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厲行國歷”:南京國民政府的歷書印制發(fā)行

        2020-12-01 21:27:36
        安徽史學 2020年5期
        關鍵詞:歷書國民政府

        (南方醫(yī)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廣州 510515)

        1928年,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陳展云,在談及南京國民政府的改歷運動時就指出:“改歷運動,在歐美倡議甚早,在吾國著文介紹者亦早有人。普行國歷運動,十余年來,大聲疾呼者亦甚多。惟此兩種運動至去年——民國十七年——則形勢激進,突呈澎湃之勢?!?1)陳展云:《最近一年中國內(nèi)之改歷運動及普行國歷運動》,中國天文學會編:《中國天文學會會報·歷法???,中國天文學會發(fā)行1928年版,第1頁。這一概括反映了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之后推行新歷法的基本狀況。值得注意的是,官定歷書印行制度的構建與運行,也構成了國歷運動的重要方面,并成為南京國民政府全面強化自身政治權威的重要手段。以往研究成果對南京國民政府廢除舊歷狀況已有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2)相關研究可參見左玉河:《論南京政府的廢除舊歷運動》,《中華民國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下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7—1219頁;湛曉白:《科學史和文化史雙重檢視下的民國改歷思潮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2013年第4期;許冠亭:《上海市商會與南京國民政府推行國歷運動》,《史學月刊》2010年第7期;朱文哲:《科學與“黨義”:國民歷編訂的爭論及其意蘊》,《人文雜志》2018年第7期,等。,本文則側重于討論南京國民政府如何構建新的歷書印行制度和發(fā)行網(wǎng)絡,以及相關部門與地方政府推廣新歷書的措施與成效。

        一、國民歷仿印與發(fā)行辦法

        中華民國成立之后,新歷書的推廣關系到新歷書的改革成效,但行銷不暢始終困擾著行政當局。盡管1913年袁世凱政府就制定了歷書翻印條例,但因各種因素的制約,并未取得較好的實效。1924年,北京政府為配合歷書改制,又對《翻印歷書條例》進行了修訂,試圖擴展新歷書的影響,效果亦不明顯。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之后,試圖從根本上改變此種現(xiàn)狀,將新歷書的推行與國歷推行結合起來的同時,也希望通過完善歷書印行制度以擴大新歷書的發(fā)行。在這種情況下,內(nèi)政部、教育部制定并出臺了《仿印國民歷辦法》。

        1929年12月4日,內(nèi)政部、教育部公布《仿印國民歷暫行辦法》,主要內(nèi)容有六條:一、內(nèi)政部教育部頒行之國民歷,得由各省市縣商民或機關團體仿印發(fā)行,但須遵照本暫行辦法辦理;二、各省市縣商民或機關團體有仿印國民歷者,須先呈請所在地市縣政府核準后,方得發(fā)行;三、仿印本內(nèi)文字行款及一切內(nèi)容,須悉依原本,不得有所增刪或變更,但每本面積大小及所用紙張,不限與原本同;四、仿印本應于封面右上角端,注明○○機關如‘○○特別市政府○○市政府或○○縣政府核準發(fā)行’字樣;五、仿印本不得以高價發(fā)行;六、不依本辦法私自仿印,及校對草率,致有訛誤者,各地方民政、社會及教育行政機關,得會同制止其發(fā)行。(3)《仿印國民歷暫行辦法(十二月四日公布)》,《內(nèi)政公報》第3卷第1期,1930年2月,第1頁。相比于北京政府時期的翻印歷書條例(4)1924年的《翻印歷書條例》主要內(nèi)容有六條:一、教育部中央觀象臺所制民國歷書,準民間翻印發(fā)行;二、翻印本內(nèi)容須依照教育部及各省行政長官發(fā)定本,不得私自增減,惟紙料與裝訂得視各地方所宜酌量變通;三、翻印本須鈐用印信,在京呈請教育部辦理,在省呈請行政長官辦理,每千冊繳用印費一元;四、翻印本應視地方印刷情形,平價出售,并將定價載明書面,其距離印刷所較遠之地,得于定價外酌加郵費;五、翻印本應載明翻印者之牌號與住址;六、翻印者如不遵照本條例辦理,在京經(jīng)教育部、在外經(jīng)行政長官查出,得停止其發(fā)行。參見:《翻印歷書條例》,《申報》1924年12月25日,第3張第12版。,這一辦法的內(nèi)容并未有較大變化。1931年7月13日,內(nèi)政部、教育部又公布了新修訂的仿印歷書辦法,其中增加了核準機關“對于呈請仿印者不得留難需索”,“仿印國民歷,其文字行款及一切內(nèi)容,應悉依照頒行本,不得有所變更。但僅印日序、星期、時令紀要、革命紀念日簡明表、革命紀念日史略及宣傳要點?!贝送猓摋l例還要求“仿印本之紙張,須用國貨,其面積大小不限與頒行本同”。(5)《仿印國民歷辦法》,《教育部公報》第3卷第28期,1931年7月26日,第37頁。這些條例規(guī)定了官定歷書的仿印方式、使用材料及主要內(nèi)容,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國民歷仿印的要求。其中添加革命紀念日及使用國貨的規(guī)定,則明顯是受到了國民歷強化國民黨“黨義”宣傳及國貨運動的影響。

