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木蘭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城關中心小學,福建 龍巖 364100)
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英語作為一門交際語言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日漸凸顯。在英語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除了要完成基本的知識教學之外,還要立足學生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說英語、用英語的習慣,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重基礎知識教學,輕口語運用訓練,忽略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重基礎知識教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但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更需要建立在日常的應用與訓練的基礎上。然而,在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語言交流內容的訓練較少,影響了口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受“應試教育”影響,部分教師對口語練習缺乏應有的重視,只是簡單地指導學生進行口語練習。在這種教學觀念下,英語口語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學生學習興趣較低。此外,在口語練習中,教師只是按照課本內容指導學生進行機械性練習。這種機械性的重復口語訓練,不僅不利于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還極易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英語課程作為一門語言類課程,在口語教學和學生練習過程中離不開語言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可以為口語練習提供有利條件。在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敢于用英語進行表達,能使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結合教材內容,從學生學習需要出發(fā),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英語學習內容,積極應用英語進行交流,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導學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對話內容的選擇大多以打電話詢問家庭成員和打招呼為主。比如,“Hello!Is that Wei Ming?”“Yes. This is Wei Ming speaking. 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I'm fine too...”這種簡單的對話,適應語言對話練習,能為學生提供積極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讓學生逐步學會運用英語思維進行口語表達。課前對話練習,能潛移默化地使學生養(yǎng)成運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的習慣,提高口語學習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都需要建立在濃厚的學習興趣基礎之上。只有學生對于課程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在課前幾分鐘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睂W生思維敏捷,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口語學習的過程中,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促進口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小學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對一些趣味性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往往會表現(xiàn)出更大的熱情。在口語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從學生學習特征出發(fā),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運用簡筆畫、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獲得多樣化的學習體驗,提高口語教學質量。尤其是針對中低年級學生,教師應盡可能多地借助教學游戲和互動形式,滲透口語教學內容,以直觀的表現(xiàn)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優(yōu)化口語教學。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Unit 3 Food”這部分知識內容后,教師可以將不同種類的水果放在一個箱子里,讓學生通過摸一摸、猜一猜的方式進行口語練習。教師可先進行示范,然后讓學生用“What is it?”和“Is it a/an...?”“I like...”等句式進行交流。在這種趣味性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爭先恐后地參與實踐,學習熱情高漲。多樣化教學內容,能增強口語學習的趣味性。學生置身于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自己的思想和語言進行英語口語表達和交流,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性,因此,學習效率和質量會有較大差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認真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科學合理地設計課堂口語練習內容,在確保為學生提供切合實際的口語訓練、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的同時,兼顧因材施教。例如,針對部分口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指導他們先從課本簡單句型入手,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讓他們邊聽錄音邊練習,以夯實英語學習基礎;針對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先從小組合作練習開始,多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鼓勵學生多開口表達,幫助學生克服害怕表達的心理,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借助多樣化口語教學策略,從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入手,制定明確的層次性教學方案,在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的同時,兼顧因材施教的原則,促使不同基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夠在口語教學的實踐活動中得到提高與發(fā)展。
總之,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在課程教學設計與安排上,教師要從學生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結合教材內容,多樣化設計課程教學內容,通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口語學習中,為口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