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銀 衣翠紅
[摘要] 目的 探討集束化管理聯(lián)合臨床路徑(CP)教學模式在神經外科護理實習學生教學中的效果。方法 于2017年4月—2019年3月將131名在威海中心醫(y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qū)實習的護理學生根據(jù)實習時間不同分為觀察組64名及對照組67名,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帶教方式進行帶教,觀察組給予集束化管理聯(lián)合CP教學模式進行帶教,帶教時間均為4周,比較兩種帶教方式的應用效果及學生的滿意程度。 結果 經過4周帶教后,觀察組學生的理論、操作考核成績及學生對臨床實踐能力、應急能力、學習興趣和教學方法的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集束化管理聯(lián)合 CP 教學的帶教模式在神經外科護理帶教中效果顯著,值得在神經外科護理教學中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集束化管理;臨床路徑教學模式;臨床帶教;護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 R47-4;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8(b)-017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uster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athway (CP)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neurosurgery nursing practice students. Methods 131 nursing students who practiced in the Second Ward of Neurosurgery of Weihai Central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March 2019 were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of 64 and a control group of 67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internship tim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for teach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luster management. The combined CP teaching mode was used for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time was 4 weeks.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 two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a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4 weeks of teach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s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assessment scores and the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learning interest and teaching metho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teaching mode of cluster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CP teaching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in neurosurgery nursing teaching, 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in neurosurgery nursing teaching.
[Key words] Cluster management; Clinical path teaching mode; Clinical teaching; Nursing teaching
護理實習是學生由學校進入臨床的一個重要跨度,真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通過實習鍛煉護士的能力,提升其職業(yè)勝任水平,這是臨床護理帶教必須完成的核心任務,在實習期間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是臨床帶教老師和管理者不斷研究的課題。臨床路徑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管理方式,可規(guī)范化對工作流程進行管理[1],在現(xiàn)代護理臨床帶教中引入臨床路徑,是對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革新[2]。集束化管理最早在美國被提出并應用,其主要目的是全面改進和提升醫(y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完善醫(yī)療服務體系[3],以循證理論為基礎指導,以提高管理質量為最終目標[4]。近年來集束化管理也逐漸被應用于臨床教學管理中[5]。該文以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該院神經外二科實習的131名護理學生為研究對象,將臨床路徑教學模式與集束化管理有機結合,并運用到臨床教學中去,取得了較理想的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在神經外科實習的67名護理學生作為對照組,其中本科17名,大專50名;年齡(20.3±2.6)歲。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神經外科實習的64名理學生作為觀察組,其中本科15名,大專49名;年齡(20.6±1.9)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傳統(tǒng)的“一對一”進行護理臨床實習,由經驗豐富的護士進行帶教,老師根據(jù)臨床上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操作示范。帶教時間為4周。
1.2.2 觀察組 ?采用集束化管理聯(lián)合CP教學的帶教方式進行教學。帶教時間為4周。
①集束化管理策略:N2級護士通過考試、考核競聘帶教老師,組成帶教小組,教育護士擔任組長,為科室總帶教老師,選出副組長1名。理論部分授課及學生日常查房、理論考試成績匯總等均由組長完成,副組長則對護理操作和技能進行考核。
②CP式教學法:學生進入課室之后,基礎的入科宣教工作由教育護士完成,分別將學生按照需求分配至精神外科??疲凑张R床路徑表的要求進行合理分配,完成帶教教學任務,按照時間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項目內容,每周提問抽查,組長認真核實路徑落實情況,CP護理帶教內容的大綱制定,均由小組成員共同商討,并結合神經外科特點,制定最終的內容。見表1。
