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征
(上海海關學院公共教學部人文藝術教研室 上海 201204)
普通話水平測試是“測查應試人普通話規(guī)范程度、熟練程度,并認定其普通話水平等級的國家級口語考試”。[1]該水平測試共包括四種題型,分別是讀單字、讀詞語、朗讀短文以及命題說話。前三種題型有文字憑借,第四種題型無文字憑借,整體考查的重點是普通話語音。對于短時間的集中輔導而言,需要將測試中重點語音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的輔導內容。
普通話語音主要涉及聲、韻、調及音變等方面。對標準語音系統(tǒng)的認識有助于應試者全面把握漢語語音體系,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
對于聲母發(fā)音重點應主要結合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兩個層面進行說明。分清聲母發(fā)音部位,是進行吐字歸音練習的第一步,也就是說出字發(fā)音位置以及發(fā)音方法要準確。練習時要把握好發(fā)生阻礙的部位和氣流流出的方式,特別是平舌音z、c、s和翹舌音zh、ch、sh的區(qū)別,這是聲母發(fā)音中的一個重難點,很多方言發(fā)音缺少翹舌音,因此需要著重練習。此外,還需要進行辨析的發(fā)音有唇齒音f和舌根音h、舌尖后音r和舌尖中音l、舌尖中音n和l,以及舌面音j、q、x和z、c、s。
練習聲母辨正的方法包括聲旁類推法,比如“中”的聲母是翹舌音,那么加上其他形旁組成的“沖”“種”“忠”“鐘”等字聲母依然是翹舌音;“組”的聲母是平舌音,換其他形旁組成“租”“祖”“阻”“詛”等字的聲母依然是平舌音;“老”字加上其他形旁“佬”“姥”“銠”等聲母也依然是“l(fā)”。
此外,還可利用聲韻配合規(guī)律,如與ong相拼的聲母不會是sh,所以“送”“聳”“松”“宋”等都是平舌音;z、c、s不與ua、uai、uang相拼,所以“抓”“揣”“摔”“創(chuàng)”等都是翹舌音;f不與除單韻母u以外的其他合口呼韻母相拼,所以“畫”“懷”“婚”“慌”等字聲母是h。
練習時,要注意舌尖的位置以及氣流如何流出,體會舌頭收緊放松的狀態(tài)和氣流的走向??蛇x擇含有易混淆的聲母交替出現(xiàn)的詞語,如“詞綴”“稱頌”“防護”“年齡”“情景”等,通過反復朗讀,熟悉發(fā)音時的口腔狀態(tài)、舌頭的位置。
對于韻母的講解首先要區(qū)分單韻母、復韻母和鼻韻母。單韻母除-i2、-i3、er以外,發(fā)音時氣流不受阻礙,聲音飽滿,要注意體會舌位的高低、口形的大小以及唇形的變化。韻母發(fā)音準確與否是立字階段主要要解決的問題,而復韻母、鼻韻母及er的發(fā)音則是韻母部分的重難點。
復韻母發(fā)音不夠完整,缺少動程是一個常見問題。在發(fā)ai、ei、ou、uai等音時,要注意體會一個元音音素向另一個元音音素滑動的過程,避免發(fā)音過短、口形開合變化不明顯的問題。卷舌韻母er的主要作用是與韻母結合組成兒化音,在測試第二項中會出現(xiàn),一般為4個,因此也必須掌握其發(fā)音要領。er的發(fā)音要注意舌尖抬起向硬腭部分卷曲,但不要與硬腭接觸,發(fā)音要適中。
韻母部分最重要的難點是前后鼻音的辨正。很多方言只有前鼻音,沒有后鼻音,因此從方言到普通話的轉化,就必須克服這一發(fā)音難點。讀準、分清前后鼻音,收音時舌頭停留的位置很關鍵。前鼻音an、en、in等收音時歸n位,舌尖位置在上齒齦,聽感較短;后鼻音ang、eng、ing、ong等收音時歸η位,舌根靠近軟腭,聽感較長。練習的方法亦可采用聲旁類推法,如以“青”為聲旁的字“清”“請”“情”“晴”等都是后鼻音,以“今”為聲旁的字“矜”“妗”“琴”“衾”等都是前鼻音。還可利用聲韻配合規(guī)律,如d、t、n、l不和前鼻音en相拼,故“等”“疼”“能”“棱”等都是后鼻音;d、t、l不和前鼻音in相拼,故“定”“聽”“寧”等也都是后鼻音。當然不管是聲旁類推法還是聲韻配合規(guī)律,都不排除一些例外的情況,記憶時可著重強化。
