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柳容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洛浦街麗江小學 廣東 廣州 510000)
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卻又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大難題。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學效果,改變落后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呢?
小學生怕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對作文的興趣乃是共同的特征。所以,“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diào)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
1.1 生活激趣。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有趣的事情,野草會害羞,向日葵會圍著太陽轉(zhuǎn),雞媽媽帶著的可能是鴨寶寶,為什么會這樣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一定會很感興趣;我還有意識地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義務(wù)清掃街道衛(wèi)生,替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前往醫(yī)院看望生病的老師、同學等等。
1.2 閱讀激趣。如果說豐富生活,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廣泛閱讀則幫助學生克服不會寫的困難。
(1)及時向?qū)W生推薦一些符合他們口味,并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書籍。每教授完一篇課文或是主題單元時,我都會推薦讀相關(guān)的書籍。
(2)鼓勵堅持不懈地進行讀書積累。在學生閱讀時,鼓勵他們做讀書筆記,認真積累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優(yōu)秀片段,以豐富他們語言材料的倉庫。
(3)正常的教學中,定時抽出部分時間,開展輕松愉快的讀書沙龍活動,同學之間分享好書。
1.3 成功激趣。為了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yǎng)成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的好習慣,我堅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在作文評語上多給鼓勵,為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喝彩”,哪怕只是一個詞語用得準確,一個句子寫得形象,也要為其叫好。二是把優(yōu)秀作文張?zhí)趯W習園地上,供大家學習、品賞。三是引導學生向報刊、雜志投稿,爭取發(fā)表。班中有同學積極參加各作文比賽,得到了鍛煉和成就感。
優(yōu)化作文教學過程,旨在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促進學生主動地習作,從而體驗到作文的樂趣。
2.1 以人為本,實行開放式作文。開放式的作文指導是指在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想說什么就寫什么。
(1)開放選材空間,讓學生“自己寫,寫自己”。
(2)創(chuàng)設(shè)新穎、生動的作文形式。
(3)開放式地交流。
2.2 借助多媒體,優(yōu)化教學手段。隨著信息化教學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教學,作文教學也不例外。
(1)利用多媒體進行情景導入。情景導入是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的動力和源泉。如上《怎樣觀察、描寫你喜歡吃的水果》這一課題時,可采用情景引入的方法。
(2)利用多媒體進行例文引路。這是指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分析、借鑒作文。例文模仿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例文的分析,引導學生由仿到作,循序漸進。
(3)利用多媒體修改作文。成功的批改應(yīng)該是引導并教會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當學生完成了一篇習作之后,我便會充分發(fā)揮電教媒體的優(yōu)勢,在課堂上進行修改。
“交互式”的作文評價有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yǎng)。
第一步:自主評價。每篇作文后,我都要讓學生根據(jù)要求對自己的文章作點評,打個等次。在學生自評時,首先要肯定優(yōu)點,這才會增強自信心。當然有的學生對自己的作文評估過高,也有的學生過于謙虛。不要管學生點評的質(zhì)量如何,因為在點評過程中,學生再一次讀了自己的作文,重新感受了一次寫作的過程,有益而無害。
第二步:學生互評。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往往難以發(fā)現(xiàn)自已的缺點,卻極易指出別人的錯誤。學生看學生的作文,自有一種親切感。因此,我有意識地讓中下生與優(yōu)生交換批改,讓差生從優(yōu)生的寫作中學習寫作方法,發(fā)現(xiàn)自己寫作中的不足之處。當然,我這個大老師也會不失時機地發(fā)現(xiàn)、表揚認真修改作文的“小老師”,讓學生嘗嘗做老師的甜頭,從而激發(fā)學生修改作文的興趣。
第三步:師長再評。這里所說的師長,不僅指老師,還指家長。老師以對話的形式寫出評語,并邀請家長一起來看孩子的作文,也讓家長了解孩子的作文情況。
總之,“講評要肯定成績,抓住帶有共性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批改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尊重學生的意愿,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講求實效。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習作的能力”。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寫作的有效策略有很多,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善于探索,學生作文難的問題一定會逐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