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秋萍
(廣西崇左市天等縣天等鎮(zhèn)中心小學 廣西 天等 532800)
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通常采用照本宣科的課堂講解方式,學生處于課堂的被動地位,單一的教學模式,枯燥的知識內容很難激發(fā)起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影響了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阻礙了小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成為了必然趨勢。現(xiàn)在將微課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相結合,能夠將枯燥的文字描述轉化為生動、直觀的視頻教學資源,使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同時也增強了閱讀學習的趣味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因此老師要充分利用微課的優(yōu)勢,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加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從而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教學中完成語文知識的理解和內化,同時在老師的引導下實現(xiàn)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提高。
比如學習《荷葉圓圓》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進行課前導入,激發(fā)起小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欲望。老師為學生展示生活中荷花池美景的視頻課件,然后畫面定格在荷葉的特寫上,詢問學生:這池塘中的是什么?學生輕松回答出“荷葉”,接著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在生動的視頻資源輔助下學生被激發(fā)起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并對荷葉的形態(tài)、顏色擁有初步的認知,為老師講解課文做好了鋪墊。
閱讀教學作為學生進行知識積累和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陣地,語文老師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借助微課來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在微課教學資源的輔助下,學生彌補了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經(jīng)驗的不足,面對晦澀難懂的知識內容,學生在生動、形象的視頻演示中理解起來更容易,認識更深刻、更全面,進而提高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比如學習《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的視頻資料,并對《三國演義》的作者進行簡單地介紹,使學生在正式閱讀這篇課文前對《草船借箭》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由于這篇課文和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為了降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難度,老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用影視片段輔助講解,使學生在文字和視頻資源下對文章中塑造的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妒賢嫉能的周瑜、謹慎多疑的曹操,忠厚守信的魯肅這些鮮明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準確的把握,在豐富的教學內容中學生深刻體會到這部經(jīng)典作品的文學魅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透過文章表面的文字描述感知到作者在文章中要表達的深刻內涵,從而更加準確的理解文章內容。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偏小,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有限,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借助微課對學生視覺和聽覺的感官刺激來喚醒學生的情感意識,從而使學生與文章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對文章要表達的思想和內涵擁有更加準確的理解。比如學習《慈母情深》這課時,老師可以借助微課為學生營造出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老師通過“母親的一天”的視頻資料為學生展示出日常生活中母親的無私付出和辛勞,使學生在情境中喚醒情感意識激發(fā)起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從而使學生在充沛的情感中展開本篇課文的學習,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對作者通過記敘母親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依然省吃儉用支持和鼓勵“我”讀課外書的往事,表達出的母親對子女深情的愛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敬愛之情擁有了情感的共鳴。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鞏固復習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通常鞏固復習在課后進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課后鞏固通常是學生課后獨立完成,很難保證學生的復習效率。因此老師可以在課后鞏固復習階段引入微課,將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以微課視頻的形式發(fā)送給學生,促使學生對課后復習更有積極性,同時鞏固復習中也能得到老師的指導,提高了小學生課后鞏固復習的有效性。比如學習《海上日出》這課后,老師可以將閱讀知識的要點和難點錄制成微課視頻,引導學生在課下揣摩段落中的關鍵詞,并鞏固練習總結歸納中心思想的方法,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實現(xiàn)知識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將微課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出微課生動、形象、主題突出的優(yōu)勢,豐富了教學內容,優(yōu)化了教學模式,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構建了高效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