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昌群
桂林旅游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為引導我校青年學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引導當代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深入貫徹習總書記在2016年12月7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我們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把“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精神落到實處,并結合我校專業(yè)特點和實際,于2017年7—8月扎實開展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紅+金+綠”三色式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yè)都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定了新的標準。一方面,高校必須要給自己精準定位,既要看清自身的“教書”責任,同時還要把“育人”思想落實到實處,做到“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為社會發(fā)展輸送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德才兼?zhèn)涞木C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還要嚴格對自己的要求,不僅要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實處,更應該加強對思政教師的監(jiān)督管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淪為形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學校除了要給教師提供培養(yǎng)培訓的機會以外,還要進行考核,迫使教師能夠珍惜培養(yǎng)培訓機會,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工作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其作用的發(fā)揮。
思想高度決定行為高度,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糾正學生思想的重要手段,教師在開展理論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使教學內容能夠體現出時代性、前沿性。為了能夠滿足這樣的教學要求,教師就不能過于依賴教材,也就是說他們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要選擇性地從教材中摘錄知識點,而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把課件整理成為一個“濃縮版”的教材。大學生是中華民族的未來,他們作為國家的小主人,在大學期間并不應該只知道學習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實踐技能,而是要有意識地學習黨組織的重要思想。然而事實上,思政理論課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未能捕捉到新經濟時代的信息,習慣于用教材上的知識編寫課件。不可否認,能夠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課本,其里面的內容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但這些教材一般版本都比較老,甚至一些教材都是十年之前的老版本,里面根本就沒有紀錄近些年來黨中央的最新思想和理論,所以即使學生掌握了教材上的內容,他們的思想也不能緊跟時代的腳步。理論課是實踐課的基礎,理論課教學內容老套就會導致后續(xù)的實踐教學工作也不能滿足新經濟時代的要求。所以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必須要有時代意識,降低對教材的依賴,并且學會利用網絡資源充實多媒體課件,同時也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經濟、文化、政治、教育等領域不但有著非常多的不同之處,同時還有極其密切的聯(lián)系,而連接這些不同領域的媒介就是教育。從當前的就業(yè)形勢來看,各個領域都對高校大學生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也就是說如果高校想提高社會對高校教育的滿意度和認可度,就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人才培養(yǎng)思想,走出“填鴨式”教育范圍圈,全力打造新經濟時代背景下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入手,把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給自己精準定位,確保人才培養(yǎng)活動的質量。正如前面所闡述的那樣,教育是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所以,這就要求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工作是要做到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腳步,做好市場調研工作,按人才市場需求去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結構,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正確性,避免產生“供需矛盾”。但是,國內很多高校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傾向于“閉門造車”,并沒有做好教學之前的調研工作,習慣于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聽課興趣,而且也與時代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不相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必須要結合學校專業(yè)特點,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紅+金+綠”三色式實踐教學,即“紅”代表紅色旅游景點、“金”代表社會經濟發(fā)展、“綠”代表生態(tài)文明建設。通過構建一種全新的思政教育模式促進實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過程中“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但非常明顯這種閉門造車的教學模式明顯不符合要求。
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學習實踐活動應該以社會調研為主,而且在選擇調研內容時應該涉及到紅色旅游景點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精準扶貧、生態(tài)文明建設、農民收入、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要求學生深入社會、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生產生活第一線。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性思想更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重點。所以,這就要求思政教師應該堅定不移地教授學生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為主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方法、觀點,抓住自己思想上的一些難點或疑問,進行考察、調研,正確認識、分析國家、社會在發(fā)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以及遇到的矛盾和問題,逐步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讓他們可以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yè)之中。通過不斷地實踐,學生可以進一步體會到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學習革命先烈不忘初心、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精神,懂得了自己肩上所承擔的歷史責任,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切實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但是要想到達到這樣的思政教育效果,教師就必須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思想,不能脫離實際去談教學,更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從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可以發(fā)現,不滿足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現象比較明顯,教師并沒有真正地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實到實處,學生對思政教育知識學習興趣并不高。
學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必須要發(fā)揮出引導性的作用,不但應該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宣傳力度,同時還要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實質性的努力。比如,桂林旅游學院專門成立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并下發(fā)了《桂林旅游學院關于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及其管理辦法,然后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校團委合作,共同組織和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學習實踐活動”的具體工作,負責做好活動方案制定、材料的收集整理、活動成果的固化以及活動的整體組織協(xié)調工作。只有當學校對社會實踐活動足夠的重視,整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有效地進行。與此同時,學校領導還應該明確各二級學院的責任和任務,使各二級學院要充分認識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性,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積極動員、組織廣大學生投身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應堅持黨委領導、上下聯(lián)動、齊抓共管的方針,努力做到謀劃高站位、組織高效能、落實高質量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要根據不同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學習實踐活動的時間、主題、形式、隊伍等相關內容,聯(lián)合校團委及時召開社會實踐工作安排部署會議,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學習實踐活動扎實、順利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關乎每個學生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我們必須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fā),貫徹落實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新經濟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應該與專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融合一體,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yǎng)方案,確保整個育人體系的完整性、有效性。
