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紅
(甘肅省蘭州市華僑實驗學校辰北分校 甘肅 蘭州 730000)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閱讀逐漸從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變成了電子閱讀,電子閱讀速度快,資源豐富,使用便捷的特點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進行碎片化文章的閱讀,從單單幾個碎片化的文本段落去了解整本書,這是不利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對文章整體的核心思想的把握以及思考,使學生逐漸地無法靜下心,認認真真的去閱讀一篇長篇文章。作為小學語文老師,作為奠定孩子們閱讀基本能力的引導者,教師必須要注重對學生閱讀整本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階段就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
一本好書能夠給予人無限的力量,“讀好書,好讀書?!边@是教育過程中必須要注重的一點,學生處于吸收知識,樹立世界觀,價值觀的階段,一本好書能夠為他們樹立健康積極的榜樣,給予他們正能量,所以選擇合適的書籍,是展開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活動的基礎。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選擇的書籍并不是隨機性,也不帶有個人的偏好,而是要選擇合適學生們年齡段的書籍,使學生進行閱讀。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讓一本好書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也能讓整本書閱讀教學能夠積極的開展。教師在挑選書籍時,首先需要注意書籍價值觀是否正確,是否積極向上,小學生作為社會經(jīng)驗少,知識儲備量少的群體,需要有正確的書籍引導他們建立正確價值觀,其次,書籍需要符合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從課本出發(fā),讓閱讀拓展內容與課本息息相關,讓學生更好的接受知識。例如,在教導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時就可以給孩子們推薦一些講述民間民俗風情,趣味性強的文章來閱讀。一些有意思的民風民俗會吸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進入到讀書的狀態(tài)中,同時,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象征含義,會讓孩子們能夠意識到文化的包容,以及不同地域的特點,鼓勵他們不斷的去探索。
閱讀一本好書能夠讓人回味無窮,培養(yǎng)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引導他們能夠獲得良好正確的價值觀,但是小學生處于一個剛剛接觸語文知識的基礎階段,對語文的閱讀分析能力較差,同時對閱讀也沒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容易導致囫圇吞棗,對文章的核心思想,手法描寫等等沒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行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時,應該注重對學生閱讀習慣的指導,在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教師在講解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時,可以根據(jù)課文對物的描寫技巧進行分析,同時針對文章段落分析作者的情感以及想要表達的意思。在課堂之余,教師也可推薦學生閱讀一些對描寫物,環(huán)境等優(yōu)秀的文章,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內容后,進行這章節(jié)優(yōu)美段落的梳理整理,從而幫助學生能夠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以及學會如何利用語文文學技巧將文章描寫的生動形象。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讀前指導,引導學生學習如何用語文思維去分析文章,幫助學生不斷練習閱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語文文學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蘋果的互換最后仍然是蘋果,但是思想的分享會有擁有兩種思想。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應該注意學生之間對閱讀結果的交流,開展閱讀分享課,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與同學交流分享閱讀感受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所閱讀的書籍的核心思想,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所閱讀書籍內容的理解。在閱讀交流活動中,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升自我的閱讀能力,還可以從身邊同學的思考中得到新的啟發(fā),對文章的內容有更深的理解,與此同時,也與同學進行了交流,加強了同學之間的情感互動,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團結精神,共同攻克難題。例如,在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月是故鄉(xiāng)明》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自主閱讀相關閱讀書籍,設置幾個與課文核心思想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們相互討論交流思考,最后在課堂上開展閱讀成果分享,教師進行一一點評,對學生的思考結果進行分析,讓學生們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成長,在點評中引發(fā)深度思考,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