        南京國民政府還對歷書發(fā)行的方式進行了改革。前清舊例,每年各縣要解赴欽天監(jiān)時憲書銀,而歷書發(fā)行方式及價格也由清廷規(guī)定。(6)《大清會典則例》卷62《禮部》,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4頁。中華民國建立之后沿襲舊制,翻印歷書由各地報送需要的歷書數(shù)目(7)《咨各省、區(qū)送觀象臺擬定定印九年歷書辦法文》,《教育公報》第6卷第7期,1919年5月15日,第44—45頁。及印制歷書所需費用(8)《咨各省省長、都統(tǒng)、京兆尹定印十年歷書應于六月內(nèi)報部并請嚴催未繳書價文》,《教育公報》第7卷第7期,1920年5月8日,第95—96頁。。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之后,歷書頒行最初也采用此種辦法。不過因為各地印制歷書的費用難以按時繳齊,影響歷書的正常頒行。1928年,主管歷書頒發(fā)的大學院函請財政部撥付歷書印刷費用,旋即大學院撤銷,天文研究所劃歸中央研究院管轄,而財政部預算委員會做出決議,歷書“由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定價發(fā)售”。對此,天文研究所則回復稱:“歷書應由政府頒發(fā),方與敬授民時之義相符,又推行國歷重在普及,若改頒發(fā)為發(fā)售,聽人民自由購買,恐人多習用舊歷,遵用國歷者益復寥寥?,F(xiàn)時歷書二十余萬冊業(yè)已付出印,行將印竣,需款甚急。請函財政部轉(zhuǎn)函預算委員會復議?!贝撕螅氯谓逃坎块L蔣夢麟也致函行政院,請求財政部撥付歷書印刷費用。最終行政院做出決議,同意了這一請求。(9)《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行政院訓令第三二號(中華民國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行政院公報》特刊號,1928年11月,第119頁。雖然當年歷書印制的費用暫時得以解決,但因發(fā)行方式所帶來的困境并未得到根本克服。1930年,內(nèi)政部、教育部就修改歷書頒行辦法致函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再查十七、十八兩年國民歷,均系按縣郵寄百冊,飭令繳價十元,抵充書價。惟事實上頗難完全收齊,以致印刷成本虧墊甚巨。但就本年核計,收支不敷,將達六千元。此項頒行辦法,自有改訂之必要。茲從本屆起,將十九年歷書印刷五千冊,除分送各機關并備坊間承領仿印外,預定每縣頒發(fā)一冊,不收書價。至民間需用歷本,則由兩部另訂仿印國歷辦法,頒行全國,任令人民依式仿印,以資普及?!?10)《關于編制二十年國民歷本院天文研究所與各部往來公文》,《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務月刊》第1卷第7期,1930年1月,第125頁。這一辦法大幅降低了內(nèi)政部、教育部印刷歷書的費用,同時允許民間仿印官定歷書,又在一定程度上為官定歷書的擴展提供了便利。

        相比于此前的《仿印國民歷暫行辦法》,修訂之后的《仿印國民歷辦法》,也賦予了地方政府自主編訂歷書的權限,各地在編訂或仿印國民歷時可以添加與地方相關的內(nèi)容。例如1928年上海市社會局就自行編印過《中華民國十八年歷書》。但在《仿印國民歷辦法》出臺之后,1929年上海市社會局針對新的規(guī)定及歷書使用的實際需求,對《中華民國十九年歷書》的內(nèi)容進行了較大修改,主要涉及六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革命紀念日一覽表》照錄中央頒布全文,以廣宣傳,二是星期改為來復,以符歷法;三是朔望漲落時刻刪除,加入日中時刻,以期適合多數(shù)人士需用;四是各月農(nóng)事刪除,改繪農(nóng)歷圖,既便觀覽,又省篇幅;五是常識一覽,大加擴充,趨重于日常生活之規(guī)律,以人人所應知應守者為限;六是市政府暨各局職員職掌表,因職員時有進退,職掌事務間或變更,故亦予刪除,以免有與事實不符之處。(11)《編印民國十九年新歷書》,《上海市社會局業(yè)務報告》第4—5期(合刊),1930年1—12月,第297頁。不過,上海市社會局編訂的歷書與天文研究所編訂的歷書不盡一致,對此上海市政府就函詢主管歷書發(fā)行的內(nèi)政部和教育部,“本市應否依式續(xù)編,及關于地方禮俗政令規(guī)章,應否擇要附入,并如何規(guī)定”。教育部和內(nèi)政部在隨后的回函中指出,上海市社會局編訂的《中華民國十九年歷書》“內(nèi)容豐富,取材適當,自應準予備案”,但有兩點內(nèi)容需要改進:一是需要將革命紀念日“紀念式全文內(nèi)之史略及宣傳要點兩項一體刊入”;二是歷書內(nèi)的蔬菜月令圖、除螟月令圖,“篇幅太小,不易辨識,應酌量放大,或改良印刷,以謀讀閱之便利”。除此之外,內(nèi)政部、教育部還特別強調(diào):“上年公布之《仿印國民歷暫行辦法》,原只適用于兩部頒行之國民歷。至各機關或商民發(fā)行歷書,經(jīng)所在地主管機關審核,只須不抵觸推行國歷及廢止陰歷之法令,凡關于地方禮俗政令規(guī)章以及普通智識,或?qū)iT學說之附入,均無須加以限制?!?12)《市社會局籌編明年新歷書》,《申報》1930年2月22日,第5張第18版。上海市社會局在吸收了教育部及內(nèi)政部的意見之后,得以繼續(xù)編訂了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歷書。不過上海市社會局編訂的歷書附錄的陰陽歷對照表,明顯違背了南京國民政府禁止附印舊歷的法令。盡管上海新歷書的編印征得內(nèi)政部、教育部同意,但因此后國民政府要求任何歷書不得附印舊歷,上海市編印的歷書也不得不作出修改。

