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同
“兒子每天早上睡到10點,下午5點到晚上10點就只會打籃球。”“兒子不聽網課,拒絕網上考試,我們吵了好幾回了。”同事小麗這幾天接連跟我訴苦,說中考迫在眉睫,可孩子的表現讓她天天上火、焦慮,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微信群吐槽引發(fā)家庭戰(zhàn)爭
15歲兒子小王的教育一直由小麗負責,上七年級以前小王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都不錯。七年級時父母要了二胎,小王的行為發(fā)生了變化。八年級時,他經常說父母沒有幽默感,也不理解自己,學習成績開始波動。九年級寒假考試,成績滑落嚴重。小麗擔心孩子考不上理想高中,曾說過“不好好學習就再也不管他”之類的話。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小王居家學習,第一個月還算認真,按時打卡、聽網課,但作業(yè)提交不及時。一天,小王在班級微信群里吐槽:“我就不想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就不應該出生。”班主任看到后,擔心孩子出現意外,與小麗微信語音溝通了50分鐘。
“群里有校領導、任課教師和四十多個學生,他們會怎么看待我?我的工作白做了,影響太壞了……”班主任有些生氣地說。
小麗一個勁地向班主任表示歉意,并保證會好好管教兒子。父親知道后與小王溝通,結果溝通不暢,父子倆又吵了起來。父親一怒之下摔了兒子的近視眼鏡,還打了兒子幾下。正值青春期叛逆的小王開始破罐子破摔,直接跟父親杠上了。從那以后,小王每天上午10點起床,不聽直播網課,不提交作業(yè),下午5點到晚上10點就去操場打籃球。小麗去叫他回來上課,兒子的回復卻是一串難聽的話。
六條妙招讓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1.反思粗暴教育,真心向孩子道歉。
我提醒小麗,小王這是在無聲抵抗。接到老師電話后,家長要深入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而不是采取強硬措施把孩子推向對立面。我說,母親的情緒就好比是家里的指南針,現在不管父親心情如何糟糕,母親首先要學會改變。
經過商討,我讓小麗以丈夫的口吻編輯了一條短信,讓丈夫轉發(fā)給兒子,內容大致是:“兒子,爸爸昨天打你,摔你眼鏡,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這么做都是不對的。爸爸本想向你表示歉意,可是覺得不好意思。其實,爸爸做了之后就后悔了,你是我兒子,在我心目中你一直是一個很自覺、自律且優(yōu)秀的孩子?,F在居家學習,人人都會產生焦慮,爸爸應該理解你的吐槽和發(fā)泄。爸爸一直疼愛著你,如果選擇與好朋友或媽媽吐槽可能會更好。請原諒爸爸的粗暴,以后再也不會這樣了……”并讓小麗囑咐丈夫回家不管孩子表現如何,不要發(fā)火,更不要隨意指責。
2.關愛孩子,讓孩子感受媽媽的愛。
所有孩子內心深處對母親都有著說不出的依賴。小王打籃球回家,不管多晚,讓他看看父親發(fā)來的短信。再做一頓好吃的,在兒子吃飯時,不要說任何話。
小麗告訴我,兒子看到短信后很高興,夸她做的飯好吃。我提醒小麗進一步跟進,告訴兒子:“這段時間媽媽做得很不好,沒有理解你的感受,更沒有理解你的辛苦與苦悶,為此我也很自責,后邊有問題咱們一起面對,一起解決,媽媽是你最堅強的后盾。”
第二天,班主任告訴小麗,小王還是沒上直播網課。我與小麗商量后,讓小麗給兒子發(fā)短信:“兒子,我其實很希望你早晨起來鍛煉身體。當我看到你因鍛煉而保持這么好的身材,就心里暗喜,這是做小鮮肉人見人愛的節(jié)奏?。∥业膬鹤雨柟?,興趣廣泛,當我看到你用心讀書時,感覺你以后一定會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有志青年,真為你高興。兒子,起來后記得吃飯,吃了飯才有精神學習。媽媽期待你天天健康快樂。”
第三天,小王果然早早就起了床,按時上了直播課,也開始提交作業(yè)了。
3.正確處理家校關系,不被他人左右情緒。
以前每次班主任來電話或者開家長會,小麗回家就訓斥甚至懲罰孩子。孩子情緒不穩(wěn)定,家長憤怒,糟糕的家庭氛圍每次都要持續(xù)一段時間。
我提醒小麗,這樣的家校共育是狹隘的,不管什么時候,不管以前如何,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是積極向上的,都期待自己能夠得到別人尊重。作為家長,不要被他人的情緒左右自己的情緒,更不要被他人對孩子的評價左右自己的行為,這樣會讓孩子更加焦慮與無助。無論孩子表現得多么不盡如人意,都要盡最大可能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話,而不是聲嘶力竭地訓斥。孩子需要的是指導與幫助,不是貶低與呵斥。貶低孩子,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呵斥孩子,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叛逆心理。
4.學做“演員”,家長要學會控制情緒。
育兒路上,家長很多時候要學著做“演員”,隱藏自己的情緒。小麗接到班主任的留言,稱小王又沒有上網課。小麗眼看又要爆發(fā),我在一旁提醒:控制自己的情緒,回家后先好好跟孩子溝通,了解事實后再教育也不遲。
小麗回家后,耐心地對小王說:“今天班主任給我留言了,說拍照沒看到你,說你沒有上網課。我想,怎么可能?最近我兒子自控力挺好的,是不是老師拍照的時候正好沒拍到?”
小王聽后解釋道:“我上網課了,老師拍照的時候我正好去喝水了?!?/p>
小麗接著說:“我當然相信你,我也相信你會做得更好?!?/p>
看,一場可以預見的家庭紛爭就這樣化解于無形。
5.學會傾聽,做孩子忠實的“粉絲”。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惑,家長學會傾聽,建立親子關系中的信任感,而信任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保護傘。
家長盡最大可能認真傾聽,在傾聽過程中恰如其分地表達理解和關心,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不要太絮叨。如果說得太多,很容易讓孩子感覺你不信任他,進而引發(fā)孩子的逆反。這時候,家長要做的是傾聽而不是企圖“糾正”。傾聽孩子的訴說體現的不僅僅是愛,更多的是尊重。
6.學會溝通,引導孩子要心平氣和。
青春期的孩子易怒、易沖動,老師要求易高、易刻板,家長易怒、易生氣,往往導致溝通不順暢。作為家長,不要總是習慣性地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要求孩子,卻不愿蹲下來嘗試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很多時候,負面情緒積攢在心里,就像越吹越大的氣球一樣,很容易炸,這個時候,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就像把氣球慢慢放氣一樣,壓力要慢慢釋放。
與孩子有效溝通的秘籍是:情緒穩(wěn)定;用心傾聽;描述事實;正面表達;及時肯定;探討方法;給予建議;放手選擇。簡單來說,就是家長應該先心平氣和地接納孩子做法,等孩子接受了父母的情緒再讓孩子自己談談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孩子說完后,家長說說自己的辦法,讓孩子自己思考哪種辦法更好,再遇到類似事情會如何選擇。
按照我說的方法,小麗與兒子的關系改善了不少。小麗說,兒子后來的情緒一直很穩(wěn)定,復學前的居家學習,能夠按時上網課和提交作業(yè),復學后雖然有時脾氣比較火爆,但整體表現積極努力,讓她非常欣慰。
(作者系山東省沂源縣河湖中學教師)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