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qū)源潭鎮(zhèn)中心小學 廣東 清遠 511500)
小學生年齡小,對新鮮事物都有好奇心,并且很好動,我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把課本中需要學的知識融入到自己編的歌謠中去,這樣既能幫助學生記住一些不容易記的內容,又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在教一些食物時,如beef,fish,soup,milk和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 some …?等,按常規(guī)的方法來教,學生就學得比較枯燥,也不容易掌握。于是我把這些內容用《兩只老虎》的旋律編進去。如: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beef. I'd like some beef. 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fish. I'd like some fish. Would you like some soup? Would you like some soup? Yes,please.Yes,please.Would you like some milk? Would you like some milk? No,thanks. No, thanks.當唱到肯定的時候,讓學生做打“√”的手勢,當唱到否定時,讓學生做打“×”的手勢。而剩下的其他關于食物的單詞,我也讓學生在學完之后再把它們編進歌曲里,比賽看誰編得好,并給與獎勵。這樣,學生就暢所欲言,課堂氣氛非?;钴S,而且,他們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的趣味性和別具一格,很好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用聽、說、玩、演、唱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側重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演、唱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利用游戲能使我的課堂充滿歡樂的同時還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游戲這種學習方式非常適合小學生“愛玩”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使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的活動中去。但是,我們在設計游戲時既要注重游戲的趣味性和形式性,也要注重游戲的有效性。
2.1 游戲的設計要為教學內容服務,要有目的性。游戲的設計必須圍繞教學目的展開,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所收獲。游戲必須為教學內容服務,應該是所學新知的趣味操練和鞏固練習。例如:我在教學第三冊Unit 5 Dinner’s ready的目標語言時,在鞏固單詞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大碗小碗的游戲。并把noodles,fish, beef等食物的單詞以大碗小碗的形式出現(xiàn),當出示大碗時,就大聲讀出相應的單詞,而出現(xiàn)小碗時,就小聲讀。這個游戲是圍繞著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展開的,讓學生能在玩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
2.2 游戲的設計形式要多變,具有靈活性。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上英語課翻來覆去,總是玩那么一兩種游戲,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提不起精神。我班有一個叫戴梓浩的學生,他很聰明,但就是上課不愛動,懶開口。導致他的學習成績一般。我在教授詞匯時,都會用到大小聲的游戲,而他也會被吸引,注意力也集中了,學得津津有味。但用多了,他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tài)。后來,我根據(jù)每個課時的不同內容,去精心設計合適的游戲,戴梓浩同學的注意力又集中在課堂上了,他的學習成績也上來了。
總之,有效的游戲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使枯燥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教師在課堂的評價機制對學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在課堂上對不同小組的評價要根據(jù)匯報內容和匯報人員情況來進行評價獎懲,相同的匯報題目、類似的匯報內容,小組里的優(yōu)等生匯報得1分,中等生匯報得2分,而潛能生匯報則得3分;對于教學成績的評價,全優(yōu)組可以得到獎勵,而組里的潛能生取得進步小組照樣可以得到獎勵,久而久之小組成員之間就會形成以好帶差,學習后進的學生努力上進的良好局面,每個成員都盡可能的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為自己的小組貢獻自己的力量,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而精彩的課堂評價語同樣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評價語深深地打動著孩子們的心靈,產(chǎn)生心與心的交流,從而使課堂真正成了孩子們學習的樂園??突f:“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薄队⒄Z課程標準》也指出:“對小學生,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取激勵性的評價,盡量從正確加以引導。”評價語應以鼓勵為主,讓孩子獲得自信,體驗成功的快樂。當學生回答正確時,老師面帶微笑,豎起大拇指,說“Good!”、“Very good!”“You are a good boy!” “You say so well!”“You did a good job!”等,而他們回答錯誤時,老師也面帶微笑,說“I believe you can improve it”“Try harder next time”等。這樣就會釋放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習成為一件充滿快樂、富有成就的趣味性活動。老師發(fā)自內心而富有激情的表揚與鼓勵,遠遠比形式上的讓學生鼓掌說“棒,棒,你真棒!”要來得有實效。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大膽嘗試,不斷改革,盡可能多的用多種形式和途徑來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會百花齊放,充滿歡樂。