        從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南京國民政府的歷書仿印辦法,為官定歷書實現(xiàn)“時政”統(tǒng)一及傳輸“黨義”知識提供了制度保證。

        二、國歷運動與新歷書的推行之策

        在南京國民政府推行陽歷的“國歷運動”中,新歷書的推行占據(jù)著重要地位。不過在國歷運動中,通過何種措施在查禁舊歷書的同時,又能將新歷書推廣開來,仍然是當政者面臨的一道難題。對此,南京國民政府也期望多措并舉,使新歷書的推行真正收到實效。

        1928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內(nèi)政部部長薛篤弼認為:“實行國歷必先自嚴禁私售舊歷始,至各省區(qū)民間習用之皂歷,在城鄉(xiāng)效力最大,尤應通令各省區(qū)市力加禁止”,提出“實行廢除舊歷普用國歷案”。該提案中總計有八條具體措施,而涉及歷書的內(nèi)容有三條,分別是“制定發(fā)行及仿印國歷條例”、“嚴禁私售舊歷新歷對照表月份牌及附印舊歷之皂神畫片等”和“妥制農(nóng)村應用之廉價月份牌、月份表”。(13)《國民政府內(nèi)政部提案:實行廢除舊歷普用國歷案》,《內(nèi)政公報》第1卷第2期,1928年6月1日,第2—5頁。這一議案試圖規(guī)范歷書的印制發(fā)行,并通過廉價手段擴大新歷書在農(nóng)村的發(fā)行。12月6日,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在中常會提出“廢除舊歷,普用新歷處理辦法八項”,基本上接納了此前內(nèi)政部的提議,并將任務分解,由不同的部門分別承擔。其中“制定發(fā)行及仿印國歷事項,交教部規(guī)定辦法”,“禁止銷售舊歷、新舊歷對照表月份牌,及附印舊歷之兒童神畫片等事項,由內(nèi)政部辦理”,“妥制農(nóng)村應用之廉價月份牌月份表事項,交教部研究”。除此之外,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又提出了“中央?yún)f(xié)助辦法”:主要是由各級黨部配合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新歷推廣宣傳。(14)《國歷推行辦法》,《申報》1928年12月7日,第4版。這些推行新歷的措施,涵蓋了新歷書推廣及舊歷書查禁的主要方面,更為關鍵的是,此次會議確定了南京國民政府負責推行國歷各部門的職責,而且宣傳事宜得到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及各級黨部的協(xié)助,無疑為新歷書的推廣提供了更多保障。

