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qū)芙蓉小學 蘇 薇
增強班級凝聚力。我班上過一節(jié)以信息化教學愛國為主題的班會課,傳統(tǒng)的班會課就是教師為主體,整節(jié)課都是老師講學生聽,這樣學生的參與度很低,他們也會覺得這種班會課索然無味。這次我一改往常班會課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搜尋愛國影片、圖片、文章,讓學生爭當小老師,上臺講講他們對愛國的理解以及如何做一名愛國的少先隊員,這樣讓學生有了主人翁意識,當學生上臺圖文并茂地講解時,課堂氣氛被調動了起來,整節(jié)課也顯得生動活潑了許多,尤其當學生在自主搜索的過程中,能被這種愛國情緒所感染,這樣這節(jié)班會課才真正達到了目的。正是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普及應用,使得學生能夠自主搜集整理相關資料,讓教師“退下”了講臺,學生登上了講臺,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有家長的影子,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在他眼里孩子哪都好。因為他看到的只是他家這一個孩子,而作為教師的我,每天面對的是幾十個孩子,孩子身上的問題,老師一目了然,我始終認為小毛病一定要扼殺在搖籃中。所以當我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一些問題時,我就需要及時地跟家長溝通,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現(xiàn)代信息技術,我與家長的溝通方式只能是把他叫到學校來當面聊,可是現(xiàn)在的家長工作都很繁忙,隨時來學校不現(xiàn)實,這樣就沒法溝通孩子的問題了。這時候微信這種信息技術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就顯得尤為重要,現(xiàn)在我可以隨時給家長發(fā)信息,介紹孩子的在校情況,我們可以文字交流,也可以語音電話,這種交流方式對我們來說都很便捷。在我們的溝通中,我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成長背景,這會讓我對學生多了一份理解和寬容;另一方面,我也能如實地跟家長描述孩子的在校情況,往往這些情況是孩子在家里不會表現(xiàn)出來的,這樣也使得家長對自己的寶貝子女有更全面的了解。尤其在交流學習成績的時候,避免了學生欺瞞家長的情況,我與家長直接微信溝通,能讓家長客觀真實準確地了解孩子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
微信里的小視頻也在工作中幫了我大忙。每逢學校舉行運動會,社會實踐活動時,我會捕捉一些孩子們的精彩瞬間發(fā)到群里,這樣能讓家長及時地看見自家寶貝的真實情況,他們就會很放心,這種小視頻的方式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還有微信朋友圈功能,能讓家長看到我除了教師身份之外的自己,能讓他們更多角度了解我,這樣無形中能消除很多誤會。
我的微信群不僅有家長群還有一個學生群。因為現(xiàn)在我班是六年級的學生,學生都有自己的微信了,于是我建立了一個班級學生群,這樣很多時候,班級發(fā)生的事,他們不敢當面告訴我,都會通過微信跟我說,甚至我有要通知的事情,也會直發(fā)信息給學生。這樣既能減輕家長的負擔,又能拉近我們師生的距離。在學校里,我是老師,他們是學生,而在微信里,我們是朋友,孩子們經(jīng)常跟我分享一些他們的小秘密,我能感到有了微信的聯(lián)系,我們之間的關系更融洽了,甚至能幫我解決一些事情。
記得有一次我班一個女生放學后臨時參加了一個田徑社團,但她沒有及時告訴家長也沒告訴我,導致家長在學校門口等了她一個小時也沒接到她,焦急地給我打電話問情況,孩子奶奶一度情緒失控,擔心孩子出了什么事情。而我在樓道里找了好幾圈都沒找到孩子,后來我通過微信給學生群發(fā)信息詢問她的情況,同學告訴我她是臨時參加了一個田徑社團,后來我去操場一下子就找到她了,于是趕緊跟家長聯(lián)系,這樣才解決了這個緊急事項。這次事情多虧了我有學生的微信,才及時安撫了家長的情緒,這也正是信息化給家校合作帶來的便利。
馬卡連柯說:“誰在教育孩子?是家庭?還是學校?既是家庭,也是學校?!弊屛覀儙е恢碌男拍?,利用好便捷的信息技術,共同為孩子更美好的明天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