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君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電子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設備進入了課堂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方式上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在英語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英語教師可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增加教學知識內(nèi)容,提供更多有趣的信息,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學生的交際能力。從而,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學大大增強了互動性。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英語; 教學方法
1、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使用必須使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和難點得到突破,否則就沒有必要使用多媒體技術。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師變得更加直觀,易于接受關于抽象的表現(xiàn)形式,并間接地使用語言來表達概念和理論。多媒體課堂教學,教師不能停留在表面上,用電腦屏幕代替黑板上的書寫,用視頻代替全部課堂演示實驗等。這些形式是不可取的。像語法課一樣,教師手示范實驗對學生更重要。這樣,學生就能直觀地看到反應現(xiàn)象更有說服力,能給人更深的印象。
例如,PEP七年級英語Unit 4
教學重點:學習和掌握句子的用法:(Where 's / Where are…)詢問物品的位置和介詞(在,在,在)的用法。
教學難點:準確描述介詞在/在/在/下位置的能力。
課件展示了不同位置的圖片,引出介詞(in / on / under)和句子(Where 's / Where are?)比如,在桌子下面展示一個包,在梳妝臺抽屜上展示一個棒球。
T: Wheres the backpack? Ss: Its under the table. (引導學生回答)
T: Wheres the baseball? Ss -: Its on the Dresser.
T: Wheres the baseball? Ss -: Its in the drawer.
然后老師拿出沙發(fā)上的幾本書和椅子下面的幾個鉛筆盒,引出復雜的數(shù)字句子。
Where are...? Theyre...?
T: Where are the books? Ss: Theyre on the sofa? (引導學生回答)
T: Where are the pencil cases? Ss: Theyre under the chair.
然后呈現(xiàn)在屏幕上,讓學生對比這兩種單復數(shù)的用法。
Wheres the backpack? Its under the table.
Where are the books? Theyre on the sofa.
學生用句子(Where 's / Where are…?)看著屏幕上的圖片。學生互相提問和問問題(由老師和學生說出這節(jié)課的一句話,學生應該初步了解這節(jié)課的語言目標。師生對話、學生實踐,體現(xiàn)了師生互動、學生互動的教學理念,從而突出教學重點和克服難點。
2、創(chuàng)造學習環(huán)境
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七年級二冊英語Unit 5? Im watching the TV。這節(jié)課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PPT)進行教學,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英文歌曲,營造英語教學環(huán)境,引導課堂學習內(nèi)容。教師通過多媒體圖片引導學生學習和練習現(xiàn)在進行時。然后,在一段時間的聽力中,檢查要使用和練習的知識。然后,讓學生進行模仿和思考,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整學生的興趣,練習句子的學習。
3、巧妙地設計實踐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要鞏固的實踐不僅能力小,而且形式單調(diào)。有時,它不能鞏固改進后的結果。如果教師利用多媒體,那么在課堂上設置巧妙的練習,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習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反饋,課堂實踐是訓練的主線,能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應用。經(jīng)驗技能的形成過程也是學生對活動的理解、不斷修改、調(diào)整,并不斷發(fā)展深化思維的過程。教師應從優(yōu)化教學過程入手,靈活運用多媒體,設計多種練習形式,分段訓練學生逐步加深理解,以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如PEP七年級英語,單元4,第一節(jié)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tasks-extending階段顯示屏幕上的房間圖片,每四個學生組織觀察在兩分鐘內(nèi),記住,什么房間,然后每組選出代表的報告。學生可以用這個表格來描述物品的位置。書在椅子上。(以上討論表明,學生用所學知識來描述,不僅鞏固了本課的語言目標,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符合新課程倡導的“從實踐中學習,從實踐中學習”。為了使用它”的教學理念。同時,教師帶來競爭機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然后老師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設計自己理想的房間,把它畫出來給同伴看,描述自己的房間。
4、提高教學后的反思能力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己的教學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為思考對象,以便他們自己可以做深入全面,冷靜思考與總結,他們的行為決策過程中教學活動和課堂教學實踐,及其引發(fā)的生產(chǎn)做什么進行審查和分析過程的結果。我相信每一個課后老師都能及時認真的做課堂反思和利弊總結,這是一個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好方法。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反思的手段來反思自己在課堂上的缺點或失敗中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并分析課堂教學成功的原因。從而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審視、分析和反思,促進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不斷提高自己對教學過程的理解能力。反思教師應做的事情:反思能得到什么,彌補自己的不足,發(fā)揚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反思損失了什么,老師從教訓中吸取教訓來彌補不足;反思可以創(chuàng)新,建立更好的和諧環(huán)境和民主的師生溝通渠道。教師經(jīng)常與學生一起做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反思,做相互鼓勵、互相幫助的事,做與教學有關的事。
在PEP七年級英語Unit 4,在第一節(jié)課的這一部分,快講游戲中的單詞(老師展示的圖像在屏幕上閃現(xiàn),學生一邊看一邊說,學生對著它說得又快又準確)。有些學生提出的問題表現(xiàn)得太快,通過現(xiàn)象教師應及時掌握學生的反饋信息進行反思。然后,老師及時在教室里再次展示了這幅畫?;顒拥牧硪粋€例子,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膽小,害羞的學生和貧困學生的基礎不參與活動,這是類信息反饋給教師,教師培訓通常關注這些學生,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此外,教師還開展了教學反思,如學生課堂言行的一種神態(tài)、心境、課堂教學視頻的自我分析等,以反思對自己教學的回顧。教師所擁有的設計不足之處應更好地把握學生的需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對教學設計進行改進和細化,使其更適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5、結論
在多媒體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始終堅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獲得一個適當?shù)摹岸取?,即正確地使用它。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有效克服教師“填鴨式教學法,喉舌”(滿堂灌,一言堂)的缺陷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師生互動,教師帶領的,學生,更好的調(diào)動學生互動,提高教學質(zhì)量。老師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是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補充和發(fā)展;運用多媒體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認清當前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的弊端,人們就少走多媒體課堂教學發(fā)展的彎路,才能真正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 倪琴. 談談多媒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 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 2012.
[2] 董國媛. 多媒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作用[J]. 讀寫算:教研版, 2015, 000(018):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