        不過新歷推行面臨的障礙,促使南京國民政府以更為嚴厲的手段來推行新歷。1930年5月27日,國民黨中央黨部宣傳部召集內(nèi)政、教育、工商、農(nóng)礦各部及天文研究所,召開推行國歷會議,由各部門報告推行國歷的相關事項,次日,各部門繼續(xù)就修正案進行討論,形成了六條推行國歷辦法。(15)《天文研究所五月份概況》,《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務月報》第1卷第11期,1930年5月,第18—20頁。6月26日第三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第九十六次常務會議,討論并通過了此前推行國歷會議的修正案,最終形成了《推行國歷辦法》。該辦法內(nèi)容總計有六條,主要涉及到春節(jié)、廟會、結賬日期的移置與改換,其中對歷書的制作與頒行也作出了規(guī)定,要求“多印國歷歷本、日歷、月份牌等,以廣推行”。除此之外,該辦法還要求各地在制作或仿印國民歷時要加入與農(nóng)事相關的內(nèi)容。(16)《推行國歷辦法》,《中央周報》第110期,1930年6月,第1—2頁。相比于1928年由行政院及國民黨中央黨部宣傳部制定的推行國歷辦法,這些新規(guī)定更為關注國歷及新歷書在農(nóng)村的推廣,因此各種宣傳手段、宣傳內(nèi)容都十分注重將國歷融入農(nóng)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試圖在國歷運動面臨挑戰(zhàn)最大的農(nóng)村地區(qū)推廣國歷、推行新歷書。除此之外,為了徹底廢絕舊歷,相關部門及地方政府也出臺了諸多規(guī)定,如內(nèi)政部要求各地藥鋪不能在“朔望折扣售藥”(17)《令內(nèi)政部:為奉交嚴禁全國各藥鋪沿用廢歷朔望折扣售藥案仰轉(zhuǎn)行査照辦理由》,《行政院公報》第192期,1930年10月8日,第7—8頁。,嘉定縣政府禁止僧道在舊歷新年分送灶牌春聯(lián)(18)《查禁廢歷新年僧道分送灶牌春聯(lián)由》,《嘉定縣政公報》第67期,1932年1月16日,第9頁。,鄞縣縣政府禁止舊歷七月間施放焰火(19)《禁止廢歷七月間施放焰火由》,《鄞縣縣政半月刊》第3—4期(合刊),1929年8月,第90—91頁。,蘭溪縣政府公安局甚至發(fā)布了禁止廢歷七月循例祀狐的布告。(20)《為禁止廢歷七月循例祀狐由》,《蘭溪縣政府公報》第11期,1929年8月17日,第12頁。通過這些規(guī)定,國歷推行工作深入到民眾生活的諸多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國民黨中央黨部在國歷的宣傳與推廣中逐步掌握了主導權,因此這些辦法也多以“黨政機關”的名義統(tǒng)括承擔國歷推行任務的部門,即試圖改變此前國民黨與國民政府各部門在推行國歷中各自為戰(zhàn)的情況,從而確立以國民黨黨部為核心的國歷推行系統(tǒng),并通過相關部門各個層級的機構形成上下聯(lián)動,左右互通的新歷推行網(wǎng)絡。如教育部及其下屬的各級教育部門就通過學校大力推廣新歷書,并要求各地學校校歷的安排要以新頒布的國民歷為準;(21)《教育局令各校十七年度學歷以部頒國民歷為標準》,《金壇縣政府縣政公報》1929年第1期,第17—18頁。而內(nèi)政部則與各地社會局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查禁舊歷書運動。

        在各地推行國歷及新歷書的過程中,上海推行新歷書的措施引人注目,成效也較為突出。由于上海地區(qū)印刷業(yè)發(fā)達,很多舊式歷書就是經(jīng)由上海印刷,進而發(fā)行至全國;加之,上海地區(qū)租界林立,使得民國政府無法有效控制歷書的發(fā)行。在這種情況下,上海地區(qū)查禁舊歷、推行新歷的工作也受到南京國民政府的高度重視。上海市在遵行南京國民政府推行國歷各種要求的同時,制定了詳細的推行國歷辦法,就以推行國歷新年辦法為例,上海市就分別規(guī)定了市黨部、社會局、教育局、郵局、新聞業(yè)等需要承擔的任務。(22)《滬各界議決推行國歷新年辦法》,《工商半月刊》第2卷第23期,1930年12月1日,第11—13頁。為了使自己編印的歷書得以推廣,上海市則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采取了多種措施。

        一是通過廣泛宣傳,大力推廣新歷書。1929年1月1日,上海特別市黨部發(fā)布了《為實行國歷告各界民眾書》,主要圍繞“國歷是什么”“中國一向使用的歷法是不是國歷”以及“實行國歷對于我們有什么便利”等三個問題,述論推行國歷的意義。該文還強調(diào):舊式歷書的內(nèi)容“相傳既久,附會日多,實為迷信之根源,尤足導民眾于愚昧之途,阻礙民族文化之進展,降低國家之國際地位”,所以要廢除舊歷,實行國歷。(23)《為實行國歷告各界民眾書》,《申報》1929年1月1日,第7張第25版。除了國民黨上海市黨部的宣傳之外,上海市社會局也通過報刊雜志廣泛宣傳已經(jīng)編好的來年歷書。如《中華民國二十年歷書》出版之后,《申報》就登載廣告以推介該歷書。(24)《中華民國二十年歷書再版出書》,《申報》1930年12月10日,第3版。社會局還派員調(diào)查銷售情況,向社會征集再版信息,以便隨時增加印量(25)《市府新歷書銷售一空》,《申報》1929年12月24日,第4張第16版。,甚至該局圖書股還向全國提供歷書郵寄業(yè)務。(26)《社會局印行二十二年新歷書》,《申報》1933年1月19日,第3張第11版。通過這種廣泛的宣傳,使民眾對新歷書有所了解,同時提供多樣的銷售服務,也在一定程度推動了新歷書的銷售。