普通話聲調包括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具有區(qū)別詞義的作用。從音長上來看,上聲調最長、陽平調次之、陰平調再次、去聲調最短。聲調中的重難點是陽平調要升高,不能帶拐彎;上聲調先降后升,曲折要明顯,要克服音長不夠,只降不升的問題。
在測試輔導中,需要強調讀第一項單字時遇到上聲音節(jié)必須讀出完整的曲折調,練習時可以強化“降”,以區(qū)別于陽平調;在第二項讀詞語和第三項朗讀短文中,如果上聲調只在詞尾、句尾或單獨成句時出現(xiàn),則也要讀完整的曲折調,否則就要發(fā)生音變,這一點將在下文加以說明。
聲調部分還應注意克服入聲,即急促的短音。入聲是很多方言中保留下來的古音,但在普通話中已沒有這一聲調,所謂“入派三聲”指的就是這種現(xiàn)象??朔肼暱梢罁曧嵟浜弦?guī)律,入聲字若其普通話聲母是m、n、l、r,則普通話聲調都是去聲,如:“脈”“納”“立”“日”等;入聲字若其普通話聲母是不送氣的塞音、塞擦音,則普通話聲調多數(shù)是陽平,如:“白”“獨”“隔”“集”“宅”“雜”等??傮w來說,“入聲字變?yōu)槿ヂ暤淖疃?,其次是陽平;變?yōu)樯下暤淖钌佟N髂戏窖?從湖北到云南)的入聲字一律變成了陽平?!盵2]
普通話水平測試除第一項外,其余各項均涉及音變問題,包括變調、輕聲、兒化以及句末語氣詞“啊”的音變。音變的產生是由于語流中音節(jié)與音節(jié)之間,或音素與音素之間的相互影響,而在語言的交流中絕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音節(jié)的連續(xù)呈現(xiàn),因而音變是非常頻繁的,只是由于日常習慣性的語感而被忽略。
4.1 變調。變調主要包括上聲變調、“一”“不”變調、重疊形容詞的變調等。上聲音節(jié)在非上聲音節(jié)前變?yōu)橹唤挡簧?,在上聲音?jié)前變?yōu)橹簧唤怠!耙弧痹谌ヂ曇艄?jié)前變?yōu)殛柶?,在非去聲音?jié)前變?yōu)槿ヂ?,在動詞中間變?yōu)檩p聲?!安弧痹谌ヂ曇艄?jié)前變?yōu)殛柶?,在重疊動詞或形容詞中變?yōu)檩p聲。重疊形容詞基本上是重疊的部分變?yōu)殛幤?,但也有例外,如“金燦燦”讀本調,“白茫?!笨勺x本調也可讀陰平等。
4.2 輕聲。輕聲是一種特殊的變調,與其他變調情況不同,“因為這種變調總是根據前一個音節(jié)的聲調調值決定后一個輕聲音節(jié)的調值,而不論后一個音節(jié)原字調調值的具體形式?!盵3]讀輕聲音節(jié)時,前一個音節(jié)適當延長,后一個音節(jié)短促,點到為止,發(fā)音有阻塞感,不要保留原來的聲調。普通話中很大一部分輕聲詞語沒有規(guī)律可循,需要不斷練習加以記憶。但也有一部分輕聲詞是有規(guī)律的,如多數(shù)雙音節(jié)單純詞的第二個音節(jié)讀輕聲、助詞、名詞后綴、表方位的詞素、語氣詞等等讀輕聲。在測試第二項讀詞語中一般會出現(xiàn)4-5個輕聲。
4.3 兒化。兒化是北京語音的重要特點,多數(shù)方言沒有兒化。除幾個常用字以外,卷舌元音er不能單獨發(fā)音,要與其他韻母相配合,故其發(fā)音要融入前面的韻母,卷舌要自然。注意ai、uai、ei、uei以及前鼻韻母的兒化,要去掉韻尾的i、n,如“小孩兒”,發(fā)“孩”的韻母ai時,讀完韻腹a后要馬上接卷舌動作;后鼻音韻母兒化時要去掉韻尾ng,如“鋼镚兒”,發(fā)“镚”的韻母eng時,韻腹帶出一點鼻音后就要馬上接卷舌動作;-i2、-i3的兒化,是原韻母失落,如“棋子兒”的“子兒”讀音為zěr。測試第二項中一般含有4個兒化音。