1.3 ?觀察指標
帶教4周后,理論知識的考核結合路徑大綱內容由組長出題,學生完成考試內容,滿分100分。操作技能考試則由副組長制定考核內容,學生完成考試,滿分100分。比較兩組護理學生考試成績以及滿意程度。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考核成績
兩組護理學生理論及操作成績比較,4周帶教后,理論與操作考核成績得分均顯示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對教學方法的評價
兩組護理學生對教學方法評價的比較,帶教后,觀察組學生臨床實踐能力、應急能力、工作統(tǒng)籌能力、學習興趣和教學方法5個方面滿意度統(tǒng)計的占比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外科患者在醫(yī)院治療時,必須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如果護理人員護理行為不當,將對患者整個治療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對護士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要求非常高,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面,必須注重人才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而傳統(tǒng)的神經外科護理教學中,其主要方式是以護理人員經驗為基礎的護理,但是,隨著現(xiàn)代人文關懷、人性化護理理念的不斷深入,護理理論研究不斷完善,對護士工作和護理教學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傳統(tǒng)經驗為基礎的護理模式已經嚴重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必須加強神經外科護理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
CP教學法相較于傳統(tǒng)的帶教方法,更加注重在實習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能對學習的理論知識有更加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按照路徑制定的大綱內容進行,整個教學流程都緊密相連,能顯著提高教學質量。在實習期間,帶教教師的教學也更加規(guī)范,非常有條理,在路徑的引導下分時間段、分階段、分層次進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的條理性;帶教教師每周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認真點評,每周對學生掌握的新知識和新進步都進行肯定,也對學生存在的缺失查漏補缺,給予針對性指導,與學生面對面溝通,促進師生互動,提升教學滿意度。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臨床實踐能力、應急能力、工作統(tǒng)籌能力、學習興趣和教學方法5個方面滿意度統(tǒng)計的占比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理論與操作考核成績得分均顯示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集束化管理實施的效果更加顯著。
集束化管理最早在美國被提出并應用于時間,早先主要是預防呼吸機肺炎,而后逐漸被護理人員重視,并得到推廣和認可[6],針對一系列的患者,以循證理論為指導,實施的針對性護理管理[7],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措施環(huán)環(huán)相扣,最終提高護理的整體效果[8]。而集束化管理用于現(xiàn)代臨床護理帶教教學中,讓整個帶教教學變得更加具體化和規(guī)范化,從帶教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到學生實習水平的提升,最終提升整個帶教教學的水平,其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9-10]。
綜上所述,集束化管理聯(lián)合CP帶教教學用于神經外科護理實習學生教學中,對于提升理論、操作成績水平,提升學生的應急能力、應變能力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和帶教教師雙方的滿意度也進一步提升,值得在現(xiàn)代臨床護理帶教教學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程俊.保護性約束臨床路徑護理在神經外科顱腦損傷躁動患者中的應用[J].醫(yī)療裝備,2019,32(9):195-196.
[2] ?劉雯.臨床護理路徑在神經外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196,198.
[3] ?黃婷婷,陳麗君,陳偉玲,等.集束化管理策略聯(lián)合雙向教學評價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9,48(3):227-228.
[4] ?雍慧.集束化護理在小兒ICU重癥肺炎中的護理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9,5(16):77-78.
[5] ?李濟宏,陳理,袁琦.集束化管理在手術室教學體系建設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9,17(9):1105-1107.
[6] ?張淑媚,康月明.集束化綜合護理預防ICU高齡神經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焦慮、抑郁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5):91-92.
[7] ?莫莉,解曉曦,房兆.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集束化院校結合”教學實踐與教學價值體會[J].現(xiàn)代交際,2019(1):6-7.
[8] ?阮一芳,林曉,雷雪鋒.集束化護理在預防神經外科小兒患者意外拔管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19):95-96.
[9] ?樂秀英,唐小芬,袁秀鳳.集束化護理管理對預防神經外科老年手術患者術中壓瘡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院統(tǒng)計,2017, 24(1):39-41.
[10] ?吳明琴,曹峰.集束化PVC護理策略在神經外科住院患者中的成效[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4):181-182.
[11] ?王勤支,董愛銀,錢耀林.集束化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中防意外拔管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2016(5上旬刊):62-63.
(收稿日期: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