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麗娜 灤平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農藥殘留超標,將會影響食品市場,民眾購買、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會出現(xiàn)食物中毒情況,不利于個人健康發(fā)展。因此需要對食品進行檢測,通過高新技術來探究農藥殘留值,確保流入市場的食品的絕對安全,保障國人健康。
我國農業(yè)產量已達到較高水準,但在此過程中,農藥使用量也有所增加,為我國食品安全帶來了較大隱患。被農藥污染后的食品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因此在食品安全生產、銷售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各方因素對其質量的影響。我國現(xiàn)行食品檢測中,檢測的具體執(zhí)行受到阻礙,并未對食品檢測結果進行高效應用。據(jù)了解,我國部分農作物的農藥殘留指數(shù)嚴重超標,最高可達50%以上,因此開展有序的食品檢測路徑,對提高食品質量工作,有較大現(xiàn)實意義。目前所使用到的快速檢測技術,相比于傳統(tǒng)農藥檢測技術,能節(jié)約近2/3 的時間,多數(shù)食品檢出在2 小時內完成,極大效率提升食品的市場安全。
該種農藥檢測技術需要使用新型儀器,其特點是檢測效率高且較為靈敏,而且操作方法相對便捷,能應用在多類檢測項目中,現(xiàn)在色譜檢測技術中屬于較成熟的技術方法。農藥殘留檢測效率越高,便對國民健康有越高的保障,因此為提高檢測效率,可使用擁有較好應用前景的氣相色譜方式,該方式能將農藥和它的降解、代謝產物及時檢出,有效提升檢測效率。氣相色譜成本低廉,能快速分析出農藥殘留值,加快食品篩選效率,另外還能對鹵化物、防腐劑等物質進行高效檢測,有較高的應用價值[1]。
使用免疫分析方法對食品進行農藥殘留檢測,其操作過程非常簡單,并且不需用到價值高昂的儀器,實地便可測量,但其缺點是檢測過程花費的時間較長,由此增加了時間成本,但該法有較大改進空間,潛力巨大。免疫分析使用抗體作為檢測材料,將食品中的有機物進行檢測,并做出定量分析,該檢出過程可靠,為食品農藥殘留檢測提供精準數(shù)據(jù),可運用在多種農藥的檢測中,極大地提升檢測效能。因免疫分析方式具備較高的靈敏性,在食品農藥殘留檢測中能得出較為精準的檢測結果,可改變傳統(tǒng)檢測中的單一農藥檢測弊端,進行多種農藥的共同檢測,極大提升檢測性能。
在食品檢測中應用電化學分析方式,能夠簡便快速地檢測出食品當中存在的問題。電化學原理是采用電位分析法,通過測量電極電位來分析溶液中物質的濃度,從而得出物質含量。電化學傳感器能夠精準監(jiān)測食品成分,具備很高的靈感性、穩(wěn)定性和抗感染能力,這些優(yōu)勢讓它在食品安全檢測當中得到了廣泛運用。電化學分析方式具有較高的檢測效率,可快速分析出食品中有無農藥殘留,有助于避免農藥污染食品流入市場[2]。其中,使用單掃描極普方式,能精準化檢出肉、食鹽等食品中的鉛含量,避免食品含鉛過多,影響人體健康。
酶抑制方法主要對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等進行檢測。現(xiàn)階段多將酶抑制檢測方式與分光光度計融合使用,通過顏色深淺判斷并計算抑制程度,從而得出農藥殘留量,通常該法對農藥的檢出限在0.3 ~3.5 mg/kg內。酶抑制方式不會因為食品本身物質而影響農藥殘留檢測精度,另外酶抑制法檢出限遠高于市面上常見的農藥最大殘留量,所以酶抑制法不能用于精準的定量檢測,但可用于定性篩選。
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方式具備使用上的通用性,以農藥檢測為例,農藥作為一類有機化合物,其主要特點是分子量大、高溫下易分解等,高效液相色譜能利用其作用原理,將農藥中受熱易分解的物質高效檢出。而氣相色譜法則在檢測該類缺乏活性、加熱易分解等物質時,并不能達到較高檢測性能,高效液相色譜方式能有效補充農藥殘留檢測的空白。借助待測物在流動相以及固定相之間分配系數(shù)有一定差異的原理,對各類檢出物質進行分離,由此完成高效檢測。但該法靈敏度相對較低,且檢測農藥的種類相對局限,可在日后發(fā)展中做以改進。
綜上,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國家的穩(wěn)定發(fā)展,因此對食品進行檢測非常必要,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應用探究也刻不容緩。充分使用氣相色譜法、免疫分析法、電化學分析、酶抑制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譜等檢測方式,全方位展示農藥殘留情況,促進社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