4.4 “啊”的音變。“啊”的音變涉及測試第三項朗讀短文和第四項命題說話,主要是受其前一音節(jié)末尾音素的影響而產生的連讀音變。實際上,“啊”很少有讀本調的情況,基本都要與其他音節(jié)連讀,而且發(fā)輕聲?!鞍 钡囊糇円沧裱欢ǖ囊?guī)律,比如前一個音素為u、ao、iao時,讀作wa;前一個音素為a、o、e、ê、i、ü時,讀作ya;前一個音素為n時,讀作na等。練習時可反復朗讀60篇給定短文中“啊”出現(xiàn)較多的篇目,既可熟練掌握音變規(guī)律,又可增強短文朗讀的流利程度,在此基礎上,命題說話中使用“啊”時也能相應加以修正發(fā)音。
語調問題涉及除第一項讀單字以外的其他各項,對整體語音面貌有很明顯的影響。在聲母、韻母、聲調都準確的基礎上,如果語調不適當、不自然也會在測試中造成失分。
語調在第二項中體現(xiàn)在詞語的輕重格式上。普通話雙音節(jié)詞語很大一部分是“中重”格式,如“認真”“散步”“歡迎”;還有一部分是“重輕”格式,如前面所說的多數(shù)雙音節(jié)單純詞第二個音節(jié)讀輕聲;以及一部分“重中”格式,即第二個音節(jié)雖比第一個音節(jié)輕,但并不讀作輕聲,如“號召”“責任”“意義”。
三音節(jié)詞語多是“中中重”格式,如雙音節(jié)名詞+單音節(jié)名詞的“展覽館”“幼兒園”“辦公室”;“中重輕”格式,如單音節(jié)詞+雙音節(jié)輕聲詞的“老奶奶”“不在乎”“胡蘿卜”;“中輕重”格式,如雙音節(jié)輕聲詞+單音節(jié)詞的“葡萄糖”“乒乓球”,帶“不”或“一”的詞語,如“差不多”“看一看”;“重輕輕”格式,如雙音節(jié)輕聲詞加表復數(shù)“們”的“先生們”“朋友們”,單音節(jié)動詞加表動作結果、方向的詞“走過去”“拿起來”等。
四音節(jié)詞語的輕重格式主要為“中重中重”式,如“一模一樣”“天經地義”“自然而然”;還有一些讀作“中輕中重”格式,如疊音形容詞“踏踏實實”“大大方方”“干干凈凈”等。
在短文朗讀和命題說話項中,語調除了體現(xiàn)在詞語中,更與整個句子、文章語流中語音高低強弱、長短虛實有關。根據普通話句末尾音調型的不同,句子的語調分為平直調,用于陳述句,表達莊重、沉穩(wěn)的感情;上揚調,多用于疑問句,或表達熱烈、緊張的情緒;下降調,可用于感嘆句,表達堅定、或傷感的情緒;曲折調,用于嘲諷、驚訝等含有豐富多變情緒的語境。在朗讀和說話中,要根據文章和所講內容的整體基調把握語調,若是通篇上揚,或通篇下降,就會造成語調偏誤。練習短文朗讀時要注意體會文章中語句表達的情緒以及文章整體的情感,特別是一些疑問句、感嘆句的處理,要把句子放在篇章中進行把握。命題說話中的語調亦要根據選擇的題目以及內容而定,要自然流暢,避免生硬無起伏,又或者過于大起大落。
普通話水平測試輔導除了以上談到的關于聲、韻、調等重點測查的內容外,還需要提醒應試人注意避免語速過快或過慢、音量過高或過低、漏讀錯行、停連不當,以及命題說話項中語言不夠口語化、使用方言或網絡用語、內容離題或雷同、有效話語時間短等問題。總之,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全面測查普通話口語表達標準程度的考試,通過對測查重點的學習和訓練,不僅是對普通話語音系統(tǒng)的一次較為完整的認識,糾正以往語音存在的偏差或錯誤,更加理想的情況則是將強化練習的成效延伸到日常普通話使用中,提高普通話口語表達的規(guī)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