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錢珂
個性化教學是指針對學生不同的寫作特點進行個性化指導,達成教學目標。個性化教學能調(diào)動學生寫作積極性,全面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以學生為主體是個性化教學的根本,教師要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一、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
1.個性化培養(yǎng)意識不強
在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意識差,一部分教師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寫作的意識,自身也缺少個性化教學的理念,指導學生寫作時,不能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而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致使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強,作文內(nèi)容千篇一律。
2.作文命題缺少個性化
個性化的命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但目前許多文題沒有個性,流于庸俗,長期寫這種文題,會影響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此外,學生的寫作已經(jīng)被傳統(tǒng)框架束縛,沒有多樣性的寫作思路,寫出的作文沒有個性,缺少新意。
3.評價體系不完善
個性化理念下的寫作教學需要教師做到個性化評價。在當前的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方式太過單一,許多教師在評價作文時只簡單給個分數(shù),對存在的問題沒有明確的指導,因此學生不能及時改正錯誤之處,也看不清今后寫作的方向,長此以往,會使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降低。
二、個性化理念下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
1.轉(zhuǎn)變教育理念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因此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在個性化理念指導下的小學作文教學,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改變落后的沒有成效的教學方法,秉承新的個性化的作文教學理念,要以學生為核心,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相應的寫作教學方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舉例來說,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跳出傳統(tǒng)的描寫人物特點的寫作框框,打破思維定勢,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描寫不同的人物,例如醫(yī)生、人民警察、清潔工等,在寫作過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寫出富有個性的作文。
2.訓練學生個性化的寫作方式
在個性化理念指導下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個性化寫作方式的訓練。教材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工具之一,但單純依靠課本是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的。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喜好,拓展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的見聞趣事,如家庭里、社會上發(fā)生的事等,鼓勵學生發(fā)表見解。教師要引導學生關(guān)注身邊的聲音,感受生活細節(jié),利用生活中發(fā)生的事豐富自己的寫作內(nèi)容。如,針對目前倡導的垃圾分類,可讓學生圍繞保護環(huán)境寫作,討論垃圾分類的好處,使學生受到個性化寫作方式的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3.增強個性化寫作指導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個性化寫作指導可以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與視野,使學生在寫作時融入自己的情感,寫出有個性的作文。寫敘事性文章時,平鋪直敘太過死板,沒有新意,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插敘、倒敘的寫作手法。同時,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作文命題,例如教學課文《丁香結(jié)》與《草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喜愛的花、風景等寫作,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激發(fā)其寫作興趣。
4.與學生合作完善評價體系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教師如果提過分的要求,可能會適得其反。但一人智短,眾人智長,因此,教師可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互相交流和學習,學生可以在小組交流中找到寫作思路。教師也可以布置幾個有爭議性的話題,讓學生辯論,加深他們對寫作話題的理解程度,拓展他們的寫作思路。同時,教師可以選一些優(yōu)秀作文閱讀并解析,讓學生點評、欣賞。
教師要構(gòu)建一個多樣化的評價體系。評價學生作文時,要簡單明了地指出問題,并幫助學生分析、改正。同時,還要注意在評價時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用不同的語言進行指導,提高學生面對問題時的心理承受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作文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個性化的作文教學是今后的教學趨勢,教師要轉(zhuǎn)變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對當前學生作文缺少創(chuàng)新的問題具體分析,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鼓勵學生發(fā)散性思考,將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一定的寫作手法融入到作文中,在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作文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