        二是頒布法令,禁止舊式歷書的印刷,為新歷書提供傳播的空間。上海是近代中國的書報印刷中心,因而也成為舊式歷書集中印制的地方。南京國民政府頒布廢除舊歷的法令之后,上海市社會局于1929年5月間,擬具了禁止印刷舊歷的辦法,并呈請上海市市長審核,其中最關鍵的是將印有舊歷的文書,“不論為通行歷本、通常日記簿或活頁日歷等,一概不得刊印陰歷與新歷相對照,違者以反動文件論,予以沒收”,并呈請行政院、司法院,“分別通令各省市一律照辦,并嚴定來年沿用陰歷之處罰辦法”,同時“呈請中央黨部,通令各地各級黨部,擴大廢除陰歷宣傳,使民眾了然于新歷之便利,達到自動廢除目的。”(27)《為據(jù)社會局呈為實行廢除舊歷各辦法轉(zhuǎn)呈核示由》,《上海特別市市政公報》第23期,1929年6月,第114頁。這一辦法就是試圖通過禁止印刷舊歷,從源頭上杜絕舊歷書的銷售。1932年,上海市公安局和社會局聯(lián)合布告禁止印販廢歷歷書,其中“由社會局嚴令鉛印業(yè)、彩印業(yè)各同業(yè)分會,不得排??;由公安局令飭所屬各區(qū)所,隨時注意嚴禁”。(28)《公安社會兩局布告禁止印販廢歷歷書》,《申報》1932年1月23日,第4張第14版。另一方面,針對不法商販利用租界印制舊歷的問題,上海市政府發(fā)布公告要求僑民遵守法律(29)《為請轉(zhuǎn)飭僑民不得再印陰歷歷書或包庇情事以重歷政而敦睦誼函達查照備理由》,《上海市政府公報》第75期,1930年12月20日,第45—46頁。,同時由上海市社會局呈文,上海市政府及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致函上海租界臨時法院,最終上海租界臨時法院同意了社會局“刊印陰歷以反動文件論”的請求,規(guī)定“公共租界書業(yè)暨印刷業(yè)一體遵照”國民政府“查禁廢歷、普行國歷”的各項要求,并請上海特別市商人團體整理委員會通告書業(yè)公所、書業(yè)分會和彩印業(yè)分會等,嚴格執(zhí)行查禁舊歷書的命令。(30)《臨時法院禁印廢歷本》,《申報》1929年10月1日,第4張第13版。上海工部局也發(fā)表通告,禁止售賣舊歷書。(31)《禁止售賣陰歷日歷》,《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報》第2卷第4期,1931年1月28日,第52頁。這些措施在切斷舊歷書的來源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是與多方合作,借行政及商業(yè)手段推廣國民歷。在推行國歷運動中,不管是南京國民政府,還是上海地方當局,都試圖通過強制性的行政命令,要求社會各行業(yè)遵守新歷法,購買新歷書。1929年,上海市社會局就“函催各團體、各書坊擔任推銷”新歷書的任務(32)《令社會局呈報二十年歷書出版請示分配辦法并請撥二千冊以資分送由》,《上海市政府公報》第74期,1930年11月24日,第18—19頁。,并向不同的政府機關分配歷書銷售任務,其中向教育局分配了五千冊歷書的銷售配額,教育局則要求學校向?qū)W生家屬推銷歷書,每本售價為銀元一角,而學校方面則按八折繳費,同時還要求各市立中學“遵照辦理,將推銷數(shù)目報局備查”。(33)《令飭推銷十九年歷書逕向社會局購領由》,《上海特別市教育局教育周報》第32期,1929年12月24日,第6頁。但是推廣新歷書,單單依靠行政命令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而社會局也試圖通過商業(yè)手段推廣新歷書。其中措施之一就是由各大書坊代售歷書,“商務、中華、文明、世界、大東、及棋盤各書坊”都曾代售,不過最初“各書坊并不踴躍承銷”。(34)《市府新歷書銷售一空》,《申報》1929年12月24日,第4張第16版。另一措施就是由某些工商業(yè)機構代購,再由它們分贈顧客。1930年,三友實業(yè)社就對購物三元以上的顧客贈送歷書,且數(shù)量達萬本之多。(35)《社會局編二十年新歷書成稿》,《申報》1930年10月5日,第4張第14版。