教育是基礎、總結是保證。為了讓教師更全面、更細致地認識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學習實踐活動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杰出成果,同時激發(fā)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興趣和熱情,教師非常有必要重視實踐總結,確保實踐的成效,并在此基礎上鞏固已經取得的這些實踐成果。為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總結,然后收集學生綜合實踐論文(報告),并通過專業(yè)教師批改,遴選出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社會實踐論文(報告),評選出一、二、三等獎,為獲獎學生頒發(fā)獎狀和獎品,增強其他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的動力。學校黨委也要發(fā)揮出領導性的作用,要求各部門、各學院、廣大學生共同努力,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學習實踐活動能夠取得圓滿成功。通過開展社會實踐主題活動還要進一步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增強大學生服務社會、貢獻才華的責任感,鞏固他們的專業(yè)知識,磨練他們的意志,將他們的愛心奉獻出去,提高社會群體對當代大學生的滿意度和認可度。在實踐中學生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國的國情和社會??傊咝1仨氁ㄟ^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紅+金+綠”三色式實踐教學模式,實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偉大目標,為廣大的學生群體創(chuàng)造一個更理想的思政教育環(huán)境,滿足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學習實踐活動能夠以“紅+金+綠”三色式社會實踐活動形式開展,即開展“紅+金+綠”三色式社會實踐活動:“紅”代表紅色旅游景點、“金”代表社會經濟發(fā)展、“綠”代表生態(tài)文明建設。通過開展此種方式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學習實踐活動,以推進學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完善與發(fā)展,促進實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過程中“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應該動員全校人員,根據不同專業(yè)特點和學院優(yōu)勢組建社會實踐調研分隊,然后到不同城市、縣城和鄉(xiāng)鎮(zhèn)進行社會調研活動。這種形式的思想政治社會實踐活動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涉及偉人足跡、生態(tài)文明建設、產業(yè)發(fā)展、紅色旅游、社區(qū)建設、法治建設等,而每個課程應該設一個專業(yè)調研小分隊,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專業(yè)教師負責帶隊開展調研,其余各社會調研小分隊由學生以班為單位自由組隊參與,以分散形式開展社會調研活動。這種組建集中實踐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改變了傳統(tǒng)的由馬克思主義學院確定地點、每個點由各院系選出一到兩名學生組成的集中實踐隊的情況,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組建多支集中實踐隊,然后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帶隊,按照每隊人數不超過二十人的原則進行人員分配。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確保實踐有更多的學生參加,要求每個學生只能參加一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這樣做既調動了各院系的積極性,也確保了實踐隊的質量,還有利于實踐的順利開展。
國內高校除了應該開展“紅+金+綠”三色式社會調研工作以外,還應該引入協(xié)同育人理念,發(fā)揮“大思政”協(xié)同育人的作用,實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過程中“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為社會輸送出更多的旅游應用型本科人才。此外,還利用學校學生的社團活動,富有針對性、時政性地開展以社團活動為依托的校園實踐教學。思政課教師以理論學習和公益實踐社團為抓手,巧妙設計主題,正面引導學生開展社團實踐活動,逐步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紅色品牌活動。只有多關注細節(jié),并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不斷改革教學內容,增加教學方式的趣味性,整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形成一個更完善的教育體系??偠灾?,高校就是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堅定其理想信念,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推進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教育目標的實現。
桂林旅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自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紅+金+綠”三色式實踐教學以來,以“紅+金+綠”三色為主題開展多次社會調研,具體如下:
組織我校大學生,深入到桂林市周邊各紅色旅游景點,針對各紅色旅游景點的旅游資源開發(fā)、旅游管理人才的現狀等問題開展社會調查。如2016年12月10日至12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結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組織我校部分學生(100人)到桂林市灌陽縣、興安縣湘江戰(zhàn)役舊址參觀學習,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弘揚長征精神;并就當地的紅色旅游景點的開發(fā)利用狀況展開調查,最終形成調查報告,為開發(fā)當地的紅色旅游資源獻計獻策。
組織我校大學生深入到廣西區(qū)部分城市,針對各城市經濟發(fā)展狀況、經濟新的增長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現狀、現代科技驅動力等開展社會調查。如2017年5月12日至15日,組織我校部分學生到南寧市、北海市等考察調研,尤其是北海市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fā)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我國西南、中南地區(qū)對外開放的重要出海通道和廣西對外開放的先行市,在落實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規(guī)劃,貫徹“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中,在幾起幾落后,“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實現了浴火重生,走上了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組織我校大學生深入到桂林市各縣級鄉(xiāng)鎮(zhèn),針對當前生態(tài)鄉(xiāng)村建設、生態(tài)農業(yè)建設、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生態(tài)農業(yè)觀光旅游等問題開展社會調查。如2016年5月13日至16日,組織我校部分學生深入到桂林市陽朔縣葡萄鎮(zhèn)、靈川縣海洋鄉(xiāng)等地考察調研,按照習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币源龠M地方鄉(xiāng)村把生態(tài)文明建設融入到地方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各方面和全過程中去,使當代大學生樹立生態(tài)文明理念,為構建美麗生態(tài)中國而努力奮斗。
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讓學生在學習思政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接受新思想、新理論、新觀念的洗禮,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就必須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紅+金+綠”三色式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改革。桂林旅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開展“紅+金+綠”三色式社會調研,引入協(xié)同育人理念,發(fā)揮“大思政”協(xié)同育人的作用,實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過程中“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為社會輸送出更多的旅游應用型本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