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崔家崖第二小學 王曉玲
如果要想使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得到構建,就要使小學語文教師主要參與者以及引導者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小學語文教師要使自身的文化素質得到充分的提高,并且要在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讀寫結合的教學習慣,通過閱讀與寫作相互促進的形式,改變小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固有認識,充分激發(fā)小學生在語文閱讀與寫作方面的動力。就目前而言,小學語文讀寫結合這一教學理念在深度方面還有待拓展,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對教學理念、教學的方法進行轉變以及創(chuàng)新。與此同時,還要樹立正確的教學態(tài)度,只有這樣才能使讀寫結合的教學意義以及價值得到充分發(fā)揮。
讀寫結合這一教學理念,能夠把閱讀以及寫作的價值和意義實現真正的統(tǒng)一。在這一教學理念之下,學生可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積累寫作素材,使自己的寫作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而寫作與閱讀能力的提升有直接性的連接,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對一些詞語以及修辭手法的運用,能夠使自身的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充分體會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用心。閱讀教學主要是對一些詞語的意思進行解釋,對一些修辭手法的使用進行認知,對作者的主旨思想進行體會,對作者刻畫人物時的描寫方式進行體會等。學生通過閱讀教學可以獲得更多的寫作技巧,教師在對他們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把從閱讀教學中得到的寫作技巧以及一系列情感表達的感悟運用到寫作當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提升寫作能力的同時,對閱讀所發(fā)揮的作用得到更為深刻的體驗,從而使閱讀教學的意義得到真正的實現。寫作教學主要是對一些詞語的使用能力進行練習,對學生的構思能力進行鍛煉,對學生的描寫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進行塑造。學生的詞語使用能力、構思能力、描寫能力并不是憑空擁有的,主要是依托閱讀教學所得到的,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章作者的構思、詞語的使用等方面的經驗進行充分的吸收。學生的閱讀量以及鑒賞文章的水平得到提升,可以為學生寫作素質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學生可以在寫作的過程中充分體會閱讀的重要性,使寫作教學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閱讀能力非常突出的人才能夠擁有較高的寫作能力,而寫作能力比較突出的人,無論是在閱讀的數量、閱讀的深度以及閱讀的范圍都比別人更優(yōu)秀。所以,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把讀寫結合這一教學理念貫穿始終,這是語文教學發(fā)展的現實需要,并且這也遵循了客觀規(guī)律的發(fā)展。
就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來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會把閱讀與寫作進行分離。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深深根植在一些小學教師的思想當中,他們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對寫作教學以及閱讀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在為學生布置作業(yè)時,他們只會把閱讀和寫作分離開,只布置閱讀作業(yè),或者只布置寫作作業(yè),讓學生自行完成。這樣的方法并不能夠使小學生閱讀與寫作方面的自覺性得到鍛煉,這樣獨立的作業(yè)形式也并不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即使有一些教師對讀寫結合這一教學理念的必要性有較為充分的認識,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他們只是對形式進行強調,比如讓學生仿照課文對寫景的記敘文進行寫作,如果學生對人物的記敘文進行寫作,就要求學生對課文中描寫人物的段落進行仿寫,而這樣的方式會使學生的寫作失去靈魂,變得較為呆板無趣,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鍛煉。
用閱讀促進寫作讀寫結合的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這一手段對教師在教學理念方面的要求比較高,與此同時,還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自覺性。一些小學教師沒有較高的自覺性,他們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那便是如果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寫作教學會浪費課堂教學的時間,并且還會對課堂教學的進度以及質量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長此以往造成的最終結果便是教師閱讀以及寫作都教不好。如果閱讀以及寫作之間的關系被割裂,那么以閱讀促進寫作這種教學方式便不能夠得到推進。
在讀寫結合的教學理念之下,教師需要對每篇課文的語言以及思想表達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使讀寫結合的教學價值得到充分的挖掘。但是就現狀而言,一些小學教師并不能夠對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選擇,并不能夠對閱讀以及寫作教學相關聯(lián)的點進行充分的挖掘,這就造成了許多內容明明可以用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方式進行,但由于老師的個人問題會錯過這些點,他們往往會把一些小學生能力范圍不能夠認知或者是小學生缺乏興趣的內容當作讀寫結合教學的重點。
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了興趣,才能夠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使學習效率得到提升。小學階段學生的文化基礎是比較薄弱的,他們認識漢字的范圍還較為狹小,并且他們沒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因此,他們在感情體悟方面的能力還有所不足,這種種原因造成了他們在接收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時出現了許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會對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許多小學生一談到寫作就會非常的忌憚,這是現階段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要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那么,教師講得再好也不能夠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由于這些原因,教師在進行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要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予以高度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閱讀以及寫作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提高。比如教師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時,可以使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這樣可以使學生更為形象地對大自然中的聲音進行認知,使課堂的氣氛變得活躍,從而讓學生對閱讀以及寫作產生興趣。
讀寫結合教學只是一種手段,而這一手段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便是使學生在閱讀中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在寫作中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由于這個原因,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以習慣養(yǎng)成作為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教師要在培養(yǎng)學生讀寫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比如教師在教學《小馬過河》這篇課文時,要讓學生把閱讀與生活進行聯(lián)系,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自己面對一條不知深度的河流時,應該怎樣渡過。在想象之后,讓學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寫下來,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更加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養(yǎng)成閱讀與寫作同時進行的習慣,還可以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讀寫結合這一教學理念進行應用既符合小學語文發(fā)展的現實需要,也符合時代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方式,對學生以及教師的成長都有著積極作用,可以使教師的責任感以及使命感得到增強,還可以使學生的語文素質得到充分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