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江 (江蘇宿遷市馬陵中學)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從“為什么”“是什么”“怎么學”這三個角度來學習政治,就能夠讓學生學好政治知識。
作為公民,學生必須了解國家、政府的治理行為,然后起到幫助政府、監(jiān)督政治、優(yōu)化國家治理的作用。學生只有學會理解政治理論,了解如何貫徹政治理想,才能夠優(yōu)化自己的生活。
以引導學生學習“解決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一課為例:教師播放多媒體視頻,讓學生看到我國現(xiàn)在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在建設樓房,到處是塔吊林立,到處是貨輪密布。視頻中的畫面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如何理解以上現(xiàn)象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從課本的理論知識中了解,我國正在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如果學生要探討如何治理的問題,就要用政治概念來探討,探討“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與生活的關聯(lián),了解“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等。
教師要通過翔實的案例,讓學生看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政治事件。學生必須學好政治知識,幫助國家和政府做好治理工作,運用政治知識優(yōu)化自己的生活。
學生在學習政治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混淆政治概念的問題。如果學生不能準確理解政治概念,便不能明白自己正在探討什么問題。教師要在教學中使學生了解自己正在探討的問題所對應的政治概念。
如課本上強調“我們的文化自信,來自……表現(xiàn)為對中華文化發(fā)展前途充滿自信……”什么是文化自信?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個概念。教師的引導是為了讓學生意識到,只有了解了這個政治概念,才能夠去探討與其有關的問題。為了讓學生理解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越之處,比如我國的中醫(yī)文化等;中國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比如我國當前的橋梁修建技術為世界頂尖水平。教師讓學生看到我國的文化橫向發(fā)展與縱向發(fā)展的水平。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推理、類比、演繹等方法來理解概念的形成,在遇到與概念有關的問題時,能夠辨析概念。學生意識到“文化自信”是對文化的道路、理論、制度都感到自信。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具象的案例中,抽取出案例的本質,分析這些案例中包含的概念。
概念教學是政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通過科學分析,認真辨析,充分理解政治概念。
當學生了解了必須要學好政治理論知識,否則就難以應用知識來解決身邊的問題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點來學習政治知識。
以學習“為什么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一課為例。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特點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學生可以通過微課、政治課本或其他方法完成理論學習。其次,組織活動,在完成項目活動中深入理解知識,比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情境表演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生A扮演一位“人大代表”,他要宣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這一政治路線,通過說明理論來宣傳自己的觀點。生B 扮演一位“政協(xié)委員”,他要深入淺出地應用生活實例來說明生A 的理論,使人們理解贊同這套理論。生C 扮演正在接受宣傳的人民群眾,他要向生A 和生B 分別提問,舉出各種實例分別引導生A 和生B 完善自己的理論,并且適時給出反駁意見或意見總結。學生為了在活動中完成項目任務,需要深入地學習理論知識。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全面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自評與互評,學生能夠了解和其他的學習小組相比,自己學習小組呈現(xiàn)的成果優(yōu)勢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學生需要找到完善學習的方向。
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如何學習政治,才能夠高效地學習,才能夠在學習時樂在其中,得到啟示。
政治學習三部曲,實際上就是要通過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水平、幫助學生掌握政治學習的方法,只有教師把握住這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才能幫助學生學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