        三、新歷書的推行成效及評析

        南京國民政府掀起的大規(guī)模推行國歷運動,通過各個部門的協(xié)作與努力,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新歷書發(fā)行及舊歷書查禁網(wǎng)絡,也使民眾對新歷法及新歷書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接受。《寶山縣志》就說:“其能遵行國歷者,在十七年以前,蓋寥寥無幾,則以后之遵時易俗,使民樂從熙熙。然順應其改定之節(jié)序,而不覺稍拂于習慣,是在負導民之責者。”(36)吳葭等:《寶山縣再續(xù)志》卷5《風俗·節(jié)序》,1931年鉛印本,第7頁。盡管推行國歷未必是普通民眾樂從的結果,但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南京國民政府推行國歷所產(chǎn)生的效果。而國民黨各級黨部查禁舊歷書的數(shù)據(jù)也能說明這一問題。例如在1930年2月至1931年3月間,浙江省三十八個縣級黨部查禁的陰陽合歷等舊式歷書就達44種,總計11290冊之多。(37)《浙江省各縣黨部查禁違禁歷書概況表》,《浙江黨務》第123—124期(合刊),1931年4月30日,第96—103頁。另一方面,上海作為推行新歷書成效較為顯著的地區(qū),其歷書銷量也比較可觀。1929年,上海市政府第144次市政會議決定,新編訂的《中華民國十九年歷書》由社會局向華豐印刷所接洽,印刷兩萬冊,“擬以一萬冊分送本府暨各局各區(qū)辦事處職員,以一萬冊發(fā)售,經(jīng)費由市庫支出,除發(fā)售部分可以收回書價外,大約實支一千元已足。此外市黨部附印一萬冊,各團體附印總數(shù)約五千冊?!?38)《市府昨開市政會議》,《申報》1929年12月21日,第4張第14版據(jù)上海市社會局的報告所言,《中華民國十九年歷書》“初版出書三萬冊,未及旬日,銷售一空。然尚有無處購買,來函催印者,約數(shù)百起,爰即再版一萬冊。市民歡迎新歷書,于此可見一斑矣?!?39)《編印民國十九年新歷書》,《上海市社會局業(yè)務報告》,第4—5期(合刊),1930年1—12月,第297頁。而《申報》則報道稱,原本擬印兩萬冊的歷書,初版五萬冊在兩周內(nèi)銷售完畢,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又再度重印。(40)《中華民國十九年新歷書再版出書》,《申報》1930年1月16日,第2張第5版。盡管兩者的數(shù)字有差異,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歷書受到歡迎的狀況。

        不過,由于舊式歷書的廣泛影響,各地新歷書的推行仍遇到了諸多挑戰(zhàn)。1930年1月29日,鄭孝胥在日記中描述上海歷書售賣情況時就說:“黨人禁用舊歷,而買時憲書者沿街皆是,此真所謂民意?!?41)勞祖德整理:《鄭孝胥日記》第4冊,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2268頁。盡管鄭孝胥因敵視民國而對舊歷暢銷的狀況有夸張之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上海歷書印行的現(xiàn)狀。另外,由于上海地區(qū)租界林立,南京國民政府及上海當局雖以各種方式阻止舊歷在租界的翻印,由于無法直接有效地干涉租界事務,很多舊式歷書仍通過租界翻印出售,進而向全國各地傳播。從更為廣闊的范圍來看,上海新歷書遇到阻力,主要還在于人們對新歷的接受程度有限,與陰歷相匹配的社會生活習慣并未有根本性的改變。以商家結賬問題為例,由于大多普通民眾的習慣并未改變,如果商家貿(mào)然按照新歷行事,就勢必與民眾習慣形成沖突,進而影響自己的生意。因此,上海市社會局與上海市商會就結賬問題進行了多次磋商,以致社會局也不得不對結賬日期的規(guī)定作出妥協(xié)。(42)許冠亭:《上海市商會與南京國民政府推行國歷運動》,《史學月刊》2010年第7期。1930年的《大公報》就報道稱,上海市商會將收賬日期仍定在舊歷除夕,社會局長“因推行國歷到處掣肘,頗憤慨”。(43)《國歷與習慣》,《大公報(天津)》1930年12月18日,第3版。1934年,上海市公安局發(fā)布禁令,要求查禁舊歷書,其中就說:“廢除陰歷,推行國歷,迭經(jīng)中央暨國府嚴飭遵行有案,然歷年以來,廢歷通行民間,仍未消滅,以致普用國歷,難以實行,欲除去此種障礙,自非嚴禁售印不為功?!?44)《令為奉令查禁各書局不得翻印廢歷仰各遵照由》,《警察月刊》第2卷第9期,1934年9月20日,第31頁。這等于也承認上海地區(qū)舊式歷書仍在民間流行的現(xiàn)狀。1936年,國民黨云南省黨務指導委員會發(fā)給云南省政府的咨文中就說:“查本省自推行國歷以來,賴貴府嚴飭所屬,倡導執(zhí)行,收效甚巨。惟近查民間對奉行國歷,頗有日久玩生之勢?!?45)《本府通令推行國歷及查禁廢歷通書門神等迷信物品》,《云南省政府公報》第240期,1936年10月13日,第1頁。這些事例都說明了新歷的推行并未取得政府預期的效果。

