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逸群
摘?要:俗話說“思想的深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思政的學習能夠規(guī)范人的行為、改變?nèi)说牧晳T、幫助我們樹立我們正確的價值觀。對于即將踏入社會的中職生們,其通過生活化的思想教育能夠提高自己的人生修養(yǎng),更加準確地認識自己,也能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使自己迅速地融入社會大群體中,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因此對中職思政的教學設計分析就顯得越發(fā)重要。
關鍵詞:生活化?中職思想?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10-0-01
前言
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說過“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告訴我們一切要從實際出發(fā)。對于思政的學習同樣如此,只有把思政的學習進行生活化才能夠把我們所學的思想運用到實際的社會活動中,用來指導我們的行為,否則就會出現(xiàn)課程內(nèi)容與實際脫離的現(xiàn)象。但是什么是生活化教學呢?對于中職思政課堂要如何進行生活化教學呢?這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們一直討論并不斷進行完善的問題,值得每一位思政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中職思政教學生活化的基本概述
1.中職思政教學生活化的特點
思政學習是每個學生必不可少的,而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極大地提高思政學習的效率和學習質量。生活化教學模式就是指讓學生們把在課堂上學到的思政知識與實際的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讓知識服務于生活,反過來又讓生活去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是一種可持續(xù)的良性循環(huán),學生們能夠利用這種方法在課堂上學習到社會上的一些規(guī)范與要求,也能夠在體驗社會生活中不斷地去思考、感悟、理解、鞏固上課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極大地提高了課程內(nèi)容的生動性、真實性和趣味性,使思政知識不再是課本上枯燥、空洞的文字定律。但是這種教學方法也具有多變性、靈活性、不確定性等特點,有時候老師難以具體把握,需要老師具有較高的教學素養(yǎng),能夠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隨機應變。
2.思政教學生活化的優(yōu)點
首先,思政的內(nèi)容有一部分是前人和哲學家們苦思冥想結合社會規(guī)律研究出來的,其內(nèi)容有時候比較晦澀難懂,學生有時候可能感覺自己聽懂了,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能進行靈活運用。但是如果實行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把理論與實際相互印證,能夠使學生們更加快速地掌握所學內(nèi)容,并且能夠在社會生活中很快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其次,由于學生們所處的校園環(huán)境一般都是比較單純的學習環(huán)境,在與老師和同學之間都是簡單的師生關系和同學友誼,在學生沒有踏入社會之前如果不清楚如何與他人進行溝通相處,那么在以后職場和生活中難免會出現(xiàn)難以立足的情況。而生活化教學模式就是一場場的實戰(zhàn)演習,幫助我們提前接觸社會,并把一些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進行熟練運用,這樣老師不僅傳授了課程知識,同學們也提前掌握了一些立足社會的技巧。
二、中職思政教學生活化的具體策略
1.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根本,思政教材里面有很多是一些比較枯燥無聊的理論,在學生預習的時候往往感覺抓不到重點、理不清思路。理論源于實踐,因此教育工作者們在教材編制的時候要加一點生活常識,把教學內(nèi)容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教材才能夠更加清晰明白,學生學著也會更加有趣。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也要盡量貼近生活化,多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來進行理論知識的驗證,也要讓學生積極發(fā)言,觀察回憶身邊發(fā)生的與思政有關的事情。踴躍地參與討論中,例如,在講解《職業(yè)道德與法律》這一門課程中,提到有關不良社會行為這一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舉一些身邊的吸煙、喝酒、上網(wǎng)、打架等不良社會行為的例子,告訴學生們防微杜漸的重要性,給學生敲“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警鐘,教育同學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自主思考的教學生活化模式
教學過程生活化是把所學內(nèi)容與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們自己給出評價判斷,使學生們形成認知沖突,進而結合課程內(nèi)容去解決這些矛盾。這樣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也能夠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價值取向,以達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例如,在講解《道德與法律》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列一個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讓學生評價里面的每一個人做的是否正確,錯在了什么地方,如何改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就會進行自己的思考,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點。但是現(xiàn)實中的生活又是復雜多樣的,如何即能從身邊中舉出貼近教學內(nèi)容的例子,又恰當?shù)匾龑恳粋€學生是需要老師們課前進行深刻斟酌的。
3.與實踐結合的作業(yè)布置
從小到大,學生們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應試考試,學生們往往擅長進行突擊性的備考而不擅長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老師們可以通過布置生活化作業(yè)來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學習能力,把所學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能力。例如,老師們在講解“尊重長輩”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要讓學生們做出實際的行動,比如讓每個學生都創(chuàng)造兩條問候短信來發(fā)給自己的長輩,并在課堂上展示看誰的創(chuàng)造更加的富有創(chuàng)意。這種創(chuàng)作問候短信的作業(yè)即能拉近與長輩的關系,讓教學生活化,也能引導學生繼承傳統(tǒng)美德,實現(xiàn)了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4.自我評價的成績考察
在日常的學習期間,學生的成績一般是由考試獲得,但是這樣的考察方式會讓學生疲于應試考試,不利于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老師可以采用老師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的考察方式。例如,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日常出勤情況、上課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等綜合表現(xiàn)給學生打一個分數(shù),學生再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做一個小視頻同時結合上課所學內(nèi)容做一個評價。最后再獲得綜合成績。在評價過程中應該對平常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價值觀提升等方面做出綜合評價。
結語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進,一個人的能力大小不再只取決于一個人的智商,還要看一個人的情商,即思想覺悟性的大小。隨著思政教學生活化的推廣,學生們的思想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讓生活化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因此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充分地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中職生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劉向東.基于生活化教學理念的中職思政課堂教學設計[J].教育科學論壇,2019(27).
[2]朱曉偉.“教育+生活”的具體實踐——高職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理性思考[J].廣東蠶業(yè),2018(11).
[3]林云忠.探析生活化教學在德育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