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鵬程 (江西省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在早期,因為樂器在機構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又一些單簧管的鍵比較少,單簧管的音樂跨度因此受到了限制。隨著演奏樂曲的不斷發(fā)展,單簧管的總數(shù)不斷增多,可是仍然有一些作曲家和演奏者感到不滿意,還無法達到他們的需求。在單簧管制作業(yè)不斷活躍的過程當中,其演奏中的顫音、發(fā)音以及音色的問題逐漸得到改善,降B 與A 調單簧管被更多的作曲家和演奏者熟知,并取得了良好的發(fā)展。在音樂當中,單簧管使用十分普遍,并且成為了獨奏、室內樂以及交響樂當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具有特別高的融合度和四個八度以上的音域,而且具有特別的歌唱性。單簧管是一個擁有很龐大家族的樂器,不同的樂器大概有二十五種之多,其中,降B 調與A 調對演奏來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對降B 與A 調單簧管進行演奏的時候,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兩者之間存在的不同特點。相對于A 調單簧管而言,降B 調的單簧管構造較短,發(fā)音的時候比較容易,振動的頻率比較快,而且聲音更加明亮一些,降B 調單簧管的高強度振動對于具有絢麗色彩的樂曲來說更適合由其演奏。A 調單簧管相對來說會給人一種更加溫和的感覺,音色比較圓潤,會讓抒情類的樂句更加具有歌唱性。
降B 與A 調單簧管在演湊時候的技巧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可是經過細細品味可以從中感受到一些技巧方面的差別所在。降B 調單簧管在發(fā)音的時候相對比較直接,進行演奏的時候口腔主要是靠小舌部位,在此過程中比較注重放松打開,進行吐音演奏的時候主要是依靠橫膈膜和腹部的力量作為支撐,從而進行高能量的氣壓演奏。與之相反的是在泛音部分,要求有比較柔和的氣息,高壓氣也需要適當?shù)臏p少,在口腔發(fā)音方面需要和歌唱假聲時候的部位更為接近。和降B 調單簧管相比,A 調單簧管的振動會更加緩和一些,在對哨片進行選擇的時候可以選一些相對比較薄,而且發(fā)音更加容易的哨片,自進行大線條樂句演奏的時候,要刻意的將聲音吹的更遠一些,還是以橫膈膜和腹部之間的力量作為支撐,吹奏到泛音部分的時候需要把氣息調節(jié)的更加直接。
降B 與A 調單簧管的特點主要是為了在演奏的時候,使得不同曲目在使用不同調性的樂器時有更加簡單的技巧。但是對于降B 與A 調的應用和特點,不同的音樂演奏家具有不同的看法,英國著名的一位單簧管演奏家認為制造出來A 調單簧管或者降B 調單簧管只是為了讓當前進行寫作的音樂在調性上不只是使用指法比較困難的同一件樂器,但是法國某著名單簧管演奏家卻認為降B 調和A 調單簧管具有不同的特點,所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也不相同。
從實際演奏的情況以及大量的作品當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作曲家通過分別使用降B 調和A 調單簧管來對其兩者存在以及特點進行證實。有一些曲目當中作曲家會將降B 調和A 調進行靈活的使用,通過在同一首而不同章節(jié)的曲目中充分的展現(xiàn)出兩種單簧管所演奏出來的不同意境,同時也就充分的體現(xiàn)除了二者的不同色彩。比如作曲家Igor.Stravinsky 在創(chuàng)作《Three Pieces for Clarinet》的時候,會在使用A 調單簧管演奏和降B 調單簧管演奏部分進行分別的注釋,在使用A 調單簧管的樂章中采用其中低音域,使得該部分整體比較平靜,在使用降B 調單簧管的樂章中,采用其中高音域一直保持著強奏。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降B 調和A 調的不同色彩特性將柔和、暗淡的部分和明亮、節(jié)奏鮮明的部分進行區(qū)分和融合。在日常使用單簧管對該曲目進行教學或者演奏的時候可以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演奏者僅使用降B 調對整首曲子進行演奏,來避免產生更換樂器的煩惱,這樣就不能凸顯出作曲家創(chuàng)作該曲目的真正意圖。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曲目的時候同時使用了降B 調和A 調單簧管。比如Francis Poulenc 創(chuàng)作的《Sonata for Two Clarinet》,這是一首單簧管二重奏,在使用降B 調和A 調單簧管之后呈現(xiàn)出了不同的音樂色彩;Hector.Berlioz 在他的創(chuàng)作曲目《Synphonie Fantastique》當中,將A 調單簧管應用在了主題部分,將降B 調單簧管應用在了節(jié)奏比較強、速度較快的部分,并且在一些相對比較輕快的部分應用了C 調高音單簧管;。對于不同的作曲家對降B 調和A 調單簧管的特點和應用有不同的認識,所以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的方法。
隨著各種樂器的不斷發(fā)展,單簧管也在不斷的完善,降B 調和A 調單簧管在獨奏、室內樂以及管弦樂隊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通過對降B 調和A 調單簧管的應用和特點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兩者在演奏當中具有不同的特點,給曲目的演奏增添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