        當然,造成此種狀況的原因,既有國內(nèi)外時局形勢變化的影響,也有國歷運動本身局限的制約。

        其一,在南京國民政府推行國歷的過程中,將民眾的社會風俗視為保守落后的迷信,試圖通過行政手段強力推廣新歷,由此造成了民眾與政府在接納新歷書上的對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新歷法及新歷書的推行效果。在南京國民政府推行國歷運動的過程中,新歷被賦予了濃重的政治意義?!吨醒胫軋蟆肪驼J為:“推行國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可以表現(xiàn)一個新國家的新生命之確立,對于新國家之建設實含有重大意義,且國歷會將節(jié)候采用在內(nèi),賦予農(nóng)民方面,仍很便利,處今日世界,一個民族要有國際生活,如另用一歷,則商業(yè)、金融、外交,均有妨礙與爭執(zhí),故為國際上之需要,亦必用國歷。”(46)《中央積極推行國歷》,《中央周報》第104期,1930年6月2日,第3頁。時人也多以利于國家建設與國際交往述論推行國歷的優(yōu)點,在這一話語體系之下,舊歷成為“腐舊落伍”的標志,而使用舊歷的人表現(xiàn)了“自己思想的腐舊”。(47)?。骸缎職v與舊歷》,《民智月報》第13期,1933年1月,第7頁。甚至很多人將諸多不良習慣歸結于舊歷所致,“過舊年的時候,還是懸燈放炮,賀年敬神,狂吃大賭,鬧個不休,習慣的害人,真是不淺呀!”“改用陽歷,實在有‘移風易俗’的意思和力量”。(48)芝:《實行陽歷廢去陰歷的關系》,《農(nóng)民》第4卷第28期,1929年3月1日,第990頁。這種認識上的偏頗,就使得行政當局試圖以行政手段來推行國歷。政府強制推行國歷,在其所能控制的領域尚有成效,但在涉及到民俗習慣時,強制手段所起作用的效果極其有限(49)左玉河:《論南京政府的廢除舊歷運動》,《中華民國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下卷),第1167—1219頁。,而且只要政府督促稍有懈怠,舊歷的使用即有恢復之勢。(50)《續(xù)修廣饒縣志》卷14《政教志·禮俗》,濟南五三美術印刷社1935年版,第21頁。

        其二,新歷書的推廣,實際上是要民眾接受一種新的時間體系和知識體系。時間體系的構筑涉及到民眾生產(chǎn)生活習慣的改變,這在短時間里難以完成;而歷書知識體系的變化,則要求民眾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又無疑加大了普通民眾接受新歷的難度。就如國民歷的編訂也試圖構建與民眾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知識體系,甚至上海市編訂的歷書內(nèi)容也“頗為豐富”:“每月附有總理遺教、日出及高潮低潮時刻、節(jié)氣、紀念日、商家結帳期、假期、學歷、農(nóng)事、各種預防注射開始日期,以及大掃除國貨運動等,均分別記明。復將與市民關系最切之市府各種設施,摘要列入,如戶口變動之呈報順序、營造建筑之領照辦法、土地丈量發(fā)給執(zhí)業(yè)證之各種辦法、婚喪喜宴饋贈之分際、勞工職員應有之待遇、個人家庭之衛(wèi)生、甚至如何行路乘車、如何應用水電、如何張貼廣告、年齡如何改算、就學可至何處,均有記載。更附錄近百年陰陽歷對照表,以便市民推算以前陰歷改為陽歷之用。此外尚有蔬菜月令圖、除螟月令圖、尤為精細?!?51)《市府所編新歷書脫稿》,《申報》1929年11月7日,第4張第13版。但不管是天文研究所編訂歷書中的天文圖說,還是上海市歷書中的各種社會常識,其中有關農(nóng)事的內(nèi)容極少,且又完全刪除了舊歷,使得習于舊歷的民眾對新歷無所適從。從更深層次上看,官定歷書知識體系的構建,實際仍是受過現(xiàn)代科學教育的精英分子試圖將新知識傳輸給普通民眾,但他們“與大多數(shù)民眾的實際可能很遙遠了”,更無法提供“民眾每日都需要的那些支撐信心、解決問題的知識?!?52)葛兆光:《時憲通書的意味》,《讀書》1997年第1期。這也是國民歷始終未能得以廣泛傳播的原因之一。

