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玲
新疆工程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著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深入學習和研究習近平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講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在新時代,通過何種途徑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為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要整體推進高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等隊伍建設”、“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要加快構(gòu)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①這些講話為高校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切實有效的途徑,同時也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研究。對于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途徑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目前,學界大多數(shù)學者都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展開了科學研究,并取得了豐碩成果。主要分為以下幾類:1.有些學者認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力量有兩支隊伍,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二是輔導員,兩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兩者協(xié)同合作、共同發(fā)展能夠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目標的實現(xiàn)。②2.有些學者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新時代有了新的角色定位,思政理論課教師不僅是先進科學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同時也是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還是黨執(zhí)政強有力的支持者。加強建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具有重大意義。要從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創(chuàng)新型教師隊伍、打造“四有”好老師等方面下功夫,打造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隊伍。③
課堂是教學的場所,針對于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的觀點主要有:1.有的學者認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把課堂教學作為育人的主渠道,但是不代表高校只能通過課堂教學這一渠道才能開展思政工作,還有很多其它渠道和途徑可以開展思政工作,開展工作時不僅要發(fā)揮主渠道的作用,還要發(fā)揮其他渠道的作用。而之所以能夠把課堂教學作為育人主渠道是由教學的性質(zhì)和教師教書育人的規(guī)律所決定的。④2.有的學者認為,雖然有效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多種渠道,但是課堂教學是主要渠道,這一主要渠道由思想政治理論課、公共課、專業(yè)課、社會實踐課等幾段渠共同構(gòu)成。而想要發(fā)揮好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必須明確這幾段渠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⑤3.有的學者認為,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關乎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大局,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角度出發(fā),必須解決好教什么、如何教、誰來教的問題。把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性質(zhì)是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的前提條件,圍繞學生推進教學改革是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的重要手段,提升教師教學魅力是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的有效舉措。⑥
對于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開展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的相關研究,學術界主要從以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視角以及從學生成長成才為視角進行相關研究。1.有的學者認為,高校以文化人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關乎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建設和發(fā)展。而加強高校以文化人工作,學者指出必須要解決好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破解化成什么樣的人的問題;二是破解在什么樣的歷史境遇下化人的問題;三是破解由什么樣的人來化人的問題;四是破解用什么樣的“文”來化人的問題;五是破解怎么“化”人的問題。同時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出了切實有效的舉措來解決這五個方面的問題。⑦2.有的學者認為,高校校園文化體現(xiàn)了個人、高校、社會對高校價值功能的追求。社會發(fā)展在給高校建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挑戰(zhàn),所以要解決好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和著力點。高校要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建設個性突出、特色鮮明的高等學校為發(fā)展方向、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價值目標三個方面把握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⑧3.有的學者認為,校園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育人環(huán)境,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導航與建設方向。想要建設校園文化,必須要充分了解校園文化建設要素,它包括辦學理念、學校領導和管理者的眼界和教學管理水平、教師素質(zhì)和校風四個要素。⑨
應時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打造網(wǎng)絡思想政治工作網(wǎng)絡陣地。針對于新媒體新技術學術界的主要觀點有:1.有的學者認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發(fā)展的一個方向就是推進新媒體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融入新媒體環(huán)境,必須加強群體教育,提升媒介素養(yǎng);強化主導思維,拓展教育功能;加強媒體監(jiān)管,控制輿論導向;利用碎片時間,加強權威引導四個方面占領輿論引導制高點。⑩2.有的學者認為,新媒體在一定程度上給高校思政工作帶來了沖擊與挑戰(zhàn),但是同時它也拓寬了高校思政工作的途徑、空間和平臺。在新媒體時代,高校開展思政工作,一要筑牢主陣地,建立自身的新媒體平臺;二要打好主動仗,完善高校新媒體工作機制;三要唱響主旋律,加強高校新媒體陣地的管理工作。?3.有的學者認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不用新媒體新技術首先是觀念問題態(tài)度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手段問題。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網(wǎng)絡技術和手段的融合,能夠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感染力和吸引力。使用新媒體新技術要克服“新媒體萬能論”以及“新媒體恐懼論”。高校在推進思政課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的過程中,要嚴格把握三個切入點,繼承和把握傳統(tǒng)優(yōu)勢、明確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是不能改變的、用好課堂教學,不能離開教師主體的作用。?
在梳理和總結(jié)學界對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途徑相關研究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目前學界研究成果頗為豐碩,各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其展開詳盡探索與研究,為高校發(fā)展以及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jù),但是總體上仍然存在幾點不足。第一,研究缺乏全面、深入和系統(tǒng)性的探究,研究相對比較零星和非系統(tǒng)化,且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夠。第二,缺乏實證性研究。高校以習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講話為指導開展思政工作已有三年實踐時間,但是目前學界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開展、主要途徑的實效性等相關研究涉及較少。今后學者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重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第一,對目前高校實際開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展開深入、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途徑和方式方法上;第二,對于結(jié)合各地實際、開展具有地方特色,且切實有效的途徑展開研究。尤其是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展開探索與研究;第三,對目前高校所采用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途徑展開實效性研究,重點可研究思政工作主要途徑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等,并提出建設性意見。
注釋:
①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②佘雙好.關于整體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隊伍發(fā)展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2).
③王易,岳鳳蘭.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學科與課程建設),2018(5).
④劉在洲.課堂教學:育人的主渠道[J].湖北社會科學,2017(10).
⑤朱玉超.守好一段渠 種好責任田——發(fā)揮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7(5).
⑥熊曉琳,任瑞姣.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學科與課程建設),2018(6).
⑦金德楠.論我國高校以文化人工作的五個基本問題[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11).
⑧侯典舉,陳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與著力點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9).
⑨何春濤,李景春.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領校園文化建設[J].教學與管理,2018(11).
⑩趙逸妍.新媒體令高校思政活起來[J].人民論壇,2018(8).
?苗青.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J].青年記者,2017(2).
?顧鈺民.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