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譯儇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要做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guān)鍵詞:新課程;閱讀;愛國主義;興趣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語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老師要重視語文閱讀教學。學生只要在語文中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對其他學科也是有幫助的。我們老師在教學時,要幫助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體會到文學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廣闊。因此,為了幫助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教師應發(fā)揮生本教育理念的優(yōu)勢,注重學生的情感表達,并將情感培育環(huán)節(jié)融入到閱讀教學之中。同時,我們老師也要在情感閱讀方面要加強力度,并引導學生在閱讀作品之后能夠產(chǎn)生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在小學語文閱讀作品中,與情感相關(guān)的作品較多??梢?,學會表達情感和情感傳遞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而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模式,大多采用了照本宣科的教學形式。因此,新形勢下,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閱讀完材料后,適當做好閱讀體會和閱讀筆記,以此方式增強小學生的情感閱讀。例如,在學習《井底之蛙》這一課時,教師應基于生本教育理念,鼓勵學生記錄閱讀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化的教學模式,青蛙和小鳥進行對話,讓學生分組扮演青蛙和小鳥并進行對話,并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幫助學生全面理解《井底之蛙》這一課文的精神內(nèi)涵,同時也可以達到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情感培育的目標,幫助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語言組織和表達有更為深刻的感悟和思考,以此方式既能貫徹生本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的意識,鍛煉其思維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課文是屬于愛國主義教育的課文,我們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樹立起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要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比如,我們在學習《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就要告訴學生,《小英雄雨來》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好的散文。這篇課文的第一張主要寫雨來的水性好,并且用他和媽媽之間互動的一個事例來說明這一點。第二章雨來上了夜校,學習了愛國的思想教育,并且親眼看著爸爸作為民兵去抵擋鬼子的進攻,這也在雨來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他的成長起到了極大的影響,雨來的思想,從此開始發(fā)生改變,第三章介紹了雨來和鬼子的第一次正面相遇的過程,雨來幫助交通員躲避鬼子,但是自己卻來不及逃跑而被抓住,第四章描述了鬼子對于來進行逼共的場景,在鬼子手下,雨來遭受暴打,身體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屈服,表現(xiàn)出雨來的愛國主義精神。還比如,我們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也同樣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表現(xiàn)了為國家和民族而奮斗終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要博覽群書,全面發(fā)展,求真務實,勇于創(chuàng)新,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質(zhì)人才,努力增強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為富國強民而不懈努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僅是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升華,也是對以共產(chǎn)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體現(xiàn)和拓展,是激勵人們奮發(fā)努力、不斷進取的強大動力。在學習 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就要告訴學生,那個時候的中國國力很弱,經(jīng)常被帝國主義欺凌,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那個年代的周恩來認為要改變中國就必須努力讀書,通過讀書來振興中國,將來為國出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天生貪玩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求知欲望強烈是他們的共性,這樣的年齡特征使他們渴望在一種趣味盎然的環(huán)境下探求知識。對比,教師不妨投其所好,在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逸趣橫生的情景,以此掀起學生的情感波瀾,激起他們學習語文知識的澎湃熱情。例如,在教學《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之前,我就精心給學生設置了這樣的課堂導語:“親愛的同學們,今天在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出一個謎語,看看誰是咱們班第一聰明人,能最先猜出謎底,謎語是這樣的:清閑之時站著,繁忙之時躺著,身上不穿片縷,兩頭卻釘紐扣?!蔽业脑捳Z一經(jīng)塵埃落定,臺下的學生立即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仔細探索起謎語的答案,沒過多久,一道充滿驚喜的聲音響徹在寂靜的教室:“扁擔,是扁擔,我外婆家現(xiàn)在還有扁擔呢!”隨即,臺下頓時響起了一片如雨打芭蕉般的附和聲。精彩的一節(jié)課就這樣拉開了帷幕,最終收到了令人喜出望外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