        其三,就推行國歷的時間來看,要真正使新歷書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主要參照,就需要政府持久的推動。經(jīng)過民國前期十多年間推行新歷的實踐,時人已經(jīng)認識到:“大凡民眾習慣,本不是政府一道命令所能旦夕解決,是以移風易俗,須要持之以恒,化之以漸。商界夏歷年末結賬,行之太久,想要驟令改革,本不易辦?!?53)真:《推行國歷》,《大公報(天津)》1930年12月19日,第4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之后,試圖改變此前新歷推行不力的狀況,強力推行國歷,1928年至1931年間頒布了很多有關國歷推行的法令規(guī)章。但南京國民政府將歷書視為強化國民黨統(tǒng)治的工具,加之國內(nèi)外動蕩的環(huán)境,就使得南京國民政府難以長期專注于國歷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民歷的推行效果。1934年有人就說:“時至今日,竟有提倡新舊合歷者起矣?!痹谒磥?,這是因為“政治之維系力一馳,國民守舊之情性乃復發(fā),舊歷之勢力又漸抬頭。”(54)湘如:《舊歷抬頭與春聯(lián)之時代化》,《北洋畫報》第22卷第1051期,1934年2月17日。不過,這種情形也顯示了政府強力手段的局限。

        結 語

        由于歷書在民眾社會生活中的廣泛影響,因而通過歷書構建時間秩序、塑造政治權威就成為當政者的重要手段。南京國民政府試圖重構歷書內(nèi)容、擴展歷書影響,以強化自身的政治權威。由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宣傳部主編的《中央周報》就說:“改革歷法所最重要者,厥為歷書之制定,定當完全采用國歷,庶足以刷新民眾之視聽?!?55)《迷信歷書嚴行查禁》,《中央周報》第79期,1929年12月9日,第2—3頁??梢?,南京國民政府通過“國民歷”來塑造民眾認同“中華民國”的用意所在。因此,盡管阻力重重,南京國民政府仍強力推行新歷書,試圖借助行政手段和現(xiàn)代印刷業(yè)構建歷書傳播的新型網(wǎng)絡,并試圖通過轟轟烈烈的國歷運動將新歷書擴展開來。

        不過,南京國民政府對新歷書的推廣,最關鍵的是這種新歷書要得到民眾的認可,并將新歷書的時間體系和知識體系變成普通民眾“應知應守”的“常識”。在當政者看來,新歷書所附載的時間秩序和知識體系與舊歷書的內(nèi)容截然相對,只有新歷書取代舊歷書才能達到國歷運動的目的。事實上,新歷書取代舊歷書,是用標準時間取代中國地方時間,用現(xiàn)代政治常識和科學知識取代傳統(tǒng)的信仰習俗。誠然,舊歷書中包含了大量迷信的內(nèi)容,但同樣也包含了人們對所生活的土地上物候節(jié)令變化的經(jīng)驗總結,以及附著在這些經(jīng)驗上的民俗習慣,而不顧及民俗習慣的強制行為,不僅無法取得移風易俗的實效,還造成了政府與民眾的對立。以至于時人就說,造成新歷推行不力的重要原因在于“發(fā)動改革的人和接受改革的人中間”存在巨大差距,所以“當務之急,我們以為不在改革的舉措的本身,而在雙方距離的減少”。民眾“所需要的是一般智識程度的提高”,知識階級所“需要的是一些民族原有經(jīng)驗的認識,而對于民俗習慣的所由養(yǎng)成、和亟切不能用法律或政令來廢除的道理,尤須有切實的了解!”(56)《廢除陰歷的教訓》,《華年》第2卷第5期,1933年2月4日,第38頁。但在“使用舊歷就是反對民國”的取向之下,行政當局對民眾習慣難以“切實的了解”。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南京國民政府的歷書發(fā)行效果。

        猜你喜歡
        歷書國民政府
        父親的歷書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都市生命統(tǒng)計
        近代史學刊(2020年2期)2020-11-18 09:14:54
        孫中山民生主義與國民政府的直接稅改革
        近代史學刊(2020年2期)2020-11-18 09:12:18
        從汕頭到上海:國民政府的“廢兩改元”之路(1925—1933)
        近代史學刊(2019年1期)2019-08-24 08:03:18
        清明
        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歷書研究——以инв.№8085夏天慶十二年(1205年)乙丑殘歷為例
        西夏學(2018年1期)2018-04-29 09:08:28
        你看,你看,月亮的臉
        家庭服務(2016年9期)2016-11-04 06:36:52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重婚罪及其司法實踐——以湖北為例
        基于半長軸補償?shù)膹V播歷書參數(shù)改進計算方法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自拍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中国少妇×xxxx性裸交| 欧美第一黄网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网|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久久|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国产精品igao视频| 国产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精品电影院| 欧美日韩一卡2卡三卡4卡 乱码欧美孕交| 任你躁欧美一级在线精品免费|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日本|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久久一区av蜜桃人妻| 成人av蜜桃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国产av天堂成人网| 男女啪啪免费视频网址|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日本japanese少妇高清| 亚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av乱码国产精品观|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乱中年女人伦av| 99热久久只有这里是精品| 中文乱码字字幕在线国语 | 午夜AV地址发布| 日本午夜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视频高清一区二区| 丰满岳妇乱一区二区三区| 69天堂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黑丝美胸|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中文亚洲日韩欧美| 色哟哟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极品美女尤物嫩模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