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學院附屬學校 趙陽春
作文教學既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個性,實施個性化作文教學。所謂的個性化作文教學,就是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寫作特點,不斷調(diào)整并完善教學模式和計劃。其最大的優(yōu)點是能夠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尊重并指導學生寫作,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個性,能夠更好地完成寫作教學目標,從而不斷提升語文作文教學質(zhì)量。
個性化角度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首先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態(tài)度,明確教學過程中的個性化教育追求,在教學過程中要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融入到教學氛圍中,讓學生真正享受到個性化教學的作用和意義。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與方案時,可以在已經(jīng)學習過的文章基礎(chǔ)上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知進行寫作。例如,《少年閏土》是一篇描寫人物的佳作,作者通過童年時期與閏土相處的點滴來刻畫少年閏土的形象,再與中年閏土形成對比,讓閏土的形象變得豐滿生動。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描寫自己熟悉的人物,從自己的好朋友、家人到食堂阿姨、超市老板都可以是描寫的對象,無需對人物的身份進行限制,讓學生基于自己的認知創(chuàng)作出彰顯自己個性的作文,體現(xiàn)出個性化作文教學理念下的個性化創(chuàng)作追求。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謹記個性化訓練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學生寫作興趣激發(fā)的重要性。作文學習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進行寫作練習,只有學生愿意主動進行寫作練習,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因此,語文教師十分有必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舒適的寫作環(huán)境,讓學生作文時可以選擇更加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能夠在作文中充分體現(xiàn)個性化素養(yǎng),滿足學生個性化追求與興趣愛好。這就需要教師擺脫教材的束縛,讓學生選擇自己在生活中感興趣的熱門話題,進而在習作中抒發(fā)自己的看法與感悟。
比如語文教材中朱自清的《春》一文,開篇點題: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讓春天的形象躍然紙上。文章通篇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例如比喻、擬人、排比等,對春天的典型景物進行生動的描繪,讓人真實感受春天的氣息。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帶領(lǐng)學生在校園里尋找春天,尋找文中所描繪的場景,在學生有了切實的感受后,再讓學生書寫成文。這樣的寫作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其寫出高質(zhì)量的作文。
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寫作基礎(chǔ)以及擁有長遠的寫作目光,基礎(chǔ)可以通過不斷的訓練與打磨進行強化,而寫作視野的開拓則需要長時間的素材積累與專業(yè)的指導。教師在日常的寫作教學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寫作指導與幫助,讓學生能夠形成個性化寫作風格,能夠在作文中自然地表達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創(chuàng)作出個性化的習作。
例如,對于敘述類的記事文章,學生習慣采用平鋪直敘的寫法,這使作文高潮難以體現(xiàn),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采用倒敘、逆向思維等方式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比如,《梅花魂》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了他對祖國的深深眷戀,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國心。全文采用倒敘的寫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著通過回憶幾件具體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之情。即:吟誦古詩詞、珍愛墨梅圖、不能回國痛哭、送墨梅圖、送梅花手帕。最后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建議學生改變平鋪直敘的寫法,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素養(yǎng)以及寫作技巧,讓學生在習作中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想法,體現(xiàn)自己的個性化涵養(yǎng)。
個性化角度下,教師要主動出擊,制定一些具有新意的個性化寫作命題。這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夠根據(jù)本班學生的特點,制定出使學生都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或者看法進行寫作的命題。例如,教師可以制定《xxx 的我》這樣的開放性命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不為人知的一面,可能是《愛唱歌的我》《愛讀書的我》等,這樣的命題避免了學生習作內(nèi)容的千篇一律,既能彰顯學生的個性,又能讓寫作變得相對容易,突出命題的主體,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感受。
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好基礎(chǔ)的重要階段,作文作為重難點模塊理應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著個性化思想薄弱、欠缺個性化指導等問題,教師需要結(jié)合不同學生的身心特點,把握學生的心理,尊重學生的追求,進行個性化的作文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作文氛圍,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寫作練習。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思路,才能滿足作文教學目標中對寫作質(zhì)量的要求,強化小學生的作文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