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明
(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紫城鎮(zhèn)龍?zhí)缎W 廣東 紫金 517400)
近年較為突出的一個社會問題就是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并且留守兒童人數(shù)在不斷增加,逐漸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留守的未成年兒童正處在一個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各方面都有極強的可塑性極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正是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卻無法從父母身上獲得安全感與正確的價值觀,缺少與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所以留守兒童極易產生認知和價值觀上的偏離,甚至一些學生會被外界不良風氣影響從而走上犯罪道路。家庭教育的空白使留守兒童缺乏交流對象,缺少安全感。長久如此,會讓留守兒童將心理封閉,與外界隔絕。據(jù)報道顯示大約有75%的留守兒童表示沒有被家訪過,這導致留守兒童被忽視、被遺棄的感受影響著他們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學校教育應不僅僅是文化教育,還可以把思想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要對孩子“教中有愛,愛中要嚴”,如此留守兒童既能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又能體驗社會上的相應的壓力,這樣便可以幫助留守兒童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問題一直是留守兒童這個群體之中存在的最根本的問題,我們教師應該時刻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成長,做好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并且我們班主任需要對本班的留守兒童做一個充分的調查,知道他們的學習以及生活的基本情況,從而可以對癥下藥,對具體方面做出相對應的舉措。也可以為每個留守兒童制作心理健康卡,注意每一位學生的心理變化,并作詳細記錄。對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行為密切注意,若有不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應該及時并且注意方法的對孩子開展有關的心理輔導。留守兒童因為雙親的遠離,使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普遍缺少了與父母親的溝通與交流,缺少父母對自己的認同贊美,也缺失了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以及壓力。未成年留守兒童的自律能力一般來說比較差,并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內心敏感。長期父母陪伴的缺失,使得孩子的內心充滿了孤獨。我們教師在日常的工作與教學中,可以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以填補他們與父母之間那段情感的空白,盡可能的滿足留守兒童情感方面的需求。
例如,設置不記名留言箱,讓學生把日常生活中的煩惱和不想對人傾訴的話語寫在紙上放進留言箱,班主任針對留言內容,用合適的語言對學生進行開導。還可以在工作之余或是課余時間,適時的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
我們在與留守兒童的交流過程之中,需要使用正確的方式指導他們,使他們能夠理解父母外出務工的幸苦及不易,讓他們明白父母有他們的工作和任務,而自己的任務就是努力學習,為未來能夠選擇更好的生活做準備,增強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和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意識。事實上,有些孩子除了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外還會照顧年幼弟弟妹妹或者年邁的爺爺奶奶或是姥姥姥爺。在長時間高壓的生活環(huán)境之下,他們的意志、思想比同齡孩子都要成熟,學習上也更加的用功。每個孩子都喜歡被人認可。我們可以充分挖掘留守兒童身上的優(yōu)點,比如吃苦耐勞、自立自強等精神,并給予他們適當?shù)谋頁P,鼓勵他們透露自己的心聲,增進他們與其他同學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號召同學之前相互學習。這樣在得到外界的認可和肯定之后就會極大程度上的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及生活中擁有更多的動力。
例如,開展以“父母”、“外出務工人員的守望”、“成長的煩惱”等命名的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熏陶,使他們明白造成他們所處環(huán)境的原因,他們現(xiàn)在所應承擔的義務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展望,從而形成他們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大多數(shù)的留守兒童因為父母的外出務工,便由爺爺奶奶進行代理監(jiān)護。而隔輩親在我國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由于爺爺奶奶這代人教育理念的缺失以及他們所處的成長環(huán)境,便很容易導致對孩子過于的溺愛,使孩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應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及執(zhí)行照管工作的爺爺奶奶的溝通交流,對他們傳達正確的教育理念,使他們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同時,建立健全的考核評價體系,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并豐富家校合作的形式,運用全面的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家長不再只是關注孩子的成績,更要關注心理健康的成長。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立一個健康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建立家長微信群,經(jīng)常性的在群中發(fā)送一些關于教育以及教育心理學的小常識。并用私聊的方式,針對學生的日常學習及表現(xiàn)的情況從學習成績、思想品德、道德行為、心理健康、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價。讓家長有針對性的對孩子實施家庭教育。
總而言之,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的大力推進,使得大量的農村務工人員向城市涌進,這也導致大量留守兒童的產生。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對留守兒童的身心成長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因此,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以及心理健康問題需要教師、父母、監(jiān)護人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及維護。這其中最主要的地方還是學校,而教師則是關鍵所在,所以農村教師要對每一個留守兒童負責,把更多的關愛和呵護給這些心靈最脆弱的孩子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去關心、愛護、教育、幫助這一弱勢群體,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發(fā)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