修與實施、指導。第三,完善研修共同體制度,從數學學科教育素養(yǎng)上,依托研修制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展開。同時,圍繞研修目標,需要實現學科專家與一線教師之間的深入交流、合作,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研模式,服務一線教師教學,提升數學學科教育質量。在目標達成上,匯聚有潛力的中青年數學教師,借助于理論學習、公開課教學、聽課指導、課題研討、線上交流、線下觀摩議課等形式,促進一線教師快速提升,打造數學優(yōu)秀教師團隊。
教師研修共同體的組建,要從兩個方面來協(xié)同。第一,對研修主題的確定。研修共同體,要圍繞數學學科教學實際,提煉和確定研修主題。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課程知識整理與復習方法等。在研修主題方面,要強調教與學的對接,要立足課堂,優(yōu)化教學,針對問題,提出改進策略。如如何激活學生學習自主意識,如何推進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課堂翻轉,如何提升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如何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等。第二,對研修活動的科學組織與實施。圍繞研修主題,要整合師資教研優(yōu)勢,精準發(fā)力。結合不同教學課程,展開線上研修。對課程實施過程進行觀摩,提煉數學理論、方法和教學技能。如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如何設計數學微課,如何利用軟件將數學知識點進行課程整合。線下研修,結合研課磨課主題,對名師示范課、數學專家專題講座等進行研討,分析所運用的教育思想和策略,課程設計的教學依據,對比個人教學,反思教學困惑,查找不足,提出改進方向。通過教研反思,找準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方法,從哪些地方來改進教學模式。研修共同體由組長展開課堂研討活動,召集研修成員,對課程設計進行解讀與交流。
數學研修共同體的構建,要加強對研修成果的全面整理。一方面,梳理教師教研成果,對教學設計及教學方法進行反思,聽取專家的講座,整合名師、學員的教研文本及公開課,將之匯編成冊,供數學學科教師學習借鑒。另一方面,加強校本研修共同體成果的推廣。立足學科教學,對研修共同體各項教研成果進行推廣,并定期進行現場調研、指導,拓展研修共同體教學成果的全面實施。小學數學教師研修共同體,要做好團隊合作與分工。明確研修共同體的教研方向,集中大家的智慧,來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各成員要攜起手來,互相學習,深入交流與分享教學經驗。通過研修共同體,讓每個教師能夠從中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增強教師的職業(yè)認同、職業(yè)情懷。在研修共同體中,教師能夠對教學中遇到的難題進行研討,圍繞數學學習方法,從分析、比較、歸納、推演、概括、抽象中,提升教師的邏輯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學,要站在兒童立場和視角,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聚焦學生的需求,特別是關注兒童對數學的學習認知特點,學會構建數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做到學用結合。教師要善于學習、思考、研究教學中的問題,在研修共同體中,向其他教師學習,學會自我反思,提高數學教學能力。
總之,組建教師研修共同體,在教研中,要設法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對“每節(jié)課如何講、如何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如何促進學生數學認知、經驗、情感的統(tǒng)合”進行研討,分享經驗,真正促進數學教學,走向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