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正堯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書院中學 湖南 長沙 410015)
整本書閱讀是指在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以課本內容為主的閱讀方式,用課文導入教學內容,讓學生自主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整本書,使學生系統(tǒng)詳細的了解文章內容。這種教學模式不再單純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考慮到了學生閱讀興趣、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精讀、略讀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審美品味,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高中生面臨著高考這一大關卡,有繁重的學習任務,很難擠出時間閱讀課外書籍。而且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只向學生傳授課本中的內容,導致閱讀課堂沉悶、乏味,無法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會降低課堂教學的質量。還有些教師認識到了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顛覆了傳統(tǒng)閱讀課堂,但由于對教學方式認識不足,沒能準確把握教學進程,導致學生沒有準確把握教學重點,課堂秩序也比較混亂,發(fā)揮不出實際性的效果。另外,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電子書獲得了學生的喜愛,喜歡在課余時間閱讀電子書籍或者在互聯(lián)網(wǎng)閱讀一些短篇文章,缺乏整本書閱讀的意識。
2.1 制定教學目標,提高閱讀動力。新課改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整本書閱讀的要求,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教師要根據(jù)新課標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閱讀書籍的前言、目錄、序章等,從整體上了解書籍內容,讓學生自主選擇是否要進行下一步的閱讀活動。其次,在選擇書籍時要有拓展性思維,為學生提供詩集、小說、劇本等多樣化的閱讀文體,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閱讀能力制定閱讀計劃,選擇具有一定邏輯性和文學價值的書籍,才能使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有較大的收獲。最后,要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沉浸在整本書閱讀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在《家》的名著導讀中,先對書籍定位,讓學生了解到這是巴金先生所著的小說,是《激流三部曲》之一。再介紹巴金先生的生平以及寫作背景,為之后的閱讀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展示《家》的內容梗概和寫作主題,讓學生在速讀中體會人物形象和作者的語言風格,初步認識書籍的內容。接下來帶領學生精讀經(jīng)典情節(jié)或段落,分析造成覺新性格悲劇的原因,體會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悲慘命運,在整本書閱讀中感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2.2 教授閱讀方法,結合精讀略讀。由于高中生的閱讀時間有限,無法逐字逐句的閱讀文章內容,因此,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以教授學生精讀、略讀結合的閱讀方式,體會篇章式閱讀和整本書閱讀的區(qū)別,以此來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認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文學品味,形成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如果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用細讀的方式不僅會很快喪失閱讀興趣,還會忽略書中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到哪些是普通閱讀內容、哪些是重要閱讀內容、哪些是超越學生能力的閱讀內容,這樣學生就能重點閱讀有價值和自己喜歡的內容,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質量,形成批注的閱讀習慣。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紅樓夢》,為學生介紹《紅樓夢》中情節(jié)波瀾的章節(jié),讓學生重點閱讀《林黛玉進賈府》、《劉姥姥進大觀園》、《寶玉挨打》等內容,并結合文章《采盡百花細釀蜜》等書評開展整本書閱讀,在閱讀中批注自己對文章寫作方式、情感的理解,以此來增強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效果。
2.3 組織閱讀活動,增強閱讀效率。閱讀方法對閱讀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只是用單一、陳舊的方法開展整本書閱讀,學生很快就會失去閱讀興趣,也無法進行閱讀拓展,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建立起整本書閱讀交流平臺,學生可以一邊閱讀一邊分享自己的感悟,還可以詢問教師和學生自己不懂的內容,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還可以組織整本書閱讀分享交流會,讓學生講述自己用怎樣的方式、搜索了哪些內容來進行整本書閱讀,獲得了怎樣的效果等,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促進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效率的提高。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整本書閱讀逐漸應用到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改變了閱讀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閱讀特點制定計劃,放松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帶動學生的自主閱讀,為學生奠定堅實的閱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