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嬴金鵬 連云港市贛榆區(qū)綜合檢驗檢測中心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各種食品安全事件也頻頻發(fā)生,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受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較大影響的食品安全事件似乎有下降的趨勢,這得益于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焖贆z測技術日益趨向于高技術化、系列化、速測化和便攜化,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我國食品檢驗中??焖贆z測技術迅速普及,快速檢測的相關產業(yè)蓬勃發(fā)展,使得快速檢測試劑盒、快速檢測儀器的價格也大幅度下降,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政策,鼓勵有條件的農貿市場自行建立食品快速檢測站,在資金和政策方面予以支持。自2016年3 月1 日起施行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jiān)督管理辦法》中規(guī)定了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的義務“銷售者無法提供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的,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進行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合格的,方可進入市場銷售”。食品快速檢測站成為農貿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農貿市場食品快速檢測站運行評價體系也成為食品安全城市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1]。
農貿市場食品快速檢測站紛紛建立,日常檢測工作逐步開展,但在日常運行中卻存在諸多問題。筆者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對其進行了歸納總結。
有些市場無專業(yè)快速檢測人員或者快速檢測人員專業(yè)素質偏低,檢測業(yè)務操作不熟練,不能規(guī)范操作,得到的結果也不完全準確。部分檢測試劑存儲不當、儀器日常維護不到位,也難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度。
筆者在農貿市場出口采訪了部分購物市民,絕大多數(shù)表示不會去做食品快速檢測,主要有以下原因:不確定食品安全檢測是否會收費,因此不愿意檢測;生活節(jié)奏太快,下班后買菜回家做飯,沒有多余時間的去做檢測;對檢測結果不信任,認為快速檢測沒有必要。
部分農貿市場所設立的快速檢測站沒有對檢測結果進行合理運用,沒有對檢測結果進行收集、歸納、分析和總結。缺乏對檢測結果陽性的處理及處置措施。
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在食品快速檢測制度、技術、資金等多個層面下功夫。
國家應盡快出臺農貿市場快速檢測站的建設運行標準,確定主管部門,并將其納入日常監(jiān)管范圍,完善快速檢測站的日常監(jiān)管方案,建立健全食品快速檢測工作規(guī)范制度。針對農貿市場的快速檢測站,制定快速檢測工作流程、考核標準,獎懲措施,調動經營主體和監(jiān)管部門的工作熱情積極性。
食品快速檢測有其專業(yè)性,需要理論知識支撐,普通人很難熟練上手。要確保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就要加強人才培養(yǎng),農貿市場快速檢測站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yè)技能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結合監(jiān)管實際,以多樣化的培訓方式提高檢測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操能力,拓寬交流平臺,檢測人員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線上交流。政府也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購買專業(yè)的食品快速檢測服務,從而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善于運用食品快速檢測結果,聚焦國抽、省抽、市抽中的問題頻發(fā)種類,以濫用添加劑、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為導向,統(tǒng)籌制定年度食品快速檢測工作計劃,提高快速檢測效率。遇到快速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樣品,快速檢測站應做好復測和記錄,且在第一時間匯報給監(jiān)管部門并采取后續(xù)處置措施,通過信息發(fā)布平臺及時發(fā)布快速檢測結果,充分發(fā)揮快速檢測的預警作用,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農貿市場食品快速檢測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取決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水平,農貿市場食品快速檢測技術的普及也離不開政府相關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在強化農貿市場主辦方主體責任的同時,循序漸進地規(guī)范和引導農貿市場快速檢測站的發(fā)展。市場主辦方也要加強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借助農貿市場快速檢測技術,降低食品安全風險,真正守護好老